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复习导引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所欲有甚于生者 : 想要;超过
2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取得,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办法 4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同“避”,躲避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若果,假使 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思想 7贤者能勿丧耳:丧失
8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践踏;不愿意接受 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同“辨”,辨别 10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于;有什么益处
1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激 ;同“欤”,语气词,表疑问和反诘,相当于“吗”“么” 12乡为身死而不受:同“向”,原先,从前
13是亦不可以已乎 :这种做法;停止
14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的思想,即“义”,即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二、重点句子翻译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生命是我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只为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事。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品德),使他不致丧失罢了。
4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原先为了义(羞恶之心)宁愿身死而“呼尔”“ 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 6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然而,如果你(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饥饿的人也不会接受;如果你用脚踢着(或践踏)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接受。 7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是有人不去干这件事。 三 、内容理解
1本文的观点是什么?怎样提出的?
“舍生取义”或“舍生而取义者也”;通过设喻类比的方式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别概括各段内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最新中考语文文言文《鱼我所欲也》复习导引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