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伐楚屈完》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何如?”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
(节选自《左传?僖公四年》) 1.下列加粗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汉水以为池 池塘 .B.屈完及诸侯盟 订立盟约 .C.赐我先君履 践踏 .D.夏,楚子使屈完如师 像 .
2.下列加粗“之”字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2分) A.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B.五侯九伯,女实征之 C.以此众战,谁能御之
D.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3.下列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蔡溃,遂伐楚(楚国被打垮,于是就讨伐楚国)
B.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你在北方,我在南方,相距很远,本来互不相干)
C.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这次用兵是为我呢,还是为了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呢) D.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楚国拿方城作为城墙,拿汉水作为护城河) 4.下列加粗字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B )(2分) A.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 B.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 C.女实征之 D.王祭不共
5.下列与“君若以德绥诸侯”中“若”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C )(2 分) A.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B.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C.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6.下列对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不虞君之涉吾地也涉:蹚水过河,这里有进入的意思 B.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众:多 C.君其问诸海滨诸:之于
D.师进,次于陉次:临时驻扎
7.下列加粗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一项的是( A )(2分) A.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B.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C.以此众战,谁能御之
D.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此句表明齐国在为进攻楚国寻找借口 B.本文记叙春秋初年齐、楚两个强国之间的一场斗争,最后楚国战败 C.文章简洁地表述了外交上的辞令应对
D.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这是虚伪的外交辞令
4、文中谦称的词语有 寡人、寡君、 不谷、敝邑。(4分) 5、按要求找句子(5分) (1)找两个宾语前置句 ①寡人是征 ②岂不榖是为
(2)找两个“之”用于取独的句子 ①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②贡之不入
(3)找一个“其”表祈使语气的句子: 君其问诸水滨
6、填空:(6分)
7、《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全称是《春秋左氏传》,编年 体史学著作, 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传”在这里的意思是 解释经义的著作 。
8、简析管仲、屈完、齐桓公的形象(6分)
管仲:熟悉历史、谙于事故、无理也能说出理来的外交才情。 齐桓公:虽然骄横霸道、软硬兼施,却也不失身份的霸主形象。
屈完:沉稳冷静、不卑不亢的外交风度,坚毅果敢、不为威武所屈的外交风范,机智灵敏、随机应对的外交智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009《齐桓公伐楚屈完》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