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颁布的企业绩效评价办法介绍
BPM1.0的记分卡依据财政部最新制订的《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由反映企业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方面内容的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三个层次的指标进行加权平均后,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综合考核。并可参照财政部的财务比率行业标准,或根据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由本系统形成的行业标准对企业的管理绩效进行客观的评估。
一、功效系数法中指标的一般评分方法 功效系数法是指根据多目标规划原理,把所要评价的各项指标分别对照各自的标准,并根据各项指标的权数,通过功效函数转化为可以度量的评价分数,再对各项指标的单项评价分数进行加总,求得综合评价分数。功效系数法是经济评价中常用的一种定量评价方法,企业效绩评价也采用这一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该指标实际值-该指标不允许值 单项指标评价分数=60+ ? 40
该指标满意值-该指标不允许值
二、财政部的企业绩效评价办法中指标的评分办法
的财政部企业效绩评价体系在计分方法上采用功效系数法的同时,对原有的功效系数法做了进一步的改进。首先,增加了评价标准档次,由原来公式中的满意值和不允许值两档评价标准值,增加为优秀值、良好值、平均值、较低值和较差值五档评价标准值。其次,把原来对基础分和调整分的固定分配比重60、40,发展为变动的分配比重,从整体上提高了评价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其基本指标评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一)单项基本指标得分的计算
该指标实际值-该指标本档标准值
单项指标评价分数=本档基础分+ ?(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
该指标上档标准值-该指标本档标准值
这里,本档基础分=指标权数×本档标准系数;
上档基础分=指标权数×上档标准系数。
(二)基本指标总得分=∑单项基本指标得分 基本指标的实际得分不能超过指标权数。当基本指标的实际值大于等于优秀值时,该指
标的得分是指标权数;当基本指标的实际值低于较差值时,该指标得零分。 对有关指标的分母为零或为负数时,作如下具体处理规定:
1.对于净资产收益率、资本积累率指标,当分母为0或小于0时,该指标得0分。 2.对于已获利息倍数指标,当分母为0时,则按以下两种情况处理: (1)如果利润总额大于0,则指标得满分;
(2)如果利润总额小于或等于0,则指标得0分。
在每一部分指标评价分数计算出来后,要计算该部分指标的分析系数。分析系数是指企业财务效益、资产营运、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四部分评价内容各自的评价分数与该部分权数的比率。基本指标分析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某部分基本指标分析系数=该部分指标得分/该部分权数 (三)修正指标计分方法
修正指标计分方法是在基本指标计分结果的基础上,运用修正指标对企业效绩基本指标
计分结果作进一步调整。修正指标的计分方法仍运用功效系数法原理,以各部分基本指标的评价得分为基础,计算各部分的综合修正系数,再据此计算出修正指标分数。计算公式为: 修正后总得分=∑四部分修正后得分
各部分修正后得分=该部分基本指标分数×该部分综合修正系数 综合修正系数=∑该部分各指标加权修正系数
某指标加权修正系数=(修正指标权数/该部分权数)×该指标单项修正系数 某指标单项修正系数=1.0+(本档标准系数+功效系数×0.2-该部分基本指标分析系数) 功效系数=(指标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 该部分基本指标分析系数=该部分基本指标得分/该部分权数
在计算修正指标的修正系数时,对有关指标的单项修正系数作如下特殊规定: 1.当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的分母为0或负数时,如果分子为正,则其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1.0;如果分子也为负,则其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0.9。
2.如果资本保值增值率和3期资本平均增长率指标的分子、分母出现负数或分母为0时,则按如下方法确定其单项修正系数:
(1)如果分母为负,分子为正,则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1.1。
(2)如果分母及分子都为负,但分子的绝对值小于分母的绝对值,则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1.0,反之,分子的绝对值大于分母的绝对值,则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0.8。 (3)如果分母为正,分子为负,则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0.9。
