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方案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活动的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确定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二、活动的环节 1、课题的提出
数学教学中,造成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往往是非智力因素。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坚定的学习信心、坚强的学习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的内容。
从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分析,初中阶段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较为严重,但是在数学成绩差距大的学生之间,智力因素的影响并不明显,而是非智力因素的差异较大。
具体地说,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中缺乏自信心和顽强的意志,惧怕困难,以致在学习上慢慢地掉了队。
要提高教学质量,不仅要发展智力因素,同时必须重视和培养非智力因素,挖掘学生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确定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实验课题。
2、课题的涵义和主要内容
智力是人的学习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与能
力之外而又决定智力活动效益的一切心理因素,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性格等组成。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过程,能对人的智力活动起促进作用。心理学研究结果认为,20%的智力因素+80%的非智力因素=成功。当然,对不同的人而言,两种因素的作用是不同的。但是,很多理论和事例证实,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更重要。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范围: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拓展,主要内容从五个方面入手:
第一、激发求知需要,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于学生的学习需要,是推动学生自觉地、积极地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就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本身的需要,并由此产生学习动机,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设置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在动机的驱使下,学生就会将自己所获得的结论与脑中原有的知识相结合,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同时在教学中,还适时地介绍我国古代和现代数学家研究数学做出的伟大成就,通过切合实际的例子,不但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动机一旦被激发,就为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善于设置悬念,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超过责任感。”浓
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最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逻辑思维要求极严,只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吸引学生在高度抽象的天地里遨游。
如在讲授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先让学生任意出示一道方程,然后马上说出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分别是多少,并让满怀疑惑的学生解方程验证,学生非常惊奇,很想知道其中的奥妙,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了兴趣。
第三、适时鼓励引导,培养坚定的学习信心
教育的根本动力来自学生的内因,而自信心就是重要的内因,学生的自信心不仅来自父母的鼓励。教师的鼓励和引导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也至关重要。
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这是有前提的,失败者必须要有成熟的心志去分析、总结失败,才可能获得成功。然而对于心智发育尚不完全的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往往不具备这样的心志,他们承受失败的能力、分析总结的能力和自我调节的能力都没有成熟,面对失败往往容易失去信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适时予以引导和鼓励,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是非常重要的。
对性格脆弱的学生,既布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习题,使其在挫折中逐渐锻炼,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和鼓励,使他们不至于在挫折中消沉下去,而是变得坚强起来。对那些学习较好而沾
沾自喜的同学,注意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习题,让他们知道学无止境,引导他们继续刻苦学习,在数学能力上进一步提高。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注意在课堂上提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待他们答对后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我们一直信奉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和学习的成功吧,在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吧。
第四、手脑并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现在初中生动手能力较差,这给数学的学习带来障碍。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动手的过程中将自觉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
教学的方式不是单一的,枯燥的,它应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参与教学活动,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气氛中解除迷惑。这样,学生就会处于兴奋的学习状态,在亲身体验和认识数学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
第五、全面训练,培养坚强的学习意志
数学学习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劳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数学题中的隐含条件题目类型的多变、解题思路的曲折、解题方法的技巧等问题,往往使意志稍不坚强的学生丧失信心,知难而退。
列宁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
的地不断用榜样,言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在数学教学中穿插介绍华罗庚、陈景润等著名数学家锲而不舍、勇攀数学高峰的事迹,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的可贵品质,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勤奋而顽强地学习。
三、活动时间:2017年9月1日----2018年2月20日 四、活动的组织 主持人:程琨
成 员:郑仁锋、杨华琴。 五、活动的步骤及措施
(一)活动的组织实施步骤:根据本课题的特点,我们把实验放在七年级进行,半年为一轮.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调查现状,论证定题。 2、成立组织,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3、探讨、开题。 第二阶段:活动阶段
1、集中备课。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并互相探讨。
2、根据课题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进行一系列的说课、赛课活动。
3、进行理论辅导,实施研究方案,及时写出阶段性的专题小结等。
第三阶段:总结推广 1、收集整理成果材料。 2、撰写论文。
(二)活动的方法采用对比实验法、诊断法、调查研讨法、激发法、习惯改变法。
六、预期实验成果
第一阶段:对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诊断,初步提出研究重要性的论证。确定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形成非智力因素培养模式。积极试验。 第三阶段:收集整理成果材料。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郑仁锋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