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年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5)(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3、 小结:他们对生活观察细致,深入生活,善于思考,能找到生活中的不足,并想办法解决它,创造它。如果向他们学习,那我们也能创造。

四、我也能创造

1.看教科书第11页11岁儿童发明冲气雨衣的全过程和第12页爬楼梯车和椭圆形保温瓶的发明过程,说说自己的感受。

2.讲讲自己同龄人或自己身边人发明创造的故事。 3.从他们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4.小结:发明源于生活,生活中常常有一些不顺手、不方便、不满意的用品。只要对它进行一些小小的改进,就能大大方便我们的生活,这就是一种创造。大发明是创造,小发明也是创造。注意观察,大胆想象,勤于动手,坚持不懈,我们也能创造。

5、让我们一起大声说:“我也能创造!”(师生一齐) 五、指导实践,拓展活动

试着从家务劳动中发现创造的机会,并将“我的新点子”记下来,下节课交流。 我的新点子 名称 用途 挂盆器 给油瓶戴“围巾” 第二课时

活动过程: 一、创造的快乐

1.人们常说,把快乐的事告诉朋友,快乐便会变成双份。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朋友,他叫王超,他希望我们能一起来分享他的快乐。 2.读教科书第13页的日记。

3、讨论:王超的快乐,你曾经有过吗?在你的创造实践中,什么让你觉得快乐?

(学生可能会说:当我用自己的方法记住了生字时,我快乐;当我做出了一道难题时,我快乐;当我发现了一种新的游戏方法时,我快乐;当我改进了生活中的不方便时,我快乐;当我在进行小制作,攻克了一个难关时,我快乐??) 4.小结:是呀,历经磨难,看到自己创造的成果,那种快乐的心情,只有创造者才能体会到。怪不得有位名人说:“世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发现世人没有见过的新物质和已知物质的新性质。” 二、交流新点子

1.生活中常常有一些不顺手 、不方便、不满意的事,只要对它进行一些小小的改进,就能大大方便我们的生活,使生活更加美好。上节课老师让同学们回家记录下自己在家务劳动中发现的新点子,我们现在来交流交流吧!

方便、安全地挂各式各样的盆 油瓶用完后,油再不会沿瓶子外壁流下来

2.讨论交流自己的新发现或新点子。 三、指导制定“金点子计划表”

1.创造的梦想要靠行动去实现。当我们的脑子里突然有了好主意,就要抓住不放。在动手行动之前,及时制定一份具体可行的计划表,既可以留住稍纵即逝的灵感,也可以指导我们的行动,使我们的行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

2.播放课件<<乐乐的“金点子计划表”>>

金点子计划表 名 称 乐乐牌振动枕头 作 用 可在指定时间产生连续振动,达到提醒人起床的目的,同时具有按摩保健功能。 准 备 材 料 微型振动器、枕头、拉链、针线 购买微型振动器 实 施 步 骤 准备带拉链的枕头 将振动器放入枕头内 反复调试,达到最佳效果 3.教师发“金点子计划表”,学生自由组合,小组合作填写。 4.选样呈现,交流指导。 四、拓展活动

同学们,创造绝不是纸上谈兵,它必须靠行动去实现。任何创造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摸索,才能成功。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也可以请教专家,要注意积累大家的智慧,发挥集体的力量。我们在下个月进行一次小创造展示,评选出班上的“创造之星”,一起分享创造的快乐,好吗?

失败是成功之母

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2. 懂得创造中会遇到困难,能够从失败中吸取经验。 3. 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活动准备:搜集创造发明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还记得《充气雨衣的故事》吗?创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我们现在有这样方便、舒适的生活,都源于人类的发明创造。创造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体会。

二、体验活动:一笔完成。

1、 我们先来画一幅图,同学们数一数,老师一共用了几笔完成这幅图?

(老师画图,学生数笔画。)

2、 提出要求:有人能只用一笔完成这幅图,你能想出好办法用一笔来完成

它吗?注意笔画不能重复。

3、 学生尝试用一笔完成黑板上的图。

⑴两分钟后,请学生停下来,学生说一说在画图的过程中用了哪些办法,不能一笔画成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可能是:a四个圈各不相连

b圈与直线不相连 ??

