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年 级 主 备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能力 过程 与 方法 情感 态度 与价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与解决问题,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 二年级 学 科 备课成员 数学 章节 (单元) 授课 日期 第1单元 课题 搭一搭(一) 1、通过摆一摆、分一分理解“余数”这一基本概念。 2、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通过分组、分层讨论、探究的过程,运用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值观 内容分析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体会有余数除法意义。 教 具 学 小黑板,练习本。 具 教 学 过 程 第二课时 搭一搭(一) 一、激趣导入 游戏“猜猜看”。 请同学在纸上依次画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圆圈,比一比谁画的多,画好后,请将自己画好的个数数出来并写在纸上。(时间3分钟) 师:将你画的圆的个数告诉老师,老师就能猜出你所画的圆的最后一个是什么颜色。 学生报数,老师猜。 二、探究新知 (1)笑笑和淘气在用小棒摆图形。 (出示情境图) 淘气和笑笑在做什么呢? 学生回答。 (2)学生摆一摆。 他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你能解决吗? 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 学生动手操作,然后回答。 (3)认识余数。 你能用算式表示刚才的结果吗? 学生尝试列式。 学生可能不知道怎样表示余下的1根。 个性化修正
指名说一说算式中13、4、3各自的名称。 想一想:“1”叫什么好呢? 1是剩下的小棒,我们叫他余数。 想一想,怎样用算式表示呢? 13÷4=3(个)·····1(根) 指名说一说算式中各个数字表示的意思。 (4)搭一搭,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动手摆一摆,交流自己的发现) 小结:余数比除数小。 (5)试一试,同桌合作摆一摆。 三、巩固应用 (1)练一练的第1题。 学生先摆一摆,再填一填。 (2)练一练的第2题。 学生摆一摆,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一练的第3题。 先判断,再说明理由。 四、课堂小结 在计算余数除法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附 板 书 设 计 搭一搭(一) 4根小棒可以搭一个正方形,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小棒? 13÷4=3(个)·····1(根) 余数 答:可以搭3个正方形,还剩1根小棒。
参 考 作 业 ( 练 习 ) 1、课时作业 (1)用竖式计算。 16÷3= 27÷4= 35÷6= 36÷4= 28÷5= 40÷7= (2)在( )内最大能填几? 7×( )<37 6×( )<30 4×( )<39 ( )×6<40 5×( )<24 ( )×8<30 教学反思
年 级 主 备 教学目标 二年级 学 科 数学 章节 第1单课题 搭一搭(二) (单元) 元 授课 日期 备课 成员 知识 与 能力 过程 与 方法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1、使学生结合操作过程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 3、使学生理解竖式计算每一步的意义。 创设情境、动手操作、独立思考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内容分析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熟练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明确“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熟练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理解每一步的含义。理解除数竖式中“商和除数的乘积” 教 具 学 小黑板、练习本 具 教 学 过 程 第三课时 搭一搭(二) 个性化修正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7-2018年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