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2011年高考预测物理试卷
说明:
1.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共33题。第30、31、32、33题要求写出解答过程,只有答案不得分。
2.选择题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2B铅笔涂黑。注意试题题号与答题卡上的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答案需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写在试卷上的答案一律不给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1.下列单位不属于能量单位的是( ) (A)焦耳(J)
2.核电站的大量建设可以缓解地球上的化石能源的消耗,现今核电站所产生的能量主要来自核燃料内部的( ) (A)化学反应 (C)裂变反应
3.在P、Q两块不同材料的薄片上均匀涂上一层石蜡,然后用灼热的金属针尖点在薄片的另一侧面,结果得到如图所示的两种图样,则( ) (A)P、Q薄片一定都是晶体 (B)P、Q薄片一定都是非晶体
(C)P薄片可能是非晶体,Q薄片一定是晶体 (D)P薄片一定是晶体,Q薄片可能是非晶体
(A)当这杯水静止时,水分子也处于静止状态 (B)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C)每个水分子都在运动,且速度大小相等 (D)这些水分子的动能总和就是这杯水的动能
5.物理学中用到大量的科学方法,建立下列概念时都用到“等效替代”方法的是( ) (A)“合力与分力”、“质点”、“电场强度” (B)“质点”、“平均速度”、“点电荷” (C)“点电荷”、“总电阻”、“质点”
(D)“合力与分力”、“平均速度”、“总电阻”
6.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做简谐振动的弹簧振子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
(C)做匀速转动的CD光盘 (D)空间站里处于漂浮的宇航员
7.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 (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摇发电机 (C)托马斯·扬成功地完成了光的干涉实验,总结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 (D)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P
Q
(B)放射性衰变 (D)聚变反应
(B)毫安时(mAh) (D)千瓦时(kW·h)
(C)电子伏(eV)
4.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一杯水是由大量水分子组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8.下列反映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物理规律的是( )
P V P P
t/℃ O T/K -27O V T/K O O (a) (c) (d) 3 (b)
(A)图(a)反映了气体的等容变化规律 (B)图(b)反映了气体的等容变化规律
(C)图(c)反映了气体的等压变化规律 (D)图(d)反映了气体的等温变化规律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9.如图所示为一列沿长绳传播的横波,当手振动的频率增加时,它的( ) (A)速度不变,波长减小 (B)速度不变,波长增大 (C)速度减小,波长变大 (D)速度增大,波长不变
10.如图所示,T型架ABO可绕过O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自由转
A B
动,现在其A端和B端分别施以力F1和F2,它们的方向如图所示,
F1 则这两个力的力矩M1和M2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F2
(A)都会引起物体顺时针方向转动 (B)都会引起物体逆时针方向转动
O (C)M1引起物体顺时针方向转动,M2引起物体逆时针方向转动
(D)M1引起物体逆时针方向转动,M2引起物体顺时针方向转动
R1 11.如图所示,从光滑的1/4圆弧槽的最高点滑下的小滑块,滑出槽口时速度方向为水平方向,槽口与一个半球顶点相切,半球底面为水平,若要使小物块滑出槽口后不沿半球面下滑,已知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1,半球的半径为R2,R2 则R1和R2应满足的关系是( ) (A)R1≤R2 (C)R1≥R2
R2 2R(D)R1≥2
2(B)R1≤
12.如下四个电场中,均有相互对称分布的a、b两点,其中电势和场强都相同的是( )
a a +Q -Q +Q a +Q-Q+Q r r r +Q r b r r r r a b b b 13.如图所示的逻辑电路中能让小灯亮起来的是( ) (A)(B)(C)(D) +5V +5V +5V +5V
& ≥1 1 ≥1 (A) (B) (C) (D)
14.地球的大气层中,基本不变的成分为氧、氮、氩等,占大气总量的99.96%,可变气体成分主要有二氧化碳(CO2),水气和臭氧等,这些气体的含量很少,但对大气物理状况影响却很大。据研究: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放出大量CO2,使大气中的CO2浓度不断增大,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即:使大气的平均温度上升,从而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由此可判断CO2( ) (A)对可见光的吸收作用很强 (B)对无线电波的吸收作用很强 (C)对紫外线的吸收作用很强 (D)对红外线的吸收作用很强
15.如图所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封闭端有一定质量的气体,
F1
开口端浸入固定在地面上的水银槽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玻璃试管,此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l1,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若吸走槽中的部分水银,待稳定后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2,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 ,则( ) (A)h2>h1,F2=F1
