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差压变送器测量液位时,一般压差 与液位高度H之间的关系为: = 。这就是一般的“无迁移”的情况。当H=o时,作用在正、负压室的压力是相等的。
实际应用中,有时为防止容器内液体和气体进入变送器而造成管线堵塞或腐蚀,并保持负压室的液柱高度恒定,在变送器正、负压室与取压点之间分别装有隔离罐,并充以隔离液设被测介质密度为 ,隔离液密度为 :(通常 ),此时正、负压室的压力分别为: 正负压室间的压差为:
当H=0时, ,此为“有迁移”情况。
若采用的是DDZ—Ⅲ型差压变送器,其输出范围为4~20mA的电流信号。“无迁移”时, H=0, =0,变送器输出 =4mA; 。“有迁移”时,H=0, 为了使液位的零值与满量程能与变送器输出的上、下限值相对应,即在“有迁移”情况下,使得当H=0时, 。可调节仪表上的迁移弹簧,以抵消固定压差 的作用,此为“零点迁移”方法。这里迁移弹簧的作用,其实质就是改变测量范围的上、下限,相当于测量范围的平移,它不改变量程的大小。 51.在液位测量中,当被测液位H=0时,如果差压变送器的输入信号Δp>0,则为“正迁移”;反之如果被测液位H=0时,差压变送器的输入信号Δp<0,则为“负迁移”。 52、测量高温液体(指它的蒸汽在常温下要冷凝的情况)时,经常在负压管上装有冷凝罐(见题3-48图),问这时用差压变送器来测量液位时,要不要迁移?如要迁移,迁移量应如何考
虑?
解:差压液位计正压室压力
p1=?gh1+ ?gH+p0
负压室压力
p2=?gh2+ p0
正、负压室的压差
?p=p1?p2= ?gH?(h2?h1) ?g
H=0时,?p= ?(h2?h1) ?g。
这种液位测量时,具有“负迁移”现象,为了使H=0时,?p=0,该差压变送器测液位时需要零点迁移,迁移量为(h2?h1) ?g 59、常用的热电偶有哪几种?所配用的补偿导线是什么?为什么要使用补偿导线?并说明使用补偿导线时要注意哪几点? 解:(1)常用的热电偶有如下几种:
(2)所配用的补偿导线如下:
(3)用廉价的补偿导线代替热电偶使冷端远离热端不受其温度场变化的影响并与测量电路相连接。使用补偿导线时要注意: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补偿导线与配对的热电偶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热电特性;保持延伸电极与热电偶两个接点温度相等。
60、用热电偶测温时,为什么要进行冷端温度补偿?其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有哪几种? 解:(1)热电偶的热电势只有当T0(或t0)恒定是才是被测温度T(或t)的单值函数。热电偶标准分度表是以T0=0℃为参考温度条件下测试制定的,只有保持T0=0℃,才能直接应用分度表或分度曲线。若T0≠0℃,则应进行冷端补偿和处理。
(2)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有:延长导线法,0℃恒温法,冷端温度修正法,冷端温度自动补偿法等。
63、现用一支镍铬-铜镍热电偶测某换热器内的温度,其冷端温度为30℃,显示仪表的机械零位在0℃时,这时指示值为400℃,则认为换热器内的温度为430℃对不对?为什么?正确值为多少度?
