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物理光学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叙述中用到了与右图所示物理规律相同的是( ) A.“海市蜃楼” B.“杯弓蛇影” C.“凿壁偷光” D.“立竿见影”
2、夜晚,人经过高挂的路灯下,其影长变化是( )
A.变长 B.变短 C.先短后长 D.先长后短 日食
3、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右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4、如右图所示的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电子表虚象,则实际时间是( )
A.12时15分 B.15时12分 C.21时51分 D.15时21分
5、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小鸟,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其光线的传播大致路径的是 ( )
第5题图 6、右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第6题图 7、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景物”实质是( )
A. 景物的虚像,像在景物的上方 B. 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下方 C. 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上方 D.景物的虚像,像在最物的下方 8、(经典回放)如右图所示,在杯中A处有一发光点,发出一束光,在杯壁B处形成一光斑,当向杯中加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面至CD处时,光斑仍在B处
B.水面至CD处时,光斑移至B处的下方 C.水面至EF处时,光斑仍在B处的下方 D.水面至EF处时,光斑移至B处的上方
9、关于以下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1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烛焰离透镜12 cm时成的是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7 cm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下列的哪个值( )
2
A.8 cm B.10 cm C.11 cm D.14 cm 11.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主光轴方向平放一根粗细均匀的棒AB,如上图所示,则形成的像A′B′为( )
A.比实物短,且B′端比A′端粗 B.比实物短,且A′端比B′端粗 C.比实物长,且B′端比A′端粗 D.比实物长,且A′端比B′端粗 12、某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 现将透镜上部遮住不让光通过,则屏上的像( )
A.缺少上部分 B.缺少下部分 C.大小变化了 D.像性质不变,只是变暗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1997年3月9日,在我国漠河地区出
现了“日全食”现象,图中表示日 全食对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 则 图中的A是 ,B是 。
这是由于 形成的。 2、都说景德镇瑶里风光很美“鱼在天上飞,鸟在水里游”,这美景奇观中的“鱼”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像;“鸟”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像。 3、如图所示,将一块厚玻璃放在一支铅笔上,看上去铅笔似
乎被分成了三段,这是光的 现象。 4、一条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的夹角是 度,若保持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而将平面镜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角,则反射光线
又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度。 5、丹丹同学身高1.5m,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m,像高是 m;若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1m处如图10所示,这时她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若她以0.5m/s
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 m/s,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图中为光从玻璃斜射人空气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反射角是 度,折射角是 度。
7、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
们 的中心大致在 。若调好后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如图12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1)把烛焰放在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烛焰放在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3)把烛焰放在____点,屏上无烛焰的像. (4)如果把烛焰从a点移到d点,则像到透镜的距
3
离_ ,像的大小____.(填“变大”或“变小”“不变”)
8、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照相机,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 ,物体在视网膜上成一个 、 的 像。现在我市学生很多不注意用眼保健,以致近视眼越来越多,近视时就如下图中的 ,而矫正后则变为图中的 。
甲 乙 丙 丁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6题4分,共14分)
1、图中一束光线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 B.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2、在图甲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的像A′B′。
3、小明站在游泳池边A 处,看到路灯B 在池水中的像与他看到的池中一条鱼C的像重合,用光学作图法把入射、反射、折射光路画出来。 4、在下图方框中填入适当的透镜,并完成光路。
第5题
5、如示A1B1是物体AB在凸透镜中成的像,试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凸透镜和凸透镜的焦点F。
6、完成下列图中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
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起来的,其中F可绕接缝ON转动。
⑴探究过程中,你认为最为困难也最为关键的是什么?(2分)
4
⑵硬纸板光屏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① ② ⑶实验时,光屏应如何放置?
。 2.小伟用如图甲所示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
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 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
(3)小伟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 _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点燃; (4)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然后移去蜡烛B,在原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像。
(5) A蜡烛距离玻璃板5cm,若小伟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s时,B蜡烛应与A相距____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6)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 。
(7)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了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下一步应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才能得出实验结论。
。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请你指出任一条可能的原因 。
(2)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 (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
(3)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 (4)当物距为30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规律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___.由实验可知:当用变焦照相机拍照时,如果想使被拍摄景物的像变大些,应调节相机的焦距变
____________些。
(5)小雪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与焦距的关系”实验中,对课本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他们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初中物理光学综合测试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