h1 (B)h2<h1,F2=F1
(C)h2<h1,F2>F1 (D)h2>h1,F2>F1
16.分别置于a、b两处的长直导线垂直纸面放置,通有大小相等的恒定电流,方向如图所示,a、b、c、d在一条直线上,且ac=cb=bd。已知c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d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则a处导线在d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及方向为( ) (A)
a c b d
(C)B1-B2,方向竖直向上 (D)B1+B2,方向竖直向下
三、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选项,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17.某质点正在作周期为T的简谐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从平衡位置起第1次到达最大位移处所需时间为(B)质点走过一个振幅那么长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总是(C)质点在
B1?B2,方向竖直向下 2(B)
B1?B2,方向竖直向上 2T 4T 4T时间内走过的路程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一个振幅的长度 4T(D)质点在时间内走过的路程可能等于一个振幅的长度
2
18.如图所示,用细线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将固定在墙上的轻弹簧压缩的距离为?L(小球未拴在弹簧上),若将细线烧断后( ) (A)小球立即做平抛运动
(B)小球的加速度立即为重力加速度g (C)小球脱离弹簧后做匀变速运动 (D)小球落地时动能大于mgh
19.如图所示,斜面上有a、b、c、d 四个点,ab=bc=cd,从a点以初动能EK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它落在斜面上的b点,速度方向与斜面之间的夹角为θ;若小球从 a 点以初动能 2EK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Ek0 h
(A)小球将落在c点 (B)小球将落在c下方
(C)小球落在斜面的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大于θ (D)小球落在斜面的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等于θ
20.如图所示,A、B为不同金属制成的正方形线框,导线粗细相同,A的边长是B的2倍,A的密度是B的1/2,A的电阻是B的4倍,当它们的下边在同一高度竖直下落,垂直进入如图所示的磁场时,A框恰能匀速下落,那么( ) (A)B框也将匀速下落
(B)进入磁场后,A、B中感应电流强度之比是2?1 (C)两线框全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截面的电量相等 (D)两线框全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消耗的电能之比为2:1
四、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中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本大题第21小题为分叉题,分A、B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一律按A类试题计分。
A类题
21A
.甲、乙两颗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人造卫星,其线速度大小之比为2:1,则这两颗卫星的运转半径之比为________,运转周期之比为________。
B类题
21B
.在光滑水平面上沿x轴正方向作直线运动的物体A质量为m1,速度为v1=2m/s;另一个物体B质量为m2,以v2=4m/s的速率沿x轴负方向迎面向A运动,若两物体相碰后粘在一起并且恰好停止运动,则m1: m2=________;若两物体相碰后粘在一起并以v'=1m/s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运动,则m1: m2=________。
公共题(全体考生必做)
22.法国科学家贝可勒尔(A.H.Becquerel)在1896年发现了未衰变原子核的相对数目 天然放射现象。右图反映的是放射性元素铀核衰变的特性曲线。由图可知,铀的半衰期为________年;请在下式的括号中,100% 填入铀在衰变过程中原子核放出的粒子的符号:
23892A
B
U?23490Th???
75% 50% 25% 0
1620 3240 4860 时间(年)
23.在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中,媒质的质点并没有沿波的传播方向发生迁移,波向外传播的是________________;在单位体积中所包含的波的能量被称为波的能量密度,记为w,其单位为J/m3,而波的强度定义为单位时间沿着传播方向通过单位面积的波的能量,记为I。若波的传播速度为v,
则I=________。
24.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度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下表给出了不同时刻汽车的速度,那么汽车作匀速运动经历的时间是________s;汽车作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 m/s2。
时刻(s) 速度(m/s) 1.0 3 2.0 6 3.0 9 5.0 12 7.0 12 9.5 9 10.5 3
25.如图所示,电阻R两端的电压U随通过该电阻的电流I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7.0V(内阻不计),R1=1000Ω(不随温度变化)。现调节可变电阻R2的阻值,使电阻R与R1消耗的功率相等,此时通过R的电流为________mA;继续调节R2,使AB与BC间的电压相等,这时通过R的电流变为________mA。
U/V A B 4
R2 R 3
2 R1
1
I/mA C 0 1 2 3 4
五、实验题(本大题4小题,共24分) 26.(6分)在观察光的双缝干涉现象的实验中: (1)将激光束照在如图所示的双缝上,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浦东新区2011年高考预测360答疑中学生的百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