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谈如何让小学数学“活”起来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浅谈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

官渡区佴家湾小学 杨小艳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课堂上总是缺少活跃的气氛,也时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时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一脸茫然,无从入手。有时教师虽全力引导,学生却启而不发。每每这样的时候,我们有时总会忍不住批评学生,但批评后的结果往往是孩子们更沉默了!那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告别茫然与沉默,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结了如下几个方面: 一、 发现和放大孩子们的闪光点,适时的赞赏

著名的钢琴演奏家朗朗曾在被家人认为没有发展潜力准备放弃学习钢琴时,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同学们的期待使他倾情演奏,真诚的赞赏使他发现了自己的潜力,重燃希望,以至于成就了一位天才的演奏家。

生活中,课堂上常也如此,你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赞赏的话语,就足以让孩子充满激情。

因此开课时我会这样说:孩子们,从你们与老师的问候中我发现你们今天的精神很饱满,这样孩子们顿时更有精神了;课中,我会这样说:太棒了,孩子。在别人看来最难的问题,你竟然把它解决了;一堂课的最后十分钟,孩子的注意力开始很难集中了,我会让孩子起

来做做小游戏,或是我会这样说:老师感觉有点累了,可孩子们还在坚持认真听课,你们比老师还棒。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二年级下学期《轴对称图形》一课中,根据学生特点,我创设了一个警察破案的情境:由森林博物馆丢失了生物标本,到追查案件,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引入对生物标本的研究,发现标本轴对称的特点,学生整个课堂都处于积极思考参与的状态。好奇心和自我表现欲是学习的内部动机,小学生的好奇心和自我表现欲特别强烈。因此,有意识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能激发和迎合他们的好奇心理和表现欲,为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氛围。

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是这样导课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同学们,一般的一个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时,可以编个“猴子比聪明”的童化故事。在教学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教学的过程中,在巩固记忆5的乘法口诀时,可采用多形式对口令游戏,且师生共同打手势判断对否的方法,说5的乘法口诀。练习时,可以使用

不同的组合形式进行对口令。如师生对口令,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全体(或部分学生)说得数,然后让学生全体(或部分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说得数。也可采用男、女生互对,同桌互对,小组互对等。对口令的过程中,师生要评判对口令是否正确。这样做,教师与学生的活动溶为一体,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课堂上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课堂气氛自然就“活”了。例如在教学“分数化成小数,即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时。首先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这里面是有秘密的,老师已掌握这个秘密,不信你们可以出一些分数来考考老师,老师能很快地判断出每个分数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并请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证,使学生明白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确是有秘密的。从而产生有什么秘密的问题“悬念”,来创设出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迫切感。 又如:在教学“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一课,教师布设了让学生随便说一个多位数,师不计算就能判断这个数能否被2整除,当学生对老师的这一快速判断持有疑问,利用计算机验证又准确无误时,定会被老师的敏捷反应充满钦佩,定会沉入到一种思考当中,为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研究奠定思维基础。如:一年级教材的小猫钓鱼、花坛里有多少棵花、认识公交车线路、森林运动会、动物到大象家作客、白雪公主、为妈妈折千纸鹤、收集废电池等等。这些情境的创设,我们可以进行有感情的口述,有的可以放大成挂图,有的可以再制成多媒体课件,这样可以让学生觉得身临其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练结合,创设有趣的巩固练习和习题

1、习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学习能力和智力水平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决定了对新知识的掌握也是有差异的,教师应该正确看待这种差异,因此在设计练习时,应该照顾每个层次的学生,既能让接受能力不强的学生“吃得饱”也让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吃得好”,这也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教师练习设计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施教的原则,应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存在,在练习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上做一些动机,使练习具有层次性,可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设计有层次的练习,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基本练习到变式练习到综合练习,再到实践练习、开放练习。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首先,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一个箱子,箱子里放着红球和黄球。其次,由各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从箱中摸球,具体操作方法:第一轮,每一位学生从箱子里摸一个球,每位学生摸到什么颜色的球由记录员在预先设计好的表格里;接着进行第二轮、第三轮的摸球,结果均记录在表格中。最后,在学生记录整理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这样,通过活动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产生了问题,每一位学生都会从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动机。从而获得个性的和谐发展。 2、习题要源于生活实践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所以,备课时设计的习题应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熟知的生活中提练数学习题,使数学与生活紧密融合在一体,这样的数学练习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 在平均数的习题设计中,我设计了一道实践的习题,让学生调查小组成员的身高,并求出小组的平均数。学生在完成这道习题中,需要和他人合作、交流,并且要经过调查活动、记录数据、分析数据、计算等多种话动。 3、习题要抓重点练基础

每节数学课都有它的重点,对于重点知识,教师的练习设计要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设计巩固重点知识的练习,可以提高练习和教学效率。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这体现了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他为其它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而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数量关系和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必须使学生学好、用好。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力求把握基础,使练习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理解,对基本技能的形成,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巩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浅谈如何让小学数学“活”起来在线全文阅读。

浅谈如何让小学数学“活”起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3696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