(4)当分母为0时,如果分子为正,其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1.0;如果分子为负,其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0.9。
3.如果不良资产比率指标实际值低于或等于行业平均值,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1.0;如果高于行业平均值,用以上计算公式计算。
4.如果技术投入比率指标没有行业标准,该指标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1.0。
在每一部分修正后的评价分数计算出来后,要计算该部分修正后的分析系数,用于分析每部分的得分情况。计算公式为:
某部分修正后分析系数=该部分修正后分数/该部分权数 (四)评议指标计分方法
评议指标计分方法是根据评价工作需要,运用评议指标对影响企业经营效绩的相关非计量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做出企业经营状况的定性分析判断。具体根据评议指标所考核的内容,由不少于5名的评议人员依据评价参考标准判定指标达到的等级,然后计算评议指标得分。公式为:
评议指标总分=∑单项指标分数
单项指标分数=∑(单项指标权数×每位评议人员选定的等级参数)/评议人员总数 (五)定量与定性结合计分方法
定量与定性结合计分方法是将定量指标评价分数和定性指标评议分数按照规定的权重拟合形成综合评价结果,即根据评议指标得分对定量评价结论进行校正,计算出综合评价得分,其计算公式为:
定量与定性结合评价得分=定量指标分数×80%+定性指标分数×20%
(六)评价结果
企业效绩评价结果以评价得分和评价类型加评价级别表示,并据此编制评价报告。评价类型是评价分数体现出来的企业经营效绩水平,用文字和字母表示,分为优(A)、良(B)、中(C)、低(D)、差(E)五种类型;评价级别是指对每种类型再划分级次,以体现同一类型中的不同差异,采用在字母后标注“+、-”号的方式表示。 1、类型判定
评价类型以评价得分为依据,按85、70、50、40四个分数线作为类型判定的资格界线。
优(A):评价得分达到85分以上(含85分); 良(B):评价得分达到70分~85分(含70分); 中(C):评价得分达到50分~70分(含50分); 低(D):评价得分在40~50分(含40分); 差(E):评价得分在40分以下。 2、级别标注
以上5种评价类型再划分为10个级别,分别是:
+++
优:A? A A
+- 良:B? B B?
- 中:C C? 低:D 差:E
当评价得分属于“优”、“良”类型时,以本类分数段最低限为基准,每高出5分(含5分,
-
小数点四舍五入),提高一个级别;当评价得分属“中”类型,60分以下用“C”表示,60分以上(含 60分)用“C”表示;当评价得分属于“低”、“差”类型,不分级别,一律用“D”、“E”表示。
(七)该体系的指标构成、权重和标准值的形成介绍如下: (一) 指标体系和权重设置
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权数表 表1
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 权数 100 基本指标 指标 权数 100 资本保值增值率 12 主营业务利润率 净资产收益率 一、财务效益状况 38 总资产报酬率 25 盈余现金保障倍13 数 成本费用利润率 存货周转率 二、资产营运状况 18 总资产周转率 9 应收账款周转率 5 发展创新能力 流动资产周转率 9 不良资产比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 资产负债率 三、偿债能力状况 20 已获利息倍数 12 8 率 速动比率 10 技术装备更新10 水平 8 经营发展战略 在岗员工素质 10 8 10 8 10 能力 12 (服务满意度) 14 5 基础管理水平 12 8 产品市场占有 质 16 修正指标 指标 权数 100 经营者基本素18 评议指标 指标 权数 100 3期资本平均增 销售(营业)增长12 四、发展能力状况 24 率 资本积累率 3期销售平均增12 长率 技术投入比率 7 8 长率 (服务硬环境) 9 综合社会贡献 80% 20% (二)五档标准值的形成 对于上述8项主指标和12项修正指标,都有对应的行业五档标准值,是可由同期同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加工形成的,它们是优秀值、良好值、平均值、较低值和较差值。一般来讲,五档标准值具体划分办法如下:
a. 以良好值以上所有同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的算术平均值为优秀值;
b. 以平均值以上所有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的算术平均值为良好值; c. 以全部同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的算术平均值为平均值;
d. 以平均值以下所有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的算术平均值为较低值; 以较低值以下所有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的算术平均值为较差值。
以上每个等级对应的等级参数或称为标准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财政部企业绩效评价办法介绍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