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2016年高考模拟考
地 理 试 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的试题编号一一对应,答题时不要错位。
3.第二大题选择部分分为A、B两组,考生须任选一组答题,如果应答了两组试题,只对A组评分。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一)美国航天局2015年11月公布的火星大气观测结果显示,太阳风可能是剥夺火星大气的罪魁
祸首,导致火星从像地球那样温暖湿润的行星变成了一个寒冷干燥的世界。 1.地球上的大气没有被太阳风“剥夺”,主要是因为地球
A.与太阳距离较远 B.公转速度较慢
C.体积和质量较大 D.表面温度较低
2.火星大气的“流失”导致火星表面温度降低,其主要原因是
A.到达火星的太阳辐射减少 C.火星表面辐射减弱
B.火星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减少 D.火星大气吸收火星表面辐射减少
3. 火星的自转轴倾角为25.19°,使得火星与地球相比,火星表面的
A.中纬度地区昼夜交替周期较长 C.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周期较长
(二)天际线又称为城市轮廓或全景。读南京市主城区天际线示意图。
4.2000年~2012年间,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2012年 2000年
B.中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较大 D.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较长
5.造成南京市向该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
A.新区开发 B.旧城改造 C.工业区迁移 D.保护文化古迹
6.2000年~2012年,城市重心变化对南京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①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③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 ④增加城市商业中心 A.①②
(三)处在不同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同地区,会形成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 7.下列属于东南亚文化圈的典型景观是
A.吴哥窟
B.东正教教堂
C.麦加清真寺
D.泰姬陵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8.受自然环境和宗教影响,中亚和西亚地区居民的传统服饰为
A.高腰长袍
(四)“从大洋洲到北极最让人感动的鸟类迁徙”——我国保护物种红腹滨鹬每年4月从澳大利亚越
冬地起飞,4-6月在中国的黄渤海地区停歇补充能量后,飞往环北极地区繁殖,9月后再次南飞。它常在沙滩、沿海滩涂及河口觅食。
9.红腹滨鹬从越冬地起飞时,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的盛行风向大致为
A.
10.红腹滨鹬在黄渤海地区停歇的过程中,我国华北地区 ①升温迅速 ②日照时数短 ③正值雨季 ④蒸发旺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B.
C.
D.
B.皮质长袍
C.宽松长袍
D.掉袖长袍
11.近年来,经停黄渤海地区的红腹滨鹬数量减少且分布区域趋于集中,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A.滩涂湿地锐减
(五)以下各图中,左图为北半球某河段平面图,中图为左图河流中某处的河道横剖面,右图为左
图中湖M的水量流入流出的月份分配示意图。
河流流向
河流横剖面 左岸
丙
甲 乙
月
B.空气质量下降 C.全球气候变暖 D.人工捕杀增多
右岸
相
对流量
流出 流入
12.左图中甲、
丁
乙、丙、丁四处河道横剖面,与中图最符合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3.M湖平均水位最低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6月
D.10月
14.该湖泊分布地区最可能是
A.印度恒河流域 C.中国长江流域
(六)有效灌溉面积是指灌溉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旱地面积之和。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
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它是反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下表为我国四个省区(海南、浙江、黑龙江、新疆)2013年的相关数据。
省区 甲 乙 丙 丁 耕地总面积(万公顷) 521 231 85 1220 有效灌溉面积比例(%) 91.5 61 31 44
B.意大利波河流域
[来源学科网]
D.英国泰晤士河流域
15.四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类型的差异 ②降水的差异 ③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④劳动力数量的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根据表中数据推论,乙省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A.水田农业
B.旱作农业
C.游牧畜牧业
D.热带种植园农业
17.根据表中数据推论,甲、丙两省区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A.大豆、哈密瓜
(七)德国统计局2015年8月21日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人口增长出现明显转机,出生人口较2013
年增长 4.8%。死亡人数则较前一年减少2.8%,但持续了43年的人口负增长趋势没有根本
出生率% B.咖啡、葡萄 C.甜菜、柑橘 D.棉花、橡胶
改观。读人口增长示意图。
18.图中甲、乙、丙、丁与德国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是
A.甲 C.丙
B.乙 D.丁
4 3 2 1 1 乙 丁 2 3 甲 丙 4 死亡率%
19.2014年出现的人口增长转机,将首先改变德国的
A.迁移人口规模 C.城市人口比重
[来源学科网]B.劳动力数量 D.老龄化水平
(八)左图为在云南某地拍摄的“孤峰、残丘”景观图片,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
乙、丙、丁、戊表示各类岩石和岩浆,a、b、c、d、e分别表示各种地质作用。
20.地表“孤峰残丘”的成因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堆积
21.构成该地孤峰的岩石是
A.花岗岩
B.石英砂岩
C.石灰岩
D.石英岩
22.该地的岩石类型及其形成地质作用与右图对应正确的是
A.甲 c
B.丙 d
C.丁 e
D.戊 a
(九)右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 23.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大气较稳定的是
A.5时、20时 C.5时、15时
B.12时、15时 D.8时
高度/百米
24.在上述时刻,大气较稳定的原因是
A.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递减 B.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递增 C.随着高度上升气温保持不变 D.天气晴朗,盛行下沉气流
25.图中最有利于近地面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A.5时、20时
(十)读“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示意图”。
B.12时、15时 C.5时、15时
D.8时
26.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圈层依次是
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B.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D.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27.关于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学科网Z.X.X.K]
①使全球水资源空间分布趋于平衡 ②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③促进全球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④使地球陆地表面总体趋于平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十一)北回归线标志塔,是标志地理学上北回归线经过地方的建筑物。目前我国广东从化(113.55°E)的北回归线标志塔是世界上最高的北回归线标志建筑。 28.每日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最短的塔影出现塔影朝向和影长 时间,比北京时间12:00 A.早 C.时早时晚
B.晚 D.两者一致
12.22 3.21 S 6.22 9.23 日期
12.22 N ① ② 29.图1中能反映“标志塔”正午塔影年变化的曲线是 A.① C.③
B.② D.④
③ 图1
④ 30.图2中能反映夏至日“标志塔”塔影顶点移动轨迹的是
W N N N N
S ①
E W E W E W E
标志塔所在位置
塔影顶点移动轨迹
S ②
图2
S ③ S ④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共90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上海市黄浦区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