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方 民 族 大 学
The north university for ethnics 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
目录
设计题目及工艺参数---------------------------------------------------1 一、换热器的分类及特点---------------------------------------------------2 二、结构设计-------------------------------------------------------------5
1、管径及管长的选择---------------------------------------------------5 2、初步确定换热管的根数n和管子排列方式-------------------------------5 3、筒体内径确定-------------------------------------------------------5 4、浮头管板及钩圈法兰结构设计-----------------------------------------6 5、管箱法兰、管箱侧壳体法兰和管法兰设计-------------------------------7 6、外头盖法兰、外头盖侧法兰设计---------------------------------------7 7、外头盖结构设计-----------------------------------------------------8 8、接管的选择--------------------------------------------------------------------------------------8 9、管箱结构设计-------------------------------------------------------8 10、管箱结构设计------------------------------------------------------8 11、垫片选择----------------------------------------------------------9 12、折流板------------------------------------------------------------------------------------------9 13、支座选取----------------------------------------------------------10 14、拉杆的选择--------------------------------------------------------13 15、接管高度(伸出长度)确定------------------------------------------13 16、防冲板------------------------------------------------------------13 17、设备总长的确定----------------------------------------------------13 18、浮头法兰---------------------------------------------------------------------------------------14 19、浮头管板及钩圈----------------------------------------------------14 三、强度计算--------------------------------------------------------------14
1、筒体壁厚的计算-----------------------------------------------------14 2、外头盖短节,封头厚度计算-------------------------------------------15 3、管箱短节、封头厚度计算 --------------------------------------------16 4、管箱短节开孔补强的核校 --------------------------------------------16 5、壳体压力试验的应力校核---------------------------------------------16 6、壳体接管开孔补强校核-----------------------------------------------17 7、固定管板计算-------------------------------------------------------18 8、无折边球封头计算 --------------------------------------------------19 9、管子拉脱力计算-----------------------------------------------------20 四、设计汇总-----------------------------------------------------21 五、设计体会--------------------------------------------------------------21
参考文献--------------------------------------------------------------22
0
北 方 民 族 大 学
The north university for ethnics 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浮头式换热器 工艺参数:
管口表:
符号 公称直径(mm) 管口名称 a 130 变换气进口 b 130 软水出口 c 130 变换气出口 d 130 软水进口 e 50 排尽口
设备选择原理及原因:
浮头式换热器的结构较复杂,金属材料耗量较大,浮头端出现内泄露不易检查出来,
由于管束与壳体间隙较大,影响传热效果。该换热器的管束可以从壳体中抽出,便于清洗管间和管内,管束可以在壳体内自由伸缩,不会产生热应力。浮头式换热器适用于较高的压力下工作,适用于壳体壁温于管壁温差较大或壳程流体易结垢的场合。本设计的管程壁温和壳程壁温温差较大,工作压力属于中上,且管程内物料为重油,壳程内为轻汽油。故本设计选择浮头式换热器。
1
北 方 民 族 大 学
The north university for ethnics 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
一、 换热器的分类及其特点
换热器是一种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各种工业部门最常见的通用热工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机械、交通、制冷、空调及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换热器不仅是保证某些工艺流程和条件而广泛使用的设备,也是开发利用工业二次能源,实现余热回收和节能的主要设备。
