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
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坐:因为。 1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仕.于南方 (做官) B.并.壳入口(一起) C. 席上食.菱 (吃) D. 欲以去.热也(贮藏) 17.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B.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C. 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D. 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18.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5分) (1)或曰:“食菱须去壳。”(2分)
(2)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3分) 19. 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20.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本诗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2分)
(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的“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分析(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21.请以“记忆中的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③不少于500字。
6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B 2.C 3.A 4.D 5.(1)星汉灿烂 (2)随君直到夜郎西 (3)断肠人在天涯 (4)海日生残夜,江村入旧年 (5)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6.(3分)《秋天的怀念》 老舍 唐代 7.(1)(2分)①风 ②雨 (2)(3分)风调雨顺、风雨交加、血雨腥风、闻风丧胆、兴风作浪?? (3)(4分)示例:山雨欲来风满楼。山中的雨意越来越浓,大雨即将来到,城楼上,已是满楼狂风。寥寥七字,形象地写出了山城暴雨即将来临的景象。 8.(4分)①厌恶;②惊讶;③中年男人叙述家庭遭遇(或“中年男人叙述家庭不幸”或“中年男人叙述妻子走失的事”);④敬重或感动 9.(4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比作“奄奄一息的草”,形象地写出了生活的负担对父亲的重压,也写出了父亲的卑微和无助;把父亲比作“顶天立地的大山”,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坚强和伟岸,父爱的深沉和厚重。前后对比,不禁令人感动和敬重。(意对即可) 10.(4分)父亲此前深陷妻子出走而不归的痛苦之中,加之生活贫苦,无暇顾及自身形象。后来,办公室老师们的各种关心使他感受到温暖,加之老师们夸他儿子有出息,使得原本有自尊的父亲非常顾及自己在儿子面前的形象,所以他不安,紧张,从头到脚“将自己整理一遍”。突出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11.(4分)“卑微”(或“拘谨”)和“坚强”(或“自尊、坚毅、坚忍、乐观、有责任感、能担当、深沉”) 12.(4分)嗅觉 听觉 触觉 视觉
13.(4分)①“唐突”是非常突然的意思,拟人化的语言写出春天来得突然,表达出作者对春天来临的惊喜之情。
②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不同时期的花骨朵比作少女和大姑娘,生动的写出北京春天生机勃勃,花朵长势喜人,每天都有新的变化,表现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14.(4分)昆明 突出北京更能体现出春天的珍贵,让人期待。
15.(4分)“北京的春天很美,但却很短” 表达对北京春天过于短暂的遗憾。 “北京的春天很短,但是很美” 表达作者对北京春天的喜爱之情。 16.D 17.A 18.(1)有人说:“吃菱角要去壳。”
(2)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19.①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②人人都有缺点,但不要掩饰缺点。③要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 20.(1)景物:江、鸟、山、花。 特点:碧绿、洁白、青葱、火红。 (2)“欲”:“想要”的意思,在这句诗中,作者通过一个“欲”字,赋予花以人的思想,将之拟人化,形象地表现花朵争春、竞相开放的景象。
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浙江2018七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学生学习能力测!(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