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些想法
麻栗坡县第二小学 周帮飞
论文摘要
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都受到了积极有效的关注。但是,反思自己走过的课改之路,发现日常形态的课堂中,“华而不实”、“高耗低效”的课仍然为数不少,显然这样的课堂不是高效的语文课堂,也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理想课堂。因此,追求真实、高效的课堂教学成了教学研讨的热点。本文将从“小组合作的构建”和“教师教法的改变”两个方面来谈一谈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高效 课堂 构建 想法
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都受到了积极有效的关注。但是,反思自己走过的课改之路,发现日常形态的课堂中,“华而不实”、“高耗低效”的课仍然为数不少,显然这样的课堂不是高效的语文课堂,也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理想课堂。因此,追求真实、高效的课堂教学成了教学研讨的热点。今天,我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来谈一谈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些个人的想法:
小组合作的构建 一、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
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觉得应从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入手。
一是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把多数的定性问题、随发性问题,在小组内经过合作探究和交流来解决。在此过程中,老师参与个别小组的部分问题的探究,引导合作方向、形成合作气氛、做好合作评价等。能提出问题,又能解决问题,才是兴趣产生的根本来源。
二是要长期不断的培养“小先生”,形成教师作用的最大面积辐射,以优生带差生。许多优秀的学生理解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往往很独到、新颖,值得学习、推广。因此小组合作中的一个特色就是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明白效应”,带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快速有效进行。这些人就是“小先生”。“小先生”不只是教师的影子,在小组合作学
习课堂上,他们处处表现出了“青胜于蓝”的作用。而学生的每一个成功的讲解,都会带动一批学生走向明白,得到成功的感受和喜悦。
三是灵活的激励鼓舞,及时的肯定,随时进行表扬。“你真聪明”、“某小组是优秀小组”等等之类的评价语,没新意,不适于用在评价小组课堂合作学习上。我用了一些含有刺激和激发意义的用语,诸如“回答问题最多的组”、“举手次数最多的组”、“小组合作进步最突出的小组”、“回答问题最有创意的同学”、“今天的三大合作元帅、四大将军是?”、“今天的合作冠军组、亚军组、金刚组是?”等等。把学生在一节课里的学识和人文道德两方面的重要表现都纳入评价。如“这一节课第一个举手发言的同学加评价分3分”、“积极推动小组合作不厌其烦为同学解析问题的同学加评价分3分”,再如让学生参入评价等等。评价的方式多样,评价语多变,不只是为了达到目的而对学生实施的种种引逗。要注意保持评价内涵和评价精神的一贯性。那就是促成合作、鼓励探究、赏优罚劣、激励创新。
实行小组捆绑评价,激发和挖掘各个层次学生的潜力,让他们都动起来。按照每个小组四人来设计,一号学生至四号学生,对应设计问题和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答标准。只要是达到了标准,就是个人成功,奖励1分,如果组内全体成员都通过,该组为A,每人再奖励2分。大家都有机会为小组的胜利和荣誉贡献力量。
展示时,采取连环式,1号回答正确加1分,2号加2分,3号加3分,4号加5分;但若不正确,1号扣5分,2号扣4分,3号扣3分,4号扣1分。对于正在展示的学生的成果,如果有错误,组内
成员迅速补救,正确者组内得全分;如果被别的小组成员争先指出,该学生每指出一处错误得一分,原来的展示者就被扣一分。这样,小组内对本问题理解好的学生、组长、骨干就必须要将不明白者讲明白了;不明白者的主动性和要弄明白的愿望就会更强烈,展示的欲望就更强,参与理解的内在动力大了,理解的次数和内容多了,水平上来了,成功率高了,有了学习的成功感。
不管是谁的问题——包括老师的,关键时刻抢答争取的、有新意、创意的加倍奖励。
采取组间互评,打破“家丑不可外扬”,想不露短、不露丑,大家必须协作,每人都必须加倍努力,既要合作好,又要真正落实个人对问题的理解。促进个人发展,才是获得小组胜利的关键所在。
一些问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谋求自己的突破,寻找合作的契机。
一直坐着没有动静的小组,将被记录扣分惩罚,举牌次数多,回答的机会多,正确率高的小组将被附加奖励。
建立“学生首席发言人制度”。首席发言人关注着一节课里各种问题动向。做着纠、批、改、问、奖等工作。
对于本节课的新内容,不是一味地让学生合作,将遗忘和不落实的内容凑起来,再展示。而是落实查漏补缺,由首席发言人把握的“筛出问题,选择合作”。教师在难度较大和关键问题产生的时候出现。
以发展促发展的激励机制。每个层次的每个学生都在努力,都希望获得成就感。优秀学生带差生,差生获得双向成就感,一是来自优
生的肯定,一是来自老师的肯定;优生也有双向成就感,一是来自他在小组内合作过程中正面影响和作用的反馈,例如他对差生的有效指导、关键问题突破中他所起得作用、展示小组合作成果他的准确流利的表述等等,一是来自于老师的信任和期望,为他积极参与、乐于助人、勇于探究、追求成功提供无穷的开发智力与潜能的内原力。
要因为激励机制的实施,不断地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合作的意识和积极性得到培养和加强,不断提升合作的水平。
二、小组文化建设
小组文化建设的首要一条是组长必须有思想、有理念、有追求、有组织力和号召力,有强烈的争胜心理和乐于助人以及善于把组员凝聚在一块,能最快地带领组员切入合作轨道且有效地运作。不放弃任何一个人,积极地带动每一个人参与合作,有计谋、有策略,安排实行包干,力争让每一个人都有最大的收获。
其次是组员的参与意识和合作倾向以及集体荣誉观念的建立,问题意识的建立,解决问题的渠道与思维方式的建立,合作圈的建立。
然后是小组文化的外观特征。举牌。每个小组都按照自己的理念、目标等,结合自己对小组合作学习认识和需求,把自己组的合作理念、目标、信念和思想内涵都设计在一块小小的纸片上。举起它就是象征着小组的一种勇敢、一种精神、一种追求,象征着合作力量的战无不胜。
再就是,要有小组合作事宜的群体约定(类似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纲领性文件),对每个成员的合作动向形成约定和指明方向。设立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周帮飞)论文 构 建 高 效 课 堂 的 一些想法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