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试卷(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精品文档

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但作者刚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解析:选D。A.陈述“方山子自幼苦读”错误;B.陈述“方山子壮年时血气方刚……”错误;C.认为“答案是否定的”错误。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9

精品文档

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

(2)到现在过了不少日子了,他那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显现在眉宇之间,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呢? (3)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特的人,常常假装疯癫,形容污秽,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参考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他年轻时仰慕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一班侠士都敬重他。渐渐年龄大了一些,他改变了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显扬于当代,但是始终不得志。于是晚年就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住的地方叫岐亭。他住茅屋,吃素食,不与尘世上的人来往;他不坐车马,不穿礼服戴礼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惊讶地瞧着我,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他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

我大为惊异之余,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嗜酒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9

精品文档

弄剑,挥金如土。十九年前,我在岐下,看见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携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有一只鸟飞起来,他便叫随从追赶射猎,却未能射中。方山子只身跃马向前,一箭便射中飞鸟。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典故,自认为是当代的豪杰。到现在过了不少日子了,他那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显现在眉宇之间,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理应有官做,假如他能厕身官场,到现在已得高官闻名于世了。他原有家在洛阳,住宅花园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丝帛的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全都抛掷不惜,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胸中自有天地才会如此的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特的人,常常假装疯癫,形容污秽,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① 杜 牧

【注】 ①此诗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城)团练判官时。八年前,他供职于沈传师的幕下,也曾在此地盘桓。②范蠡,春秋时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后,乘扁舟归隐于五湖一带。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9

精品文档

(1)对杜牧这首诗,古人曾说:“此诗全在景中写情,极洒脱,极含蓄,读之再三,神味益出。”结合诗句分析在颈联中诗人是如何“景中写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谈谈对这首诗中“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一联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颈联“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展现了时间上并不连续却又每每使人难忘的景象:一是深秋时节的密雨,像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一是落日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两种景象: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有声有色,以略显悲凉的意象,勾画出秋天特有的情韵,隐隐透露出惆怅、悲凉之情。

(2)诗中把宣城风物,描绘得很美,很值得流连,而又慨叹六朝文物已成过眼云烟,大有无法让人生永驻的感慨。这样,游于五湖享受着山水风物之美的范蠡,自然就成了诗人怀恋的对象了。第四联借对一代名臣范蠡的追慕而不可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9

精品文档

得,表达出仕途失落的惆怅;以似烟如雾的景语作结,更加重了惆怅之感。

也可以理解为因为仕途失落而产生归隐之念,故对游于五湖享受着山水风物之美的范蠡产生了追慕之情。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六国破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苏洵《六国论》)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六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人间如梦,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__________,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案:(1)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试卷(2)在线全文阅读。

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试卷(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6687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