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换热器型式很多,而且仍在不断发展。按使用目的不同,换热器可分为加热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由于使用的条件和工作的环境不同,换热器又有各种各样的型式和结构。按传热原理和实现热交换的方法,换热器可分为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3类,其中以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为普遍。
间壁式换热器种类很多,如夹套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蛇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和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又叫做管壳式换热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的应用已有十分悠久的历史。管壳式换热器是一种传统的标准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冷、核能和动力等工业。由于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工业生产中对换热器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对换热器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近代的许多化工过程中,如裂解、合成和聚合等,大都要求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有的压力高达250 MPa,温度则高达750℃,又腐蚀的情况下,实现换热更困难。而管壳式结构具有选材范围广、换热表面清洗方便、适应性强、处理能力大、能承受高温和高压等特点。一方面,伴随着现代化工厂生产规模的日益增大,换热设备也相应地向大型化方向发展,以降低动力消耗和余属消耗;另一方面,随着精细化工的迅速崛起,换热设备也有向小而精方向发展的趋势。管壳式结构的换热器能满足这样的要求。
近几十年来,随着紧凑式换热器(板式、板翅式等)、热管式换热器和直接接触式换热器等的发展,管壳式换热器面临着挑战,在某些场合,管壳式换热器已被一些新型换热器所取代,但由于管壳式换热器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它的产量至今仍占统治地位。目前工业装置中管壳式换热器的用量占全部用量的70%。管壳式换热器结构也有较大的改进和发展,从原来传统的弓形隔板加光滑管的结构,发展为其它类型的管间支撑物加强化管的结构,由于这些结构上的改进,使得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与流体阻力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加上本身固有的优点,如耐高温、耐高压、结构简单和清洗方便等,使得管壳式换热器在激烈的换热器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管壳式换热器主要包括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形管式、填料函式等结构。根据介质的种类、压力、温度、污垢,以及管板与壳体的连接方式、换热管的形式与传热条件、造价和维修检查情况等,结合各种结构形式的特点选择、设计和制造各种管壳式换热器。
2
北 方 民 族 大 学
The north university for ethnics 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
图1.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典型结构
(1)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两端管板,采用焊接方式与壳体连接固定。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由管箱、壳体、管板和管子等零部件组成,如图1.1所示。其结构简单紧凑,排管比较多,在相同换热器公称直径的情况下面积比较大,制造简单,但在最后一道壳体与管板的焊缝无法进行无损检测。
其优点是:
①相同公称直径下,传热面积比浮头式换热器大20%~30%; ②旁路泄露比较小; ③锻件使用比较少; ④没有内部泄露的存在。 缺点是:
①壳体和管子壁温差一般小于等于50℃,大于50℃时应在壳体上设置膨胀节; ②管板与管头之间容易产生温差应力而损坏; ③壳程无法进行机械清洗;
④管子腐蚀后造成连同壳体也报废,壳体部件寿命取决于管子寿命,因此设备寿命相
对比较低;
⑤不适用于壳程容易结垢的场合。
(2) 浮头式换热器
浮头式换热器的一端管板与壳体固定,一端的管板可在壳体内自由浮动,壳体和管板对热膨胀是自由的,因此当两种介质温差较大时,管束与壳体之间不产生温差应力。浮头端设计成可拆结构,使管束能容易地插入或抽出壳体,这样方便清洗和检修。由于该换热器结构复杂,而且浮动端小盖在操作时无法得知其泄露情况,所以在安装时应特别注意其密封,如图1.2所示。
3
北 方 民 族 大 学
The north university for ethnics 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
图1.2浮头式换热器
(3) U形管式换热器
该换热管两端是固定在同一块管板上的,结构简单,造价低。管束可抽出,外壁便于清洗,但换热管清洗困难,所以介质必须是清洁且不结污垢的物料。由于结构不紧凑的原因,影响传热效率,换热也不均匀。一般用于高温高压的场合,壳程内一般按工艺要求设置折流板和纵向隔板,如图1.3所示。
图1.3 U形管式换热器的典型结构
(4) 填料函式换热器
填料函式换热器适用于壳程压力不高、较严重腐蚀的介质、温差较大且经常要更换管束的冷却器。它具有浮头换热器的优点,又克服了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缺点,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易清洗检修。目前它使用在不宜直径过大,操作压力和温度不宜过高的场合,一般压力不超过2.0MPa。在壳程内为易挥发、易燃、易爆、有毒及贵重介质,不宜采用该换热器。如图1-4
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浮头式换热器(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