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组织建设基本知识
(二)少先队员管理
队员管理工作制度是培养和增强队员组织观念的必要手段。做好队员管理工作是提高少先队组织活力的基础。
1. 入队
《队章》第十一条:“凡是6周岁到14周岁的少年儿童,愿意参加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向所在学校少先队组织提出申请,经批准,就成为队员。”“队员入队前要为人民做一件好事。要举行入队仪式。”
一年级第二学期要实施入队工作。
(1)队前教育
①队前教育的目的
队前教育是指对6岁儿童进行准备入队的教育。目的是使队前儿童了解少先队,培养他们热爱少先队的感情,为加入少先队作好准备。
②队前教育的内容
对于6岁儿童队前教育只需“四知”“四会”“一掌握”即可。
▲1. 四知——知道“红领巾”“队旗”“队礼”“呼号”的基本含义;
▲2. 四会——会系红领巾、会敬队礼、会呼号、会唱队歌;
▲3. 一掌握——掌握少先队仪式的基本技能。
③队前教育的基本程序
▲1. 欢迎新生仪式——在新学年的开学典礼上,少先队大队组织欢迎新生的仪式,使队前儿童刚入学就感受到少先队组织的关怀。
▲2. 建立友谊集体——少先队大队委派高年级中队与新生班级建立友谊集体。由高年级少先队员担任小辅导员,帮助完成建队工作。
▲3. 举行队课活动——适时为队前儿童举行队课活动,由大队辅导员、高年级小辅导员组织活动,帮助队前儿童“四知”。
▲4. 队前有关训练——对队前儿童进行“四会”“一掌握”即少先队礼仪的训练。人人达到
规范的标准。
(2)发展新队员与建立队组织
“发展新队员”随之就要“建立队组织”。应按照如下程序进行:
▲1.申请——指导队前儿童用书面或口头的方式提出入队申请;
▲2.行动——组织申请入队的儿童为他人、集体、学校、社区做好事;
▲3.批准——由高年级友谊中队的队干部及小辅导员负责讨论批准新队员;
▲4.登记——请高年级友谊中队的哥哥、姐姐代写或新队员抄写队员登记表;
▲5.编队——指导新队员编排小队;
▲6.选干——组织新队员选举中队委员会委员及小队长。
以上工作在举行建队仪式前完成。
以下工作在建队仪式上进行:
▲7.宣誓——少先队大队举行隆重的建队仪式,新队员入队宣誓;
▲8.授巾——高年级友谊中队的队员为新队员授红领巾;
▲9.就职——为新的中队委员、小队长授队干部标志;
▲10.授旗——大队为新中队授中队旗;
▲11.聘辅——校团支部书记或校领导向新中队辅导员赠送聘书,大队委员为新中队辅导员佩戴红领巾。
至此,“队前教育”“发展新队员”“建立队组织”完成。
2. 队籍管理
北京崇文区一个学校大队辅导员在日常少先队档案建设中,研究少先队档案的规律、作用。学校大队部档案管理规范化。根据该校经验,队籍管理工作如下:
(1)保管队员登记表
由中队组织委员主管本中队的“队籍档案”工作,所有队员登记表进行编号,装存档案袋;每学期进行一次整理核准工作;平时各中队的“队籍档案”存放交队室。大队组织委员主管
全校“队籍档案”管理工作。
(2)使用队员登记表
每学期末整理“队籍档案”,中队委员会要于“队员登记表”上登记该队员获奖、任职情况,“队员登记表”发挥了记录成长轨迹的作用。每学期开学后,拿到中队让队员们阅览个人的登记表,激励新学期争取新进步。
3. 队员关系转移:
《队章》第十一条中规定:“队员由一个大队转到另一个大队,要带上队员登记表,到新的大队报到。”
少先队员转学或升学都要履行队关系转接手续。
(1)转出:队员转出时,大队委员会于“队员登记表”填写鉴定并开具证明,由队员带交新校。
(2)转入:队员转入时,将原校大队开具的证明与“队员登记表”交大队委员会,大队登记后,由中队归入“队籍档案”。
4. 奖励与批评:
《队章》第十五条“我们队的奖励和批评:队员和队的组织作出优异成绩的,由队的组织或报共青团组织给以表扬和奖励。队员犯了错误的,队组织要进行耐心帮助、批评教育,帮助改正。”
(1)表扬奖励
少先队大队应建立表扬和奖励中队、小队、队干部、队员及队属社团、家务阵地的制度。每年学校少代会上,进行各项表彰。平时有阶段表扬制度。
少先队中队应建立表扬和奖励小队、队干部、队员及家务阵地的制度。
(2)批评帮助
执行《队章》的规定。
如:三年级一个队员经常上课时玩游戏机,老师建议小队帮助他改正。经过小队“会诊”,约法三章,获得收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少先队组织建设基本知识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