⑵找到一笔画不成功的原因,想一想怎样克服遇到的困难,继续想办法,一笔画出图形。

4、 交流:没有成功的同学说一说自己还想了哪些办法,为什么没成功;成

功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到用这个好办法,成功地一笔完成图形的。 5、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都能开动脑筋,并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际,

从中发现问题,找到不成功的原因,不断改进和完善。

三、揭示课题

在刚才的活动中,同学们经历了不同次数的失败,在失败中探索,找到原因,终于成功了,如果没有前几次的失败,也许你就无法成功,所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板书)

四、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

1.在刚才的活动中,同学们体会到失败是重要的,在创造过程中,失败尤为重要。爱迪生是伟大的发明大王,他就是在失败中获得成功的。

2.听故事,谈感受。

①教师讲述爱迪生的故事 ②学生谈感受

③学生讲自己收集的故事 ④读爱迪生的名言

a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战胜困难的勇气 b没有一千次的失败,就没有第一千零一次的成功。 五、实践活动,体验失败与成功

1、 创造之路是坎坷崎岖的,充满着荆棘和峭壁,惟有能挺过失败的

人,才能摘取成功的桂冠。

2、 教师:想亲自体验一下失败与成功吗?我这有一个难题,请同学

们帮我解决。⑴我们的钢笔经常需要加墨水,挺麻烦的,有时忘了加,更是令人着急,天天带着墨水瓶,又怕不小心砸了。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有人提议用“双胆钢笔”,你认为这个办法好吗?你能设计一个“双胆钢笔”吗? ⑵学生讨论。

⑶学生学写备忘录。

有个小朋友,设计制作了“警用凉爽型太阳伞”,还写了备忘录呢!

我们来看一看吧。{读教科书第16页的学生作品}

写备忘录可以把我们的设计制作过程记下来“双胆钢笔”,便于进行

总结经验,更好地改进,它也是我们克服困难的见证。

⑷激发学生制作设计“双胆钢笔”的兴趣。

一个孩子用半年多的时间专心做一件事情,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啊!他

那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志品质正是创造所需要的。其实,我们也可以留下这样的备忘录,留下我们创造的痕迹。只要做一个有心人,不怕困难和失败,我们都可以创造,要勇于尝试创造;要知道在创造中困难与欢乐同在,汗水与笑声齐飞。同学们,有信心完成“双胆钢笔”的设计与制作吗?祝你们成功!

六、活动延伸

设计制作“双胆钢笔”,并写好备忘录。

第二课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 出示课件《小小发明家刘晓梦》的故事。 2、 听了她的故事,你感悟到了什么? 二、创造广场,实践导行

1、 教师:同学们,你们做过“鸡蛋撞地球” 的游戏吗?“鸡蛋撞地球”就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将鸡蛋包装后让其从三层楼高处落下,以鸡蛋不碎者为赢。 制作材料:生鸡蛋一只,包装材料不限。

包装要求:鸡蛋必须有二分之一以上部分暴露在外,包裹方法不限。

2、 学生分学习小组商讨包装方法,并填写教科书第17页:我的创造过程1—3项

⑴我选择的包装材料: ⑵我选择这些材料的理由: ⑶我准备按以下步骤进行包装: 3、 分学习小组进行游戏。

4、 游戏后,展示自己的创造设计。 5、 填写:我的创造过程4—7项 ⑷在包装过程中,我遇到的困难是: ⑸我是这样解决这些困难的:

⑹我的创造设计成功了(没有成功),原因是: ⑺通过这次创造设计,我的感受是;

6、 以小记者采访的形式,让参加创造设计的同学谈自己的体会,共同分享创造过程中的快乐。 三、说一说,议一议

议一议:有人认为,创造成功了,是快乐的;也有人认为,创造没有成功也是快乐的,你的看法呢?

四、总结激励,延伸导行

教师:我们现在有多少发明创造也许不重要,重要的是应该从小培养自己的创造意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第二单元 从田野到车间

一、单元目标及课时划分 ○ 教学目标

1.了解工业、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工人和农民的劳动与智慧;尊重工人和农民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2.认识日用农产品及生活用品,探究这些用品的生产过程,知道农业、工业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农业,感受工农业给人们带来的便捷、快乐、幸福。

3.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明白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服务工农业将更造福人类的道理。

○ 课时分配

根据教学目标与各校的实际情况,课时内容有不同的分配方案。下图划分可供参考:

从田野到车间 (共十课时) 让田野告诉你 走进车间 插上科技的翅膀

米粒的诉说

活动目的:

1.学生通过倾听米粒的诉说,了解一些粮食的生产过程,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体验农民为此付出的辛劳和智慧,懂得爱惜粮食,勤俭节约,尊重劳动者,珍视劳动成果。 活动准备:

1.从不同渠道收集有关粮食的知识、儿歌、诗词、图片、典故等,并以组为单位进行相应的整理,准备有关实物。

2.教师准备有关多媒体或网络教学资源,也可联系学农基地或附近农作物基地,便于师生实践、体验。 活动过程: 一、亲近粮食

1.分组活动,看、摸、闻本组准备的粮食作物,交流所了解到的关于这些粮食作物的知识,背景诗朗诵《锄禾》。

2.结合课外查找的资料,谈谈自己对粮食作物的了解,大家可以适时补充。 二、探究交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年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5)(2)在线全文阅读。

2018年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5)(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5445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