解 认为换热器内的温度为430℃不对。
设换热器内的温度为t,实测热电势为E(t,30),根据显示仪表指示值为400℃,则有E(t,30)= E(400,0),由中间温度定律并查镍铬-铜镍(E型)热电偶分度表,有
E(t,0)= E(t,30)+ E(30,0)= E(400,0)+ E(30,0)=28943+1801=30744?V 反查镍铬-铜镍热电偶分度表,得换热器内的温度t=422.5℃
64、测温系统如图3-17所示。请说出这是工业上用的哪种温度计?已知热电偶的分度号为K,但错用与E配套的显示仪表,当仪表指示为160℃时,请计算实际温度tx为多少度?(室温为25℃)
图3-17 测温系统图
解 这是工业上用的热电偶温度计。查分度号E,可得160℃时的电势为10501μV,这电势实际上是由K热电偶产生的,即
E(tx,25)?10501?V
查分度号K,可得E(20,0)?1000?V,由此可见,
E(tx,0)?E(tx,25)?E(25,0)?10501?1000?11501?V
由这个数值查分度号K,可得实际温度tx=283℃。
65.热电阻温度计的原理:是利用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测温的。只要测出感温热电阻的阻值变化,便可得知被测温度大小。常用热电阻的种类:Pt10、Pt100、Cu50、Cu100。R0分别为:10Ω、100 Ω 、50 Ω 、100 Ω 。 67、用分度号为Ptl00铂电阻测温,在计算时错用了Cul00的分度表,查得的温度为140℃,问实际温度为多少?
解 查Cul00的分度表,140℃对应电阻为159.96?,而该电阻值实际为Ptl00铂电阻测温时的电阻值,反查Ptl00的分度表,得实际温度为157℃
69、说明热电偶温度变送器、热电阻温度变送器的组成及主要异同点。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的结构大体上可分为三大部分:输入桥路、放大电路及反馈电路。 热电阻温度变送器的结构大体上也可分为三大部分:输入桥路、放大电路及反馈电路。 热电阻温度变送器和热电偶温度变送器比较,放大电路是通用的,只是输入电路和反馈电路不同。 P151
1、气动执行器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
气动执行器由执行机构和控制机构(阀)两部分组成。执行机构是执行器的推动装置,它根据控制信号(由控制器来)压力的大小产生相应的推力,推动控制机构动作,所以它是将信号压力的大小转换为阀杆位移的装置。控制机构是指控制阀,它是执行器的控制部分,它直接与被控介质接触,控制流体的流量,所以它是将阀杆的位移转换为流过阀的流量的装置。 2、控制阀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哪些?各使用在什么场合? 直通单座控制阀 应用于小口径、低压差的场合。 直通双座控制阀
角型控制阀 适用于现场管道要求直角连接,介质为高黏度、高压差和含有少量悬浮物和固体颗粒的场合。
三通控制阀 配比控制或旁路控制
隔膜控制阀 适用于强酸、强碱、强腐蚀性介质的控制,也能用于含少量纤维或悬浮颗粒状介质的控制。
蝶阀 大口径、大流量、低压差,含少量纤维或悬浮颗粒状介质 球阀 适用于高黏度和污秽介质的控制
凸轮挠曲阀 用于高黏度灬带有悬浮物的介质流量控制
笼式阀 压差大,要求噪声小的场合。对高温、高黏度及含固体颗粒的介质不适用 3.比例控制是按偏差大小进行控制的,控制器的输出信号p与其输入信号e成正比。当比例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结束之后,其被控变量新的稳定值与给定值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偏差,即比例控制的余差。余差的产生是由比例控制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因为比例控制作用是与偏差成比例的,只有偏差存在,才能产生控制作用。当系统受到一定的扰动后,为了克服扰动,必定要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才能使系统达到新的平衡,所以必定存在与该控制作用相对应的偏差,即余差。
书P141 4、试分别说明什么叫控制阀的流量特性和理想流量特性? 常用的控制阀理想流量特性有哪些?
解 控制阀的流量特性是指操纵介质流过阀门的相对流量与阀门的相对开度(相对位移)间的关系:
Q?l??f?? Qmax?L?式中,相对流量Q/Qmax是控制阀某一开度时流量Q与全开时流量Qmax之比;相对开度l/L是控制阀某一开度行程l与全开行程L之比。
在不考虑控制阀前后压差变化时得到的流量特性称为理想流量特性。主要有:
?直线流量特性 Q?1?1?(R?1)l?;
??QmaxR?L???1??等百分比(对数)流量特性 Q?R?L?;
Qmax?l??Qd?QQmax??抛物线流量特性 ?K??Qd?lL??max????12;
2?快开流量特性 Q?1?1?(R?1)l?
