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资金管理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与经济订货量无关的因素是( )
A.每日消耗量 B.每日供应量 C.储存变动成本 D.订货提前期 2.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是 ( )
A.扩大销售,增强竞争力 B.求得利润
C.减少占用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 D.减少给顾客支付的现金折扣 3.以下存货的有关成本中,属于固定成本的是( ) A.缺货成本 B.常设采购机构的基本开支
C.存货资金的应计利息 D.存货的破损和变质损失 4.存货管理的目标是 ( ) A.保证生产或销售的经营需要
B.达到存货成本和存货效益之间的最佳结合 C.保证购买存货时享受较高的价格优惠 D.使存货占用的资金最少
5.随着企业现金持有量的增加 ( )
A.资金成本不变,管理成本增加,短缺成本减少 B.资金成本不变,管理成本减少,短缺成本减少 C.资金成本增加,管理成本减少,短缺成本减少 D.资金成本增加,管理成本不变,短缺成本减少 二、多项选择题
1.建立存货合理保险储备的目的是( ) A.在过量使用存货时保证供应 B.在进货延迟时保证供应
C.使存货的缺货成本和储存成本之和最小 D.降低存货的储备成本
2.利用账龄分析表可以了解到下列情况( ) A.尚未到期的应收账款数额 B.超出信用期的应收账款金额 C.尚未到期的应收账款的还款日期 D.超出信用期的应收账款的还款日期
3.短缺现金成本仅就不能以充足的现金支付购买费用而言,内容上应包括 ( )
A.丧失购买机会 B.造成信用损失 C.得不到折扣好处 D.生产中断 4.确定建立保险储备时的再订货点,需要考虑( )因素。
A.交货时间 B.平均每日需要量 C.保险储备量 D.平均库存量 5.下列各项中,按规定能使用现金支付的是( )
A.向农民支付收购稻草款5000元 B.购买办公用品1500元
C.去上海出差携带差旅费3000元 D.支付给职工劳保福利费6000元 三、判断题
1.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顾客是否按期付款,并不构成应收账款的一项成本。 ( )
2.延长信用期间,会增加企业的营业额,缩短信用期间,会减少企业的费用, 因此需认真研究确定适当的信用期间。 ( )
3.存货的经济批量,即达到最低的订货成本的订货批量。 ( ) 4.订货提前期对经济订货量不产生影响,因而存在或不存在订货提前期下的订货批量,订货次数,订货间隔期都是一样的。( ) 5.因为应收账款的收账花费与坏账损失一般呈反比关系,所以制定收账时就要在收账费用与所减少的坏账损失之间作出权衡。( ) 四、计算题
1.某企业有四种现金持有方案,具体方案数额如下表所示:(单位:元) 项目\\方案 甲 乙 丙 丁 现金持有量 25000 50000 75000 100000 管理成本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短缺成本 20000 12000 6000 0 资本收益 12% 12% 12% 12% 试计算该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 2.假设某公司每年需外购零件3600个,该零件单位储存变动成本20元,一次订货成本25元;单位缺货成本100元。在订货间隔期内的需要量及其概率如下: 需要量(件) 50 60 70 80 90 概率 0.10 0.20 0.40 0.20 0.10 要求:计算含有保险储备量的再订货点。 3.某公司本年度需耗用乙材料36 000千克,该材料采购成本为200元/千克,年度储存成本为16元/千克,平均每次进发费用为20元。 要求:(l)计算本年度乙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
(2)计算本年度乙材料经济进货批量下的相关总成本。 (3)计算本年度乙材料经济进货批量下的平均资金占用额 (4)计算本年度乙材料最佳进货批次。 五、综合题
1、某公司估计在目前的营运政策下,今年销售额将达100万元。该公司销售的变动成本率为80%,资本成本为16%。目前的信用政策为N/25,即无现金折扣。由于部分客户经常拖欠货款,平均收现期为30天,坏账损失为1%。
该公司的财务主管拟改变信用政策,信用条件为N/40,预期影响如下:销售额增加10万元;增加部分的坏账损失比率为4%;全部销售的平均收现期为45天。
要求:(1)计算改变信用政策预期资金变动额。 (2)计算改变信用政策预期利润变动额。
2、某公司预测的年度赊销收入为5 000万元,信用条件为(N/30),变动成本率为70%.资金成本率为10%。该公司为扩大销售,拟定了A、B两个信用条件方案。
A方案:将信用条件放宽到(N/60),预计坏账损失率为4%,收账费用80万元。
B方案:将信用条件改为(2/10、1/20、N/60),估计约有70%的客户(按赊销额计算)会利用2%的现金折扣,10%的客户会利用1%的现金折扣,坏账损失率为3%,收账费用60万元。
以上两方案均能使销售收入增长10%,确定该企业应选择何种信用条件方
案。
3.某企业2001年A产品销售收入为4000万元,总成本为3000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600万元。2002年该企业有两种信用政策可供选用:甲方案给予客户60天信用期限(n/60),预计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货款将于第60天收到,其信用成本为140万元;乙方案的信用政策为(2/10,1/20,n/90),预计销售收入为5400万元,将有30%的货款于第10天收到,20%的货款于第20天收到,其余50%的货款于第90天收到(前两部分货款不会产生坏账,后一部分货款的坏账损失率为该部分货款的4%),收账费用为50万元。该企业A产品销售额的相关范围为3000一6000万元,企业的资金成本率为8%(为简化计算,本题不考虑增值税因素)。
要求:(1)计算该企业2001年的下列指标: ①变动成本总额;
