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2009年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总结
在市林业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全市关爱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人士,以及从事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2009年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2009年完成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认真抓好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项目初步设计工作。2008年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期建设通过省级验收,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县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国家林业局。2008年8月21日,经国家林业局林计批字〔2008〕55号批复,同意建设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二期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853万元,其中中央投资682万元,占79.9%,地方配套171万元,占20.1%。主要建设项目为新建管护点10处、检查站2处、野生动物救护站1处,改建管理站2处,扩建管理站5处,新增建筑面积1840平方米;维修管理站620平方米,新建水文水质监测站2处,购臵必要的巡护、防火、科研、宣教等设备。为确保二期项目顺利实施,2009年3月4日,省林业厅保护办和计财处召开了专题会议,就做好南滚河二期项目初步设计作了安排。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市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及南滚河沧源、耿马管理局提出了项目设臵意见,并邀请国家林业局昆明勘查设计院负责完成南滚河
-1-
二期项目初步设计。2009年5月4日,调查人员深入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调查,5月13日顺利完成了二期项目初步设计的外业工作,转入内业阶段。设计投资853万元,其中市管理局55.2万元(中央投资37.2万元,地方配套18万元)、沧源管理局449.9万元(中央投资363.1万元,地方配套86.8万元)、耿马管理局347.9万元(中央投资281.7万元,地方配套66.2万元)。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项目初步设计省级审查会,于2009年11月在昆明召开,通过了省级审查,待修改完善后有望得到省林业厅批准实施。
(二)修改完善《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并得到批准。2008年12月9日,《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在昆明通过省级评审,根据专家组提出的修改意见,市、县管理局及时组织力量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完善。我市涉及的修改内容是进一步确认和核实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界线及其走向。经沧源、耿马管理局组织人员现场核实确认,经市林业局审核,2009年5月18日,顺利修改完成《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按时报送省林业厅。2009年7月21日,国家林业局以《关于云南哀牢山等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批复》(林计发﹙2009)173号)文,批准了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将对保护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和合理开发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完成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86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建立省
-2-
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2月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加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规范管理,国家林业局于2006年5月19日对云南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了批复,项目初步设计总投资923.1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投资安排738万元,地方配套解决185.11万元。该项目于2008年初启动实施,现已基本结束,进入扫尾阶段。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期项目主要完成新建管护点4个、检查站2个、管理站2个、野生动物救护点(含生态定位监测站、银厂街管护点合建)1个,建成管理局综合业务用房850m,完善相关附属设施,购臵了必要的保护、防火、办公、科研宣教等设备。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验收,近期将报请市、省进行验收。
(四)全面启动镇康南捧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查及总体规划工作。镇康南捧河省级自然保护区,1999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总面积55.45万亩。自然保护区设立以来,一直未开展综合科学考查工作。在省林业厅的支持下,今年2月,镇康县林业局与西南林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委托西南林学院开展综合科学考查和总体规划工作。3月以来,西南林学院先后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近60人,深入自然保护区开展综合科学考查工作。目前,已完成植物、土壤、社会经济、鸟类、鱼类、植被、旅游等专题的第一次调查工作,完成了各专题的图片摄影工作。同时,总体规划工作也正在进行中。现在大部分专题已转入内业工作。保护区综合科学考查和总体规划,有望按计划完成。
2
-3-
(五)局部完成市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项目建设,积极抓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为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2008年6月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完成了《云南省第二批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省财政厅下拨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中央预算内建设资金40万元,主要用于购臵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的主要设备。今年2月,经市林业局党组研究,并报请政府采购中心同意,监测站购臵了3台电脑,其他设备采购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继续抓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建设,督促各监测站点认真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强化重点区域(澜沧江库区及支流重点库区、南汀河一线、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及森林公园、边境一线)监督管理。市保护局坚持日报告制度、零报告制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按有关规定进行科学处臵。
撰写《2009年临沧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疫监测防控的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计划》,报省林业厅保护办。
(六)全面完成2008年度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工作。2008年,全市发生黑熊伤人事件3起,造成1死2伤;野生动物咬死家畜2107只(头),其中牛121头、猪48头、山羊1938只;造成粮食作物损失610016公斤,其中稻谷94289公斤、玉米508452公斤、豌豆2175公斤、荞麦3750公斤、芭蕉1350公斤;损失橡胶14168株,桑树129亩,甘蔗87.5吨。按各县(区)当年市场价计算,折合人民币损失277.443万元。按县(区)分临翔区9.88万元、凤庆县36.771
-4-
万元、云县2.34万元、永德县27.652万元、镇康县10.835万元、耿马县94.858万元、双江县4.392万元、沧源县90.715万元;按肇事动物种类分黑熊157.32万元、水鹿58.292万元、亚洲象34.234万元、猴类18.528万元、红豺6.92万元、豹2.149万元。
野生动物肇事损失最重是耿马县和沧源县,两县损失达185.57万元,占全市总损失量的66.9%。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将沧源县班老乡怕浪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和班老乡营盘村一组,耿马县耿马镇菜籽地村箐门口组,勐永镇的香竹林村大寨子组、云宝山组和两个被黑熊伤害的人员,确定为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试点单位,根据省林业厅的要求,对损失给予100%的补偿。按照《云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办法》的规定,市级下拨各县(区)陆生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资金116.1万元,其中:试点村组肇事补偿资金71.1万元,非试点村组45万元,市级预留5万元(2009年人员伤亡救助应急资金)。云县2007年结余资金1.84万元,全部用于2008年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南滚河国家级保护区沧源管理局配套0.553万元。2008年度,全市实际落实补偿经费118.493万元,其中:市级5万元、临翔区2万元、凤庆县9万元、云县2.34万元、永德县7万元、镇康县2万元、耿马县38.361万元、双江县1.5万元、沧源县56.292万元。
据统计2009年全市野生动物肇事损失达到394.13万元,其中:凤庆26.56万元、云县11.96万元、临翔22.37万元、永德33.96万元(包括大雪山保护区27.07528万元)、镇康19.49万元、耿马137.49万元、双江13.96万元、沧源 128.34万元(包括南滚河保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临沧市2009年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总结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