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复习提纲知识点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复习提纲知识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西方思想史上的三大思想解放运动

产生:智者运动

复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成熟:启蒙运动

实质:是西方人文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及实践的历程。 核心:人的地位和内涵的变化。 主线:人,包含“人”在各时期地位的变化;各时期对人的道德素养的追求;各时期为达到对“人”的目标的追求而采取的措施及活动。

“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关心人、重视人的价值。

一、人文精神的萌芽:前5~前3世纪 古希腊

(一)智者运动 1、背景:

(1)希腊工商业发展(根本原因)

(2)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3)平民地位的提高以及个人主义的成长

(4)自然条件优越,对外交流频繁,文化繁荣、文化多元化 (5)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直接原因) 2、性质: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智者: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4、内容:从认识自然到认识社会(研究的核心问题: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5、代表:普罗塔戈拉 (1)思想核心:“人(的感觉)是万物的尺度”,—人决定客观事物是否存在;人是世界和社会的主角、中心(传统中 神是万物的尺度)。 (2)积极性:

A、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

B、一定程度上适应希腊当时民主政治发展。 (3)局限性(实质):

A、倾向于相对主义(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和认识的共同性)

B、是主观唯心主义(过份强调人的主观感受,易产生主观随意性和极端

个人主义)。

(二)苏格拉底:“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1、背景:

(1)前5世纪,古希腊城邦道德论丧,政局混乱,城邦奴隶制民主弊端暴露; (2)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道德。 2、主张: (1):“认识你自己(人自身)” (2)“美德即知识”(人应该有美德、而美德来自知识)“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3)崇尚理性、追求思想自由(与18世纪启蒙思想 理性主义极为相似)。 总之,他认为人应该是有道德的人,寻求知识、真理、智慧的人,尊崇理性、思想自由的人。 3、评价:

(1)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2)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3)苏格拉底遵从城邦法律,又以死捍卫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体现他的人格魅力。

1、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的异同。 (1)同:

A、基本生活在同一时代;

B、都把哲学研究中心放在与人类相关问题上 C、都体现人的价值、否认绝对权威 (2)异:

A、背景:雅典民主政治高峰—雅典政局动荡 B、内容:

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受(人是感性的人) 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苏格拉底:人要追求真理、智慧、知识、理性(人是具有理性的人) 强调道德,追求正义

2、苏格拉底与孔子是同时代的大思想家,结合他们生活的时代特点,两人对道德的追求,比较他们道德说教的异同。

时代特征:孔子:奴隶社会瓦解,诸侯争霸;苏格拉底:民主政治繁荣时期

道德要求:孔子“仁”“礼”“为政以德; 苏格拉底:“美德就是知识”,“认识你自己”

相同: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不同:孔子强调“社会”的人,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而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

(三)斯多亚学派:芝诺、西塞罗、塞内卡 1、主张:人和自然都产生于最高的理性“逻各斯”(自然法)→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

2、影响: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天赋人权、

人生而平等”

(与中国宗法制、等级制下的儒家“四海之内皆兄弟”思想不同,“生而平等”是一种普遍的平等观)

二、人文精神的复兴、发展

(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意→欧;文学艺术→自然科学

1、含义:意大利新兴市民阶层和世俗知识分子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表达自己的

2、背景:

(1)根源: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人们开始追求世俗的人生乐趣。

(2)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与逐渐成长,是文艺复兴的阶级基础。 (3)意大利的文化遗产与人才结构,是文艺复兴的重要条件。

(4)教会神学禁锢人们的思想,实行禁欲主义,是文艺复兴的直接原因。

天主教主张与人文主义者主张的区别 天主教 以神为中心 主张神权束缚、等级观念、来世观念、禁欲主义; 体现蒙昧主义、神秘主义。 主张个性解放、平等观念、现世观念、追求幸福、财富、享乐; 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 人文主义者 以人为中心 3、实质:要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4、性质: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 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5、形式: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6、核心:人文主义。

7、反对对象:教会神学世界观。 8、表现:

歌颂自然人性(本能)→歌颂高尚人性(理性) (1)初期三杰: A、但丁《神曲》(揭露教会腐败)、 B、“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 C、薄加丘《十日谈》

(现实主义笔法,揭露教会腐败、虚伪) (2)高潮: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时期 最早 早期 领域 文学 绘画 文学 代表人物 但丁 乔托 彼特拉克 代表作品 《神曲》 地位 文艺复兴的先驱 欧洲绘画之父 人文主义之父 文学 绘画 鼎盛 雕塑 绘画 薄伽丘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十日谈》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大卫》 《西斯廷圣母》 为欧洲近代短篇小说开了先河 美术三杰 9、评价: 积极性

(1)是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把人从宗教束缚下解放出来,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新航略开辟提供精神动力。 (2)它促进了近代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 (3)推动了宗教改革。

(4)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局限性

(1)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分子阶层。

(2)对人文主义的过份推崇 造成运动后期个人欲望膨胀和社会混乱

(3)不愿走同宗教改革的道路,还是乐于接受教皇及教会的保护和资助,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另外,虽然文艺复兴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但大多数人文主义者把古代那些迷信落后的东西如魔法、巫术和占星术等也保存下来。

(二)(德意志)宗教改革:1517年 马丁 路德 1、背景: (1)中世纪的西欧长期处于天主教神学统治下,天主教是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 (2)教皇的反动统治严重阻碍 德国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 (3)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4)教皇的搜括:1517年出售“赎罪劵”(直接原因) 2、对象:罗马天主教会 3、核心:因信称义 4、内容:《九十五条论纲》 (1)反对赎罪劵

(2)因信称义,即信仰得救(反对罗马教会搜刮) (3)人人有权读《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作用、权威) (4)《圣经》是最高权威(高于教皇、教会) (5)《圣经》代表理性和思想自由(借助了《圣经》的原始教义) (6)允许神职人员结婚 (7)简化宗教仪式。

(8)君主拥有上帝赋予的一切权力、王权大于教权(以加强君权、激发民族意识、促进民族国家形成)

5、实质:用资产阶级神学取代封建天主教神学,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或: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 6、形式:采用宗教异端形式

(因为:A中世纪的历史是宗教和神学统治的历史B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尚弱小) 7、反映趋势:摆脱天主教的控制,发展资本主义

8、意义:

(1)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 (2)产生新的基督教分支“新教”(东正教、天主教、新教)

(3)为资产阶级革命作思想准备(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4)加强了君主专制,促进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国家的形成。

(5)激发了人们勤俭生活、努力工作,追求成功的世俗热情,从而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6)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深刻的心灵角度解放了人们思想。从而使科学和自由思想成长,促进西欧各国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的崛起。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比较: 同

1.背景:西欧封建制度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2.对象:罗马天主教会

3.性质:资本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

4.形式:向古代寻求和汲取营养(人文主义者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张扬人文主义;马丁路德借《圣经》中原始教义重新解释宗教规则)

5.特点:都寻求统治者的保护(人文主义者寻求教皇、国王、贵族庇护;马丁路德寻求封建诸侯保护)

6.影响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异:

对人的认识 宗教宽容 范围 文艺复兴 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尊严 主张信仰和思想自由,容忍异教文化; 对天主教会虽揭露,但抱和解态度 思想领域、 社会上层

宗教改革 以神为中心,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 以新教权威来取代教皇权威; 要求宗教改革 思想政治领域、 群众基础更为广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复习提纲知识点在线全文阅读。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复习提纲知识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3191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