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6 钳 检验 去毛刺,倒棱边 按图样要求检验 3.12 题3.12图所示套筒零件的内外圆柱面(ΦA、φB、φC、φD)间有较高的同轴度要求,端面M、N、P、Q间有较高的平行度要求,且端面与外圆、内孔间有较高的垂直度要求。制定此零件小批生产的工艺规程时应遵循什么原则?工件的位置精度如何保证?
题3.12图
(解:在制定套筒的工艺规程时,应遵循工序集中原则。在一次安装中尽可能加工多个表面,以保证各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一般可按下列顺序加工:(1)以外圆φA及M面定位,一次安装加工Q面,外圆φD及N面,内孔φC。(2)调头安装,以内孔φC及Q面定位,加工M面,外圆φA、孔φB及面P。)
3.13 有一阶梯轴毛坯如题3.13图所示,现要两次装夹车外圆,试选择粗、精基准,并说明理由。
题3.13图
(解:应以小端φ55外圆为粗基准,车大端φ108的外圆至φ100。然后再以φ100的外圆为精基准加工φ55外圆至φ50。因为大小端外圆的偏心距是3mm,大端外圆的单边余量为4mm(直径余量8mm),因此大端外圆的余量足够;而小端外圆的单边余量仅有2.5mm(直径余量为5mm),小于大小端外圆的偏心距,若先夹大端φ108的外圆车小端外圆φ50,小端外圆的直径余量可能不够,大小端外圆的偏心难以得到充分补偿,会出现局部黑皮,不能保证加工质量的要求。)
?0.033.14 某零件上有一孔?600mm,表面粗糙度为Ra1.6μm,孔长60mm,材料45钢,热处理淬火
HRC42,毛坯为锻件。设孔的加工工艺过程是:(1)粗镗;(2)半精镗;(3)热处理;(4)磨孔。试求各工序尺寸及其公差。(解:各工序尺寸及其公差如题3.14表所示。)
题解3.14表 单位:mm
工序名称
工序基工序16
加工经济精度 加工经济 工序尺寸 本尺寸 磨孔 半精镗孔 粗镗孔 毛坯孔 60 59.5 58 54 余量 0.5 1.5 4 6 IT7=0.03 IT10=0.12 IT13=0.46 ±2 表面粗糙度 Ra0.4μm Ra3.2μm Ra12.5μm 及其公差 ?0.03?600 ?0.12?59.50 ?0.46 ?580?54?2 3.15 单件加工题图3.15所示工件,材料为45钢,若底平面已加工好了,现欲加工上平面,其尺寸为0.0380??0.05mm,表面粗糙度为Ra0.4μm。若平面的加工工艺过程是:粗铣-精铣-粗磨-精磨。试求各工序
的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答案:各工序尺寸及其公差如题解表3.15所示。)
题3.15图
题解表3.15 单位:mm
工序名称 精磨 粗磨 精铣 粗铣 毛坯 工序余量 0.05 0.20 0.65 3.1 4 工序基本尺寸 79.97 80.02 80.22 80.87 83.97 经济精度及表面粗糙度 IT6=0.019 Ra0.4μm IT7=0.030 Ra1.6μm IT10=0.12 Ra6.3μm IT13=0.46 Ra25μm ±2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79.970?0.019 80.020?0.03 80.220?0.12 80.870?0.4684?2 3.16 题3.16图所示的轴承座零件,除B面外,其它尺寸均已加工完毕。加工B面时以表面A定位,并作为加工时的测量基准,试计算工序尺寸。(答案:110.20) -0.1mm。
题3.16图
3.17 题3.17图所示为零件简图,其内、外圆均已加工完毕,外圆尺寸为?900?0.10mm,内孔尺寸为
?0.05?0.3mm。现铣键槽,其深度要求为50mm,该尺寸不便直接测量,为检验槽深是否合格,可直接测?600量哪些尺寸?试标出它们的尺寸和公差。(答案:可测量从外圆下母线至键槽底部的尺寸,为
