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值、控制值、深度值和局部集成度为局部变量——描述局部空间的结构特征;
整体集成度和全局深度是整体变量 ——描述整体空间的结构特征;
可理解度则是描述局部变量与整体变量之间相关度的变量
连接值(connectivity value)
系统中与某一个节点直接相连的节点个数为该节点的连接值。某个空间的连接值越高,则说明此空间与周围空间联系密切,对周围空间的影响力越强,空间渗透性越好。
控制值(control value)
假设系统中每个节点的权重都是1,那么a节点从相邻b节点分配到权重为 [1/(b的连接值)],即与a相连的节点的连接值倒数的和就是a节点的控制值; 反映空间与空间之间的相互控制关系。
连接值与控制值都是表示某一空间和与之直接相连空间的关系:连接值是该节点本身有多少其他节点与之相连接,而控制值是与节点相连的其他节点的连接值的倒数和;
所以连接值高的节点,其控制值不一定高。因为有的节点可能本身连接值较高,但与其连接的节点的连接值也很高,必然会导致其控制值较低。
深度值(depth value)
表述的是从一个空间到达另一个空间的便捷程度;句法中规定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拓扑距离为一步;
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与拓扑距离,即空间转换的次数表示为两个节点之间的深度值; 深度值表达的是节点在拓扑意义上的可达性,而不是指实际距离,即节点在空间系统中的便捷程度。
平均深度值
系统中某个节点到其他所有节点的最少步数的平均值,即为该,公式为[MD=(∑深度*该深度上的节点个数)/(节点总数-1)];
全局深度值
各节点的平均深度值之和,通常全局深度值越小表示该空间位于系统中较便捷的位置,数值越高代表空间越深邃。
局部深度值
通常局部深度值是指三步范围内的深度值,表示系统中的某个节点到达相邻的三步空间节点的便捷程度。与此相对的是平均深度值与全局深度值——整体深度值。
集成度(integration value)
集成度是空间句法分析中最多且最重要的一个参量,反映了系统中某一节点与其他更多节点联系的紧密程度,分为整体集成度和局部集成度两个概念;
句法中使用集成度作为整体便捷程度;当集成度的值越大,表示该节点在系统中便捷程度越高,公共性越强,可达性越好,越容易积聚人流。
整体集成度
表示节点与整个系统内所有节点联系的紧密程度 局部集成度
表示节点与其附件几步内的节点联系的紧密程度,通常计算三个拓扑单位,称为“半径—3集成度”。
整合度核心
整合度一次从高到低叠加,总和达到10%的值 线性回归方程
局部整合度Y轴,全局整合度X轴,可理解度R^2 可理解度(intelligibility)
描述局部集成度与整体集成度之间相关度的变量,衡量局部空间结构是否有助于建立对整个空间系统理解的程度,即局部空间与整体空间是否关联、统一。
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意义,可理解度越高的空间,其局部中心性能越能融入全局空间结构之中,从而产生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乘数效应,导致空间系统功能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另: 选择度
考察一个空间“出现在最短拓扑路径上的次数”; 其意义是,表明某空间吸引穿越交通的潜力大小。
把空间系统的GPS信息抹去,只考察其拓扑结构关系,可以把拓扑结构图重新绘成许多种状态,成为“空间关系重映射”;由此可以使得拓扑关系变得简单直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空间句法基础概念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