②以销售收入为基础计算的变动成本率。 (2)计算乙方案的下列指标: ①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 ②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③维持应收账款所需资金; ④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⑤坏账成本;
⑥采用乙方案的信用成本。 (3)计算以下指标: ①甲方案的现金折扣; ②乙方案的现金折扣;
③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前收益之差; ④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之差。
(4)为该企业作出采取何种信用政策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B;3.B;4.B;5.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3.ABCD;4.ABC;5.ACD 三、判断题
1.×;2.√;3.×;4.√;5.√; 四、计算题
1.丁方案持有成本最低,为22000元,故最佳现金持有量为100000元。 2. 经济订货批量=
2KD?KC2?3600?25?95(件)
20每年订货次数=3600÷95=38(次) 订货间隔期内平均需求
=50×0.1+60×0.2+70×0.4+80×0.2+90×0.1=70(件)
保险储备TC(B=0)=[(80-70)×0.2+(90-70)×0.1]×100×38=15200(元) TC(B=10)=[(90-80)×0.1]×100×38+10×200=4000(元)
TC(B=20)=20×20=400(元)
含有安全储备量的再订货点=70+20=90个。 3.(1)本年度乙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
2?36000?20?300(千克)
16(2)本年度乙材料经济进货批量下的相关总成本=2?36000?20?16=4800(元) (3)本年度乙材料经济进货批量下的平均资金占用额=300×200÷2=30000(元) (4)本年度乙材料最佳进货批次=36000÷300=120(次) 五、综合题 1、(1)预期资金变动额。
原先每日销货=100万/360=2777.78(元)
原销货增加资金=2777.78×15×0.8=33333.36(元) 每日销货增加=10万/360=277.78(元)
所增销货增加资金=277.78×45×0.8=10000.08(元) 增加资金合计=33333.36+10000.08=43333.44(元) 资金增加额亦可按下述方法计算: 原先每日销货=2777.78(元)
原无占用资金=2777.78×30×0.8=66666.72(元) 新的每日销货=110万/360=3055.56(元)
新的资金占用=3055.56×45×0.8=110000.16(元) 增加资金额=110000.16-66666.72=43333.44(元) (2)预期利润变动额。
收益增加额=10万×(1-0.8)=20000(元) 坏账损失增加额=10万×4%=4000(元) 利息增加额=43333.44×16%=6933.35(元)
利润变动额=20000―4000―6933.35=9066.65(元) 2、 项目 A(N/60) B(2/10、1/20、N/60) 年赊销额 5500 5500 现金折扣 0 82.5 年赊销净额 5500 5417.4 变动成本 3850 3850 信用成本前收益 1650 1567.5 平均收账期 60 21 应收账款周转率 6 17.14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916.67 320.89 维持赊销所需资金 641.67 224.6 机会成本 64.17 22.46 收账费用 80 60 坏账损失 220 165 信用成本后收益 1285.83 1320.04 因此,企业应选择B方案。 3、
(1)①变动成本总额=3000—600=2400(万元) ②变动成本率=2400/4000=60% (2)计算乙方案的下列指标:
①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30%×lO十20%×20十50%×90=52(天) ②应收账款平均余额=5400/360×52=780(万元) ③应收账款所需资金=780×60%=468(万元) ④应收账款机会成本=468×8%=37.44(万元) ⑤坏账成本=5400×50%×4%=108(万元)
⑥采用乙方案的信用成本=37.44十l08十50=195.44(万元) (3)①甲方案的现金折扣=0
②乙方案的现金折扣=5400×(2%×30%十1%×20%)=43.2(万元) ③甲方案信用成本前收益=5000×(1—60%)=2000(万元)
乙方案信用成本前收益=5400×(1—60%)—43.2=2116.80(万元) 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前收益之差=2000—2116.8=—116.8(万元) ④甲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2000—140=1860(万元)
乙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2116.8—195.44=1921.36(万元)
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之差=1860—1921.36=—61.36(万元) (4)因为乙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大于甲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所以应采用乙方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流动资金管理习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