0.10?0.075) A1?85??0.30mm;还可测量从内孔上母线至键槽底部的尺寸,为A2?10?0.30mm。
17
题3.17图 零件简图
0.05 3.18 题3.18图所示工件的部分工艺过程为:以端面B及外圆定位粗车端面A,留精车余量0.4??0.05mm,
镗内孔至C面。然后以尺寸600?0.05mm定距装刀精车端面A。孔的深度要求为22±0.10mm。试求粗车端面A及镗内孔深度的工序尺寸L1、L2及其公差。(答案: L1?60.40) ?0.05mm;L2?22.4?0.05mm。
题3.18图
3.19 题3.19图为在齿轮上加工内孔和键槽的有关尺寸,其加工顺序如下:
?0.025(1)拉内孔至D1??53.750mm;
(2)拉键槽保证尺寸x,这时的工序尺寸只能从留有磨削余量的内孔下母线标注; (3)热处理(不考虑热处理后内孔的变形误差);
?0.03(4)磨内孔,保证设计尺寸D??540mm,考虑到磨孔后的中心(磨孔时是以齿轮节圆来定位的)
不可能与拉孔中心重合,设同轴度误差为0.03mm,即e=0±0.03mm。试求拉键槽的工序尺寸x。
(答案:x?58.520?0.16mm。)
18
题3.19图
3.20 一个零件如题3.20图a所示。设加工此零件端面的有关尺寸如题3.20图b、c所示,零件经过这些工序的加工后,轴向尺寸符合零件图的要求。试确定各工序的轴向尺寸H2、H3、H4。(答案:
?1.0?0.2mm;H3?300mm;) H2?140H?22?0.24?0.3mm。
题3.20图
?0.04?14503.21 题3.21图所示为某轴径衬套,内孔mm的表面需经渗氮处理,渗氮层深度要求为
0.3~0.5mm(即单边为0.30?0.2mm,双边为0.60?0.4mm)。其加工顺序如下:
?0.04?144.760工序1:初磨孔至mm,Ra0.8μm。
工序2:渗氮,渗氮的深度为l。
?0.04?1450工序3:终磨孔至mm,Ra0.8μm。
并保证渗氮深度为0.3~0.5mm,试求终磨前渗氮层深度t及其公差。
?0.32(答案:双边渗氮深度t?0.880mm。)
题3.21图
19
3.22 如题3.22图a所示,以工件底面1为定位基准,镗孔2,然后以同样的定位基准,镗孔3。设计
0.4尺寸25??0.05mm不是直接获得的,试分析:
?0.2?0.4(1)加工后,如果Amm,A2?3501?600?0.2mm,尺寸25?0.05是否能得到保证?
?0.2?0.4(2)如果在加工时确定A1的尺寸为600mm,A2为何值时才能保证尺寸25?0.05mm的精度?
0.4(答案:建立工艺尺寸链如题3.22 图b所示。其中A0?25?(1)尺寸25?0.05mm得不?0.05为封闭环。
?0.4到保证。(2)当A2=35?0.4?0.0525?0.05mm。) -0.2mm,可保证
题3.22图
3.23 采用火花磨削方法加工某齿轮轴的端面如题3.23图a所示,其前后有关的工序为:(1) 精车工序,以精车过的A面为基准精车B面,保持工序尺寸L1;精车C面,保持工序尺寸L2。(2) 在热处理后的磨
0削工序中,对B面进行磨削,控制磨削余量为Z=0.1±0.02mm要求满足设计尺寸450?0.17mm,233?0.5mm。
求车削工序的尺寸L1和L2。(答案:L1?0485.031.0?mm;L2?232.880) ?0.46mm。
题3.23图
3.24 针阀体零件的工件图和部分加工工序如题3.24a~d图所示。在第三道工序精磨端面时有多尺寸保证问题。由于端面要求高,其精加工安排在最后。但只能标注一个尺寸,其它尺寸则要通过换算来间接保证。试求工序尺寸L和精磨余量Z的数值。(答案:精磨余量Z?0.18?0.05mm;工序尺寸
0.07) L?25??0.02mm。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3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学习指导(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