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语文2.1.1《一个人的遭遇》2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一个人的遭遇》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一个人的遭遇》编排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专题第一板块“遭遇战争”中,居专题、板块之首。这个专题还有以反映战争灾难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安妮日记》和《图片两组》。

本专题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能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具体的认识;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积累优美文段,了解写作背景。

(二)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与文本展开对话; 2、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具体的认识,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小说中关于索科洛夫的心理描写很是细腻,集中表现了战争给人带来的精神上的创伤。

2、难点:对本文的主旨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

在当今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正如埃德加·富尔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老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预习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熟读课文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分小组,合作讨论和探究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设计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见导学案

1、 对于肖洛霍夫,你了解多少?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明确】见教材P41 注释①,补充——《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和《一个人的遭遇》都是长篇小说。其中,《一个人的遭遇》发表于1956年,当时战争结束已经11 年,肖洛霍夫本人也曾参加了四年的卫国战争,经历了九死一生,母亲被敌机炸死。战争结束时,肖洛霍夫遇见过一位家破人亡的军人,根据他讲述的不幸遭遇,构思成了小说——《一个人的遭遇》,本文是小说的部分节选。

2、本文的题目叫《一个人的遭遇》,这里的“一个人”指谁?他有哪些遭遇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明确】“一个人”指索科洛夫,主要遭遇有——

逃出集中营 妻女被炸死 找到儿子 儿子牺牲 收养凡尼亚 出车祸、失执照 去卡沙里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导入:回顾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时至今日,世界上的枪炮声仍然没有平息,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苏联作家肖洛霍夫一起去感受二战的残酷,去感受一个人的遭遇……(板书课题)

展示目标见导学案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阅读文本,划出索科洛夫叙述自己遭遇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句子,并思考:这些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明确

【明确】

①逃出集中营——“激动极了”

因为两年来没有受到过人的待遇,一方面挨打,另一方面要挨饿;说明战争能给人的肉体上带来痛苦,反衬出战争的灾难和罪恶。

②妻女被炸死——“我的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一团,怎么也松不开来”

之前刚逃出来给妻子写信时的心情是激动、高兴的(从“立刻”、“吹起牛”、“忍不住”等词可以看出),可是两个星期没有等到回信时,索科洛夫就开始担心、焦虑起来(“说实话,我开始发愁了,东西根本不想吃,晚上也睡不着觉,各种古里古怪的念头尽在脑子里转动”)当得知妻女被敌机炸死时,他的“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一团,怎么也松不开来”,世上还有什么比失去亲人更加痛苦的事呢?!回家后,已是物是人非,只见到“一个很深的弹坑,灌满了黄浊的水,周围的野草长得齐腰高……一片荒凉,像坟地一样寂静。”因此,他“实在难受极了”,“感到穿心的悲痛”,从索科洛夫由激动、兴奋到极度悲痛这样的心理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战争对于人的精神伤害,说明战争的罪恶和残酷。

③儿子牺牲——心“痛得那么厉害” ,“我的心里仿佛有样东西断裂了……”

索科洛夫在之前找到儿子时的心情是“喜气洋洋”,“常常做着老头儿的梦想”;可是,儿子却在“胜利的那一天”牺牲了,他失去了唯一的希望,真正的家破人亡了,因此,他的心里很痛苦、悲伤,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失去所有的亲人更为痛苦的事呢!这样的一种悲痛欲绝的心理正是由于战争造成的!

2、收养凡尼亚之后,索科洛夫真的开心起来了吗?

【明确】收养了凡尼亚之后,索科洛夫曾经一度很开心,当他决定收养凡尼亚时,他的心“立刻变得轻松和光明些了”,每次醒来,看到身边睡着的凡尼亚,他的“心里快乐极了,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的“心就轻松了,变软了”,索科洛夫像是又找到了家的感

觉,凡尼亚成了他生存的全部意义。可是,“有时候,它收缩和绞痛得那么厉害,眼睛里简直一片漆黑。”他“差不多天天夜里梦见死去的亲人”,“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亲人的失去是他永远的痛,战争所带给人的精神创伤是永远都抹不去的!

3、“收养凡尼亚”部分,究竟是在写谁的遭遇?

【明确】明写索科洛夫,暗写凡尼亚,是索科洛夫“遭遇中的遭遇”。 4、那么,凡尼亚的遭遇如何呢?

【明确】分别从外貌、语言和动作等方面来描写:

外貌——“脸上溅满西瓜汁,尽是灰土,头发蓬乱,脏得要命,可是他那对眼睛呀,却亮得像雨后黑夜的星星!”

语言——“走到哪儿,睡到哪儿。”爸爸“在前线牺牲了”,“妈妈当我们来的时候给炸死在火车里了”

(凡尼亚成了流浪儿!)

动作——“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前额,……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他用两只小手勾住我的脖子。一直没有松开。他又把自己的小脸蛋,贴在我那没有刮过的腮帮上,好象粘住了一样。”

(凡尼亚的动作近似疯狂,可以看出他对于亲情和父爱的渴望,反衬出战争的罪恶)

5、为什么写凡尼亚的遭遇?

【明确】凡尼亚年纪还小,本来应该生活在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中,可是战争先后夺去了他父母的生命,现在只能过着流浪儿的生活,这就反衬了战争的罪恶和残酷,它不仅给战争的经历者带来灾难,同样,给无辜的人们,尤其是下一代带来伤害,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这不仅仅是战争中一个人的遭遇,而是战争中所有人的遭遇,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

6、最后一节中,凡尼亚举起小手向“我”告别时,“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我”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看到眼泪?

【明确】凡尼亚是战争孤儿,小小年纪的他还不明白命运的悲惨,不明白战争的苦难,不理解别人的怜悯与同情,挥动着的“小手”触动了有良知者的悲悯之心。孩子越是天真可爱,就越发显示出战争的罪恶与残酷。“我”之所以不想让孩子看到经历过战争的人的眼泪,是不想让孩子知道这样的痛苦,不想让孩子知道真相,让不幸的儿童能保住一些童心。 九、板书设计:

索科洛夫 —— 心理

一个人的遭遇 控诉战争

(凡尼亚) —— 外貌、语言、动作

(遭遇中的遭遇)

十、教学反思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中语文2.1.1《一个人的遭遇》2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在线全文阅读。

高中语文2.1.1《一个人的遭遇》2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5115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