QmaxR?L???等四种。
6. 比例度对控制过程的影响:比例度越大,比例控制越弱,过渡过程曲线越平稳,但余差也越大;比例度越小,比例控制越强,过渡过程曲线越振荡,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变差,但余差也越小,提高了系统的静态准确度;比例度过小,可能会出现发散振荡。
", 选择比例度要注意:若对象的滞后较小,时间常数较大以及放大系数较小,可选择小比例度来提高系统的灵敏度,使过渡过程曲线形状较好;反之,为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应选择大的比例度。
7. 积分控制能消除余差的原因:因为积分控制作用的输出与输入偏差的积分成正比,只要有偏差存在,积分控制作用将随时间不断变化,直至偏差完全消除,系统才能稳定下来,所以??
8. TI就用来表示积分控制强弱的一个参数。TI越小,积分控制作用越强;TI越大,积分控制作用越弱。
", TI越小,余差消除越快,可提高系统的静态准确度,但会使系统稳定性下降,动态性能变差; TI越大,余差消除越慢; TI→∞时,成为纯比例控制。 10. 因为微分控制作用的输出与输入偏差的变化速度成正比,一旦偏差不变化,即使偏差非常大,微分控制也无能为力了,所以微分控制规律不能单独使用。 11、什么叫气动执行器的气开式与气关式?其选择原则是什么? 答 随着送往执行器的气压信号的增加,阀逐渐打开的称为气开式,反之称为气关式。气开、气关式的选择主要是由工艺生产上安全条件决定的。一般来讲,阀全开时,生产过程或设备比较危险的选气开式;阀全关时,生产过程或设备比较危险的应选择气关式。 12.
", P控制:抗干扰能力强、反应快、控制及时,但有余差; ", I控制:控制缓慢,但能消除余差,不单独使用; ", D控制:超前控制,不能消除余差,不单独使用。 16试述电-气阀门定位器的用途。
答 电一气阀门定位器除了能将电信号转换为气信号外,还能够使阀杆位移与送来的信号大小保持线性关系,即实现控制器来的输人信号与阀门位置之间关系的准确定位,故取名为定
位器。定位器可以使用在阀的不平衡力较大或阀杆移动摩擦力较大等场合,同时还可以利用定位器来改变阀的流量特性,改变执行器的正、反作用。在分程控制中,利用定位器可以使阀在不同的信号段范围内作全行程移动。 P168
1、简单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简单控制系统由检测变送装置、控制器、执行器及被控对象组成。
检测变送装置的作用是检测被控变量的数值并将其转换为一种特定输出信号。 控制器的作用是接受检测装置送来的信号,与给定值相比较得出偏差,并按某种运算规律算出结果送往执行器。
执行器能自动地根据控制器送来的控制信号来改变操纵变量的数值,以达到控制被控变量的目的。
被控对象是指需要控制其工艺参数的生产设备或装置。 7、操纵变量的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
(1)操纵变量应是工艺上允许加以控制的可控变量;
(2)操纵变量应是对被控变量影响诸因素中比较灵敏的变量,即控制通道的放大系数要大一些,时间常数要小一些,纯滞后时间要尽量小;
(3)操纵变量的选择还应考虑工艺的合理性和生产的经济性。
2、和12题7-2图是一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示意图。试画出这一系统的方块图,并说明各方块的含义,指出它们具体代表什么?假定该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中,反应器内需维持一定温度,以利反应进行,但温度不允许过高,否则有爆炸危险。试确定执行器的气开、气关型式和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题7-2图 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
解 该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方块图如下图所示。
题解7-2图 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方块图
其中:被控对象是反应器;被控变量是反应器内温度;操纵变量是蒸汽流量;控制器是温度控制器TC。
根据工艺要求,执行器应为气开型式;蒸汽流量增加时,反应器内温度升高,被控对象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后习题解析(第5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