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陕西省小学综合素质文化素养:教师职业行为考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人力资本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 A:赞可夫 B:舒尔茨 C:布鲁纳 D:昆体良
2、人类最早的教学手段是____ A:教育与生活 B:教育与经济 C:教育与政治
D:教育与生产劳动 E:教育与文化
3、关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说法错误的是____
A: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B: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个别智力活动或操作活动
C:教学方式可以被运用于方法,它本身也能独立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D:教学方法是一连串的有目的的活动,它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
4、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这种迁移是__。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特殊成分迁移 D.非特殊成分迁移
5、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的关系是教育学重要的理论问题,它集中表现在两个命题上.即“教育为生活做准备”和() A:“生活即教育” B:“学校即社会” C:“从做中学” D:“教育即生活”
6、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教育心理研究的中心问题是()。 A.课堂教学 B.因材施教 C.学与教 D.个体差异 7、”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这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____ A:先导性
B:感染性 C:权威性 D:针对性
8、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 】 A.教学目的和任务 B.课程性质与教材特点 C.学生特点 D.教学条件 E.教师自身特点
9、在教学中,初入学儿童的注意状态取决于。 A:个体的知识经验
B:内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C:个体的需要兴趣 D:情绪状态 E:重视个别差异 10、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做。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11、反映少男少女青春期心理世界的小说属于少年小说中的____ A:中庸之道 B:“仁”的学说 C:“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 D:理学思想
12、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是__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13、下列属于学校制度文化的是__。 A.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B.学校的体育设施 C.学生实验室 D.学生守则 14、卢梭认为理想中的人是一个自然天性获得了自由发展的人。在教育目的观上属于()
A:社会本位论
B: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统一论 C:伦理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15、20世纪末在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实质上是()的具体实践。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文化本位价值取向
D: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6、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是____ A:直接强化 B:自我强化 C:负强化 D:替代强化
17、主要收集声音和身体平衡位置信号的感觉器官是 A:眼睛 B:耳朵 C:鼻子 D:舌
18、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__。 A.集中与分散练习 B.整体与部分练习 C.模拟与实际练习 D.过分与适度练习
19、品德态度的形成过程包括____ 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 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20、某些学生为了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奖励,避免受到老师或父母的惩罚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A:高尚动机 B:低级动机 C:内部动机 D:外部动机
21、教师必须要培养的基本教育能力素养有() A:语言表达能力
B: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C: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 D:组织管理能力 E: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
1、古人把教师的职责归结为“传道”“授业”“解惑”,其实质是。 A:传承和弘扬 B:教书和育人 C:改革和发展 D:实践和创新
2、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他以()为基础建立了新的教育学体系,使教育学理论体系趋于成熟。 A.经济学
B.伦理学 C.政治学 D.心理学
3、下列不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是】。 A:《海底两万里》 B:《2001年太空探险》 C:《隐身人》 D:《海豚岛》
4、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 A:课程内容 B:课程目标 C:课程结构 D:课程理念
5、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提倡教劳结合,教育科学的方法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这一观点是__的认识。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制度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6、制约教育目的的因素有__。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 C.文化传统 D.科技水平 E.教育性质
7、_____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__ A.热爱学生 B.为人师表
C.热爱教育事业 D.尊重学生
8、按学生的成绩分班,属于测验中的____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指代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9、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__ A.学生的智力水平
B.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 C.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 D.学习的方法
10、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____ A:感觉对比 B:感觉后象
C:感觉适应 D:联觉
11、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__。 A.可用因素 B.微弱因素 C.重要因素
D.利弊兼有的因素
12、我国学者依据学习的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 A.知识的学习
B.技巧和熟练的学习 C.情感的学习
D.以思维为主的智力的学习 E.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13、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指向性与分散性 D:集中性与紧张性
14、小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____
A:并列结合学习 B:总括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E:归属学习
15、当我们说到“天安门”时,虽然天安门不在眼前,但我们的头脑中会出现天安门的形象,这属于() A:想象 B:表象 C:感觉 D:思维
16、教师职业开始出现于__。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初期 C.封建社会初期
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17、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____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8、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这一衡量测量准确性的重要指标是____
A:信度 B:难度 C:效度 D:区分度
19、下列哪个概念属于维果斯基的理论观点? A:图式
B:自我同一性 C:力比多
D:最近发展区
20、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______主要表现在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目的的制定上。__
A.公平性 B.民主性 C.阶级性 D.社会性
21、每个人的工作最佳时间不同,主要存在哪三种变化模式?() A.先高后低 B.先低后高
C.中间低两头高 D.中间高两头低 E.白天高晚上低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6年陕西省小学综合素质文化素养:教师职业行为考试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