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高考试题训练(07、08两年没有考到胶体的知识)
1、(2000年全国卷—17)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
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
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
D.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2、(97年上海—10)某种胶体在电泳时,它的粒子向阴极移动。在这胶体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①蔗糖溶液②硫酸镁溶液 ③硅酸胶体 ④氢氧化铁胶体,不会发生聚沉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95年上海卷—6)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体不能通过滤纸
C、胶体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4、(94年上海卷—17)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光亮的通路 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5、(97年三南—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变成臭氧(O3) B、加热胆矾成白色无水硫酸铜
C、漂白的草帽久置于空气中变黄 D、氢氧化铁胶体加入硫酸镁产生沉淀
6.(01年全国卷—2)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B.用明矾净化水
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7、(96年上海卷—17)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根据粒子大小进行分离的是( ) A、萃取 B、重结晶 C、沉降 D、渗析 8、(97年全国卷—3)将某溶液逐滴加入到Fe(OH)3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 ) A.2mol/LH2SO4溶液 B.2mol/LNaOH溶液 C.2mol/LMgSO4溶液 D.硅酸溶胶 9、(2000年上海—5)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nm,1nm=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A. 溶液 B. 悬浊液 C. 胶体 D. 乳浊液
10、(2001年上海—14)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nm~100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
C、加热蒸干,灼热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D、呈红褐色 11、(06年全国卷Ⅱ—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径介于1nm~1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12、(02年广东卷)为了除去蛋白质溶液中混入的少量氯化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过滤 B、电泳 C、渗析 D、加入硝酸银溶液,过滤 13.(02年上海—4)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述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
A 冷水 B 沸水 C NaOH浓溶液 D NaCl浓溶液
14.(04年上海—5)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 A.胶粒直径小于1nm B.胶粒作布朗运动 C.胶粒带正电荷 D.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 15.(04年江苏卷—9)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用渗析的方法精制氢氧化铁胶体
B.用加热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碳酸钠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硫酸钡的碳酸钡 D.用盐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16、(2006北京卷)有X、Y、Z三种元素,已知:
①X2-、Y-均与Y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②Z与Y可组成化合物ZY3,ZY3溶液遇苯酚呈紫色。 请回答:
(1)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2)将ZY3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此液体具有的性质是 (填写序号字母)。 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
b.插入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 c.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
d.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烧后,有氧化物生成。(其它题略)
17、在Fe(OH)3 胶体溶液中,逐滴加入HI稀溶液,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1)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后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稀盐酸代替HI稀溶液,能出现上述哪些相同的变化,现象为_________(填序号)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胶体高考试题训练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