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上把握社会舆论管制强度对社会危机发生频率的影响,从而定性分析如何整体把握舆情控制的原则,在收放有度的条件下促进社会事件多发型社会的公共危机管理。在运用新权威主义分析舆情控制和危机管理上具有一定新意。
四、 进度安排
2015.10-2015.11 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并搜集数据 2015.11-2015.1 资料整理阶段 对数据进行整理、汇总
2016.1-2016.3 论文写作阶段 在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完成论文 2016.3-2016.5 论文定稿阶段 对论文进行修改、定稿 2016.6 论文审查阶段 将论文提交送审 2016.6 论文答辩
五、 研究难点及对策
(一)研究难点
1、部分文献资料缺乏权威性。由于文献资料查阅条件的限制,论文中部分概念解释来源自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对于专业的学位论文来说,这些资料缺乏权威性。
2、相关文本内容与典型案例的详细资料数量庞大且较为分散。
3、国外文献资料相对较弱。由于文献资料查阅条件的限制,国外文献资料相对单薄。
(二)解决方法
1、通过学习,借鉴其他论文,掌握大量资料,多和导师沟通,寻求意见。 2、采用合理的分析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文本内容与典型案例,有重点有选择地处理资料。
六、 参考文献
一、 著作
1.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2.丁柏绘:《新闻舆论引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丁俊杰、张树庭:《网络舆情及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经典案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出版社2010年版。
4.高红玲主编:《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
5.黄鸣刚:《公共危机中的网络舆论预警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
6.郭明飞:《网络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7.廖永亮:《舆论调控学》,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8.刘建明:《基础舆论论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0.吕文凯:《舆论学简明教程》,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刘肖:《理智与偏见:当代西方涉华国际舆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2.人民日报社编:《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 13.申荷永:《社会心理学原理和应用》,福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叶皓:《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5.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0)》,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 16.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7.张厚粲主编:《大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二、 论文
1.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载《求是》,2011年第13期。 2.白少飞:《行政社会化的理念与路径:中国政府管理创新》,载《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增刊。
3.曹桂先:《和谐社会的舆论构建》,载《新闻前哨》,2005年第8期。
4.陈力丹:《论网络传播的自由与控制》,载《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3期。 5.陈力丹:《论舆论形成过程中的引导作用》,载《新闻大学》,1998第2期。 6.陈力丹:《论我国舆论监督的制度困境》,载《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7.陈力丹:《我国传媒业的职业道德意识与自律建设》,载《现代传媒》,2007年第1期。
8.陈力丹:《健全有效的传媒自律机制》,载《新闻界》,2003年第6期。
9.陈桃生:《网络环境中的言论自由及其规制》,载《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0.陈振明:《什么才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载《新华文摘》,2006年第3期。 11.胡键:《信息流量与政治稳定》,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12.李斌:《政府网络舆论危机及其治理策略:社会转型、网络政治参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交集》,载《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13.李昌祖:《网络舆情研判的类型分析及其制度建设的途径思考》,载《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年第6期。
14.李娜:《世界各国有关互联网信息安全的立法和管制》,载《世界电信》,2002年第6期。
15.李琼瑶:《网络舆论的现状及引导》,载《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6.李征:《基于西方社会控制理论的思想道德建设与和谐社会》,载《南京社会
科学》,2011年第101期。
17.刘绛华:《论我国社会公共管理的转型》,载《求实》,2005年第11期。 18.马冰星、林建成:《试析网络舆论引导主体的培育》,载《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19.聂娟:《我国媒介自律模式研究:评北京网络媒体协会创新网络自律机制》,载《人民论坛》,2011年第14期。
20.潘小娟、白少飞:《中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思考》,载《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2期。
21.宋铮:《互动、自组织和自我净化》,载《青年记者》,2008年第15期。 22.舒刚:《社会转型期背景的网络舆情监管及其路径优化》,载《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第12 期。
三、 英文文献
[1]Porter,L.V.Sallot,L.Cameron,G&Shamp,T.New technologies and public relations:Practitioner use of online resources to earn a seat at the management table[J].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2001,(78):172-191.
[2]Coombs,WT.Teaching the crisis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course[J].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001,(27):89-101.
[3] Maureen Taylor, Danielle C. Perry. Diffusion of traditional and new media tactics in crisis communication [J].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005, (31):209-217.
[4] Benigno P, Missale A.High public debt in currency crises: fundamen-tals versus
signaling effects [J]. Journal Money and Finance, 2004,23(2):165—188. [5]Jay M. Russell,The art of Policy Mark Tools. Fechniques, and Proceses in the Modern Executive Branch[M],NY:Lonman,200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舆情引导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开题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