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绿色植物三大作用专题复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键入文字]

课题: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

班级: 姓名:

考点一、描述蒸腾作用的概念、应用。

1.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⑴概念:蒸腾作用是指 以 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⑵器官: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⑶结构: 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

⑷意义:下列描述与植物的蒸腾作用无关的是( )。

A.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 B.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C.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D.促进植物体对无机盐的吸收

⑸应用:移栽植物时常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去掉部分枝叶,目的是 。 2.植物体(主要是叶)向大气散发水蒸气的现象叫( )

A.吸水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 3.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A.根 B.茎 C.叶 D.花和果实 4. 植物体水分散失的门户是( )

A.表皮 B.气孔 C.叶肉 D.叶脉 5.图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

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左侧上升。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植物的(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分解作用

6.滨州市新城区环境优美,种植了大量的绿色植物。在移栽过程中园林工人截去了树的大部分枝叶,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阻止新陈代谢 B.降低蒸腾作用 C.阻止呼吸作用 D.阻止光合作用 7. 炎炎夏日,植物的叶片没有被灼伤,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的原因是(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发作用 8.在植树过程中,为了提高树苗成活率,王大爷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①带土移栽 ②去掉部分叶片移栽 ③在烈日炎炎的中午移栽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9.右图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将 A、B、C、D 四个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 2 个小时。请分析回答:

(1)A、B 两个装置中,能证明塑料袋壁上的水珠由植物体散发出的是 装置。

(2)C、 D 两个装置中, 塑料袋壁上的水珠较多的是 装置。 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可以 (填“提高”或“降低”)大气的湿度。

- 1 -

[键入文字]

考点二、叶片的结构

1.叶片的结构:

(1) 叶片的[ ] 上表皮 和[ ] 下表皮 上有许多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它的张开和闭合是由[6]控制。 (2)[2] 栅栏组织 和[4] 海绵组织 合称 , 其细胞内部都含有 ,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3) 内有大量导管和筛管,具有输导和支持作用的是[ ] 。

2.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

A.气孔、根毛 B.根毛、导管 C.根毛、气孔 D.生长点、叶肉 3.叶片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 A.表皮 B.气孔 C.叶肉 D.叶脉

4.将一片刚摘下的菠菜叶片浸在盛有70℃热水的烧杯中,发现叶片背面产生的气泡数比正面多。该现象说

明菠菜叶片的( )

A.背面气孔数较多 B.背面颜色较深 C.正面气孔数较多 D.正面颜色较深 5.控制气孔开闭的是( )

A.表皮细胞 B.叶内细胞 C.保卫细胞 D.筛管细胞

考点三、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1.观察下面“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操作环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你在此实验中的操作过程,将图中操作环节正确排序__ __。 (2) 实验现象是:叶片的 遇碘液变蓝,而 遇碘液后不变蓝。 (3) 实验结论是: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先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 ) A.合成淀粉 B.将淀粉运走耗尽 C.产生二氧化碳 D.产生氧气

3.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天竺葵黑暗饥饿处理一昼夜后,用黑纸对叶片的一部分进行两面遮盖,光照一段时间,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变蓝的部位是( ) A.被遮光的部分 B.见光的部分 C.只是叶片的边缘变蓝 D.整个叶片都变蓝

4.小明穿白裤子坐在草地上,不小心裤子沾上了绿色汁液,下列方法中最容易将绿色汁液洗去的是 ( )

A.自来水 B.酒精 C.肥皂水 D.沸水

5.右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黑纸片将B处的上、下两面遮盖,移入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隔水加热后加碘液出现的变化。分析回答:

(1)实验前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 2 -

[键入文字]

(2)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绿色的部分变成 色,这是 因为叶片中的 溶解到酒精中去了。 (3)加碘液后,发现A、B两处均不变蓝,原因是: A处: 。 B处: 。

(4)C处遇碘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考点四、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应用。

1.光合作用

⑴反应式: 。

⑵概念: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 ,把 和 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 (主要是 ),并且释放 的过程,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⑶实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 B.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⑷应用: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光合效率,下列哪些做法是可取的? 。 ①合理密植 ②尽量密植 ③间作套种 ④大面积单一作物种植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 )

A.二氧化碳和水 B.淀粉和氧气 C.水和氧气 D.水 3.小麦中的淀粉是通过下列哪个生理过程制造的( )

A.吸收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 4.在甘蔗的茎秆中贮藏着大量的糖分(蔗糖),这些糖分是( )

A.由根从土壤中吸收的B.由甘蔗茎内细胞制造的C.由甘蔗的绿叶制造的D.由甘蔗的果实制造的

5.将一棵重约0.2公斤的柳树培育在肥沃的土壤中,两年以后连根挖出,脱水后称重达11公斤,其增加的10余公斤重量主要来源于( )。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水

