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3章 第2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第1课时)教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物质运输的器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三种血管图,能描述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重点) (2)由血流的方向能区分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重点)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能力。(难点)

(2)通过学生对三种血管的比较,尝试区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血管的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

2.准备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的材料用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2分钟 同学们,请跟老师一起来做几个小活动: 跟着老师做:用手摸自1.在你的胸部偏左下方摸一下,有没有跳动的感觉?这是什么器官在跳动? 2.除了心脏以外,我们还能感受到某些部位在跳动。请同学们摸一摸自己的颈部、腕部有没有跳动感?有没有节律?想一想,跳动的器官是什么? 其实,此处跳动的是的一种血管,叫做动脉。 3.将手握成团,看看手背上的“青筋”,它是什么?我们在打针的时候,是不是扎的这个部位? 打吊瓶又叫什么注射? 导入语:你很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正己胸部左下方,感受心脏的跳动。 跟着老师做动作,感受动脉血管的存在。 结合打针的生活实际, 通过3个活动,让学生亲手摸、亲眼看、亲身感受到血管的存在,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感性认识静脉的位置。 和学习兴趣。 带着疑问进入新课学习。 用生活中打吊瓶的实例,使学生感到血管的知识并不陌生,而且与自己的生活密不可分,更易于接受新知识。

如这位同学所说,这种血管叫静脉。我们体内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血管。(课件展示)有的血管就像你的手指那么粗,还有的血管比你的头发还要细。心脏和血管是物质运输的器官,它们有怎样的结构才能完成这一功能呢?血液在血管中是又怎样流动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血管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5分钟 过渡: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人体内的血管有1000多亿条,如果将所有血管首尾相连,约为100000千米,可以绕地球赤道两周半。同学们想不想亲眼看一下,血液在血管中是如何流动的? 我们就来做一个实验进行观察。 一、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1.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了解本实验的目的要求,叙述实验方法步骤。 2.讨论: 在实验过程中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 3.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提出问题: (1)你能观察到几种血管? (2)在粗细不同的血管中,血液流动的速度是否相同? (3)观察血流有没有一定的方向性? (4)红细胞在最小的血管中是怎样流动的? 4. 显微投影,了解学生实验效果。 (上图为某小组观察到的图像) 5.指导学生展示交流,根据看到的图像,根据老师的解说,联想血管的长度。 阅读课文回答: 1.用浸湿的棉花将小鱼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露出尾部 2.将小鱼侧放在培养皿中,尾鳍平贴在培养皿底面 3.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血液流动情况 要注意:保持小鱼鳃部的湿润;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保持载物台与镜头的清洁。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做实验。边观察,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1)三种血管。 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明确实验目的,熟悉实验步骤,做到有的放矢。 提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实验目的,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增高实验的成功率。 设计这4个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观察的要点,即有目的的观察。边观察、边体会血液流动的速度、方向。 展示学生实验的成果。 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流方向,使学生获得对血管的感性认识:血

说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中血流的速度。 (2)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过渡:通过实验观察,我们知道到人体内有三种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血液在三种血管中流动的方向是由动脉到毛细血管再到静脉;血流最快的是动脉,血流较慢的是静脉,最慢的是毛细血管,那么这三种血管各有什么特点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呢? 血管中,血流速度是不同的。 (3)有一定的方向性 (4)红细胞排队单行通过最小的血管。 各小组纷纷展示看到的图像。 交流后,归纳: 血流速度最快的是动脉;血流速度较慢是静脉;血流速度最慢,红细胞单行流过是 毛细血管。 组织交流 点拨建构 18分钟 二、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1.指导学生观察教材图3.3-7,分析比较三种血管管壁的厚度、管腔的大小有何不同? 2.指导两个同学一组,用止血带扎紧你的手臂,过一会儿,观察手背上的静脉有什么变化?想一想,这说明了在静脉里血液流动的方向是怎样的? 进一步发问:打吊瓶时,护士为什么先用橡皮管扎在手腕的上方? 拓展:某人因外伤上肢静脉出血,如果用止血带止血,那么止血带应扎在伤口的哪一端呢?(教师可在自己的胳膊上作出伤口标记) 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正确的评价,从学生观察并结合课文,分析归纳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 1.动脉的管壁厚、管腔小; 2.静脉的管壁薄、管腔大; 3.毛细血管的管壁极薄,管腔极细。 同位之间互相帮忙,用止血带扎手臂,仔细观管大小不同、粗细不同、血流速度也不同。 通过图像使学生对三种血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更容易得出三种血管的特点。 通过活动,加深对静脉血管中血液流动方向的理解, 此处精讲是为了察手背上的静脉变化: 将实验中观察到发现血管隆起,说明血的与自主学习获液是向着心脏流动的。 得的知识进行融讨论回答:为了便于找到血管,一针到位。 合建构。 此处设计列表比

