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中学2018年上学期6月阶段性检测
(高二 政治)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卷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卷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每小题1分,共11分)
1.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说明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2.我国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选举活动,有县级和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居委会和村委会的选举。
3.在我国,青山绿水是民之所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之所向。 4.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5.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较量。
6.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 7.人们的核心文化素养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不可变性,会伴随人的一生。 8.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 9.教育能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 10.优秀文化彰显时代精神,创造时代未来。
11.中华传统文化中“协和万邦”的观念,与今天所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息息相通。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
二、选择题Ⅰ(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56分)
12.自古以来,任何国家都要打击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这表明 A.任何国家都坚持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B.只要是国家,就要实行专制 C.专政是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D.任何国家都具有专政的职能
13.国家在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多种渠道的同时,为了使公民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也对公民提出了相应要求,即
①必须采取合法方式 ②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③不能捏造和歪曲事实 ④必须提供合法化建议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2016年,某县开始实施以“阳光理财、民主议事、群众公决”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审”工作法,探索如何把村级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该做法
- 1 -
A.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B.有利于使村民自治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C.是公民参与基层民主自治的基础 D.有利于公民参与对基层政权的民主监督 15.英国名言“风能进,雨能进,国王非请不能进”表明了公权和私权的界限。这凸显了: ①国家应尊重和保护公民的个人利益 ②政府权力的行使以尊重公民的合法权利为前提
③公民应行使监督权阻止政府权力的行使 ④政府权力的行使应受到制约和监督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6.某县政府在达到浙江省政府“最多跑一次”规定要求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纵向打通市、县、镇(乡)、村四级信息孤岛,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就近跑一次”。这从一个侧面表明该县政府
①强化服务,竭尽全力多管事 ②改革创新,诚心诚意办实事 ③加强司法,坚持不懈解难事 ④转变职能,实实在在做好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经过走访村民、请教专家、反复论证,某市政府驻高山村扶贫工作组制定了以推动该村发展中药材产业为扶贫重心的工作方案,并据此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材料主要说明工作组 ①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 ②履行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 ③坚持了科学民主决策 ④落实了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在国家行政监督体系中,对国务院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中央国家机关是
A.最高人民法院 B.人民政协 C.中纪委 D.国家发改委 19.M市政府根据人大代表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报告”作了多处修改,然后提交人民代表大会表决。由此可见
①人大代表享有审议权和提案权 ②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监督权 ③政府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④人民代表大会对人大代表负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005年民政部提出慈善法立法规划,广泛征求意见,到2015年征求意见稿形成,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最终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慈善法立法过程可以体现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最高立法权 B.公民享有平等的立法权利 C.决策事关千家万户,国家机关要审慎用权 D.要坚持集中基础上的民主
- 2 -
21.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2636票赞成、13l票反对、83票弃权获表决通过。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行使决定权 ②全国人大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人大代表行使审议权 ④我国立法机关积极推进依法治国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2.十九大要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一要求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中共中央切实履行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 ③我国公民实际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 ④保障人民合法权利是我国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坚持“在本地特色上下功夫,在有效管用上做文章”,通过立法使《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各项自治权落到实处,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可见 ①行使立法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②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保证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④少数民族特殊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能够有机结合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4.在有关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问题上,中国理解韩方有维护自己国家和人民安全的需要。中方反对的是强行推进损害中国战略安全利益的“萨德”反导系统,希望双方通过沟通协商,找到妥善解决的办法。材料表明我国
①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②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反对韩国强权政治行为
③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和平解决中韩争端 ④不干涉韩国内政,尊重韩国自主发展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秉持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原则,中国致力于同世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中国目前已同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朋友圈”越做越大。中国的外交智慧与成就表明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场
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 3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6月月考政治试卷+Word版含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