C.大气中的氧 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6.某学校的生物课外小组开展大白菜丰产实验,每棵重约4Kg。请问大白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土壤中的有机物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盐 D.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7.合理密植能够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主要是因为这一措施能够让农作物( ) A.充分利用化肥 B.充分利用空气中的氧气 C.充分利用太阳光能 D.充分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8.如果连续出现阴天、雨雪天,会使大棚蔬菜的产量下降。主要是阴天、雨雪天不利于大棚蔬菜的( ) A.花的传粉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 9.下图表示芥菜叶的光合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 (1)芥菜叶进行光合作用需要的条件是 [③] ,场所是[④] 。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①和释放⑤,起到维持大气中的 和 平衡的作用。

考点五、描述呼吸作用的概念、意义。

1.呼吸作用

(1)反应式: 。

(2)概念: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 在 的参与下被分解成 和 ,

- 3 -

[键入文字]

同时释放出 的过程。

(3)实验: “观察种子呼吸现象”实验,第二步中甲、乙中温度升高,丙、丁中温度不升高,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 。第三步中,甲中的蜡烛熄灭,丙中的蜡烛继续燃烧,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 。第四步中,乙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丁瓶中气体使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 。 (4)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

A.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5)意义: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在于( )

A.呼出二氧化碳 B.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分解有机物 D.消耗氧 (6)应用:下列是促进呼吸作用的是

(1)对农作物的田间松土 (2)农田被水淹后及时排涝 (3)收获的粮食晒干保存 (4)水果蔬菜用保鲜袋保存

2.呼吸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公式,正确的是 ( ) A.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能量 B.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C.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能量 D.水+氧→有机物+二氧化碳+能量

3.人们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4.用保鲜袋把新鲜的水果封装起来,可以延长水果的贮藏时间。保鲜袋的主要作用是( ) A.保持袋内适宜的温度 B.减少水果的水分散失 C.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 D.减少水果的表面损伤

5.请根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知识回答:

(1)a、b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动:a是 ,b是 。 (2)A、B表示两种物质:A是 ,B是 。

(3)不但为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提供了有机物,而且提供了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同时减少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是 过程。 (4)释放能量,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动力的是 过程。

考点六、说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⑴绿色植物被称为绿色的“ 能量转化器”是因为它能够通过 将光能转化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⑵绿色植物被称为自动的“空气净化器”是因为绿色植物不断的进行着 ,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使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 。 ⑶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 的浓度增加,导致冰川融化,气候变化异常等现象。 2.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保持相对稳定,是绿色植物进行( )的结果。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

3.如果绿色植物大量减少,大气中急剧增加并能够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甲烷气体

4.下列哪一项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 )

- 4 -

[键入文字]

A.氧和二氧化碳 B.氧和有机物 C.水和二氧化碳 D.水和有机物

5.下图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 )

考点七、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的应用

1.下图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请回答: (1)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过程

[ ] 的效率。

(2)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

的能量来自于过程[ ] 所释放的能量。 (3)移栽植物时常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去掉部分

枝叶,目的是降低植物的[ ] 。

2.右图是某种树叶的外形图,请据图及箭头,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 箭头所指的物质分别 是[1]_______ [2]__ __ [3]___ [4]_________。 (2)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箭头所指的物质分别 是[1]___ __[2] _______。

(3)若此图为蒸腾作用示意图,箭头所指的物质[2]是__ _。 (4)物质[1]、[2]进出叶片的通道是___ _,物质[3]的运输通道是____,物质[4]的运输通道是____。

3.甲乙两地出产同一品种葡萄,甲地的葡萄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查,在葡萄的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见下表: 白天 夜里 甲地平均温度(℃) 乙地平均温度(℃) 33 12 33 25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推理,因为甲地昼夜温差 (大/小),白天光合作用 (强/弱),夜间呼吸

作用 (强/弱),分解有机物少,积累有机物 ,瓜果甜。所以甲地的葡萄比乙地的含糖量高。 4.为了提高温室中的蔬菜产量,应将温度控制为( )

A.白天比晚上高 B.晚上比白天高 C.晚上和白天都高 D.晚上和白天都低 5.晴天的上午,把一盆栽植物的一片叶套上一个透明塑料袋,扎紧袋口: (1)不久塑料袋内壁出现了一些小水珠,这是植物_______ 的结果。

(2)下午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支将熄灭的火柴伸进袋口,火柴又复燃了,这是植物_______ 的结果。

(3)傍晚,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亮 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支将熄灭的火柴,火柴不再复燃,这是植物________ 的结果。

6.在世博主题馆外壁有一面超大的“绿墙“,这也是世界最大的生态绿化墙面。这面墙是将可回收的废塑料再利用变成植物容器,构建了立体花卉墙.总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4吨。与玻璃幕墙相比可降温5度,使空气清新、湿润。实现上海世博园区的“低碳排放”。

- 5 -

[键入文字]

(1)“绿墙”能吸收二氧化碳是因为绿色植物能进行____ 作用;其反应式是

a表示 b表示 (2)“绿墙”与玻璃墙相比可降温5度,使空气湿润.是因为绿色植物能进行____ 作用。

(3)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提倡“低碳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尽力减少能量的消

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写一条和大家分享。 。

- 6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绿色植物三大作用专题复习在线全文阅读。

绿色植物三大作用专题复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4630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