而引出近心端与远心端的概念:离心脏近的那一端称为近心端,离心脏远的那一端称为远心端,静脉出血,应扎远心端。 3.静脉是把从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动脉正好相反,请尝试说出动脉内血流方向是怎样的?毛细血管呢? 有的学生说扎在伤口的上方,有的说扎在伤口的下方。 学生根据静脉内的血流方向,尝试说出:动较三种血管,是为了从整体上更系统的认识它们的功能、特点。 引导学生梳理归纳三种血管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此处设计4个读图分析问题,是为了突破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对细化了的问题分析,理继续发问:如果动脉出血,用止血带止血,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应扎在近心端还是远心端呢? 精讲点拨: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根据刚才的学习,能够得出血液在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判断下列血管分别属于哪一种?依据是什么? 4.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0页课文,思考: 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在人体内的分布有何不同? 5.指导学生列表比较三种血管的特征。 血管名称 动脉 概念 分布 静脉 毛细血管 全身各处的血管 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的。 答:动脉出血应扎在近心端。 图一为动脉,血液由心脏送往全身各处。 图二为毛细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解物质是如何交图三为静脉,血液由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认真阅读课文,找出三种血管在人体内的分布规律。 完成表格内容,比较三种血管的血流方向、结构特点和分布有何不同。 观看动画,理解静脉瓣的位置和作用:在四肢的静脉内,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学生根据表格和课文逐换的、交换的意义是什么,将抽象的问题更具体化。 管壁特点 管腔大小 血流速度 过渡:俗话说:“水往低处流”,大家想过没有,下肢静脉的血液如何往上流回心脏呢? 6.(课件播放动画:静脉瓣的作用)指导学生思考:静脉瓣位于哪里?静脉瓣有什

么作用? 过渡:四肢的静脉内有静脉瓣,是静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一大特点。除此之外,静脉还有哪些特点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呢? 7.指导学生小组讨论:三种血管各自有哪些结构特点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师生共同归纳: (1)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是与其将血液输送回心脏相适应的,血流速度较慢。 (2)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是与其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相适应的,血流速度快。 (3)毛细血管管壁薄、管腔最小、血流速度最慢,是与其进行物质交换的功能相适应的。 过渡: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一个70公斤的人,把他的毛细血管首尾连接起来,可以绕地球转一圈。那么,在毛细血管处是如何进行物质交换的呢? 8.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图3.3-9,分析: (1)此图表示的是发生在什么结构之间的物质交换? (2)仔细观察,毛细血管的管壁有何特点?红细胞是怎样通过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对于物质交换有何意义? (3)此时毛细血管内血流的方向是怎样的? (4)图中发生了哪些物质的交换?交换一分析,交流、相互补充。 然后归纳总结。 总结后,强化记忆。 认真读图,分析讨论问题,尝试回答。 生1:血液与组织细胞。 生2: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红细胞单行通过。由于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生3:血液向右流动的。 生4: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进入组织细胞,二氧化碳和废物进入血液。交换后,红细胞由鲜红色变成暗红色。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3章 第2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第1课时)教在线全文阅读。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3章 第2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第1课时)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4625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