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我的教学风格”案例(二)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我的教学风格”案例(二)

揭阳市蓝城区乔南中心小学

自然、朴实——我的教学风格

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艺术实践中形成的,在

课堂教学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的目的,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方式方法的独特策略或决策特点,从而充分体现教师稳定而独特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貌。

这次参加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要谈自己的教学风格,我感觉有点诚惶诚恐。 我在一线从教20多年,从未敢想过自己的教学已形成什么风格,觉得自己仍是一名没有什么建树的基层教育教学工作者。反思自己的性格、一向的表现,应该是一直努力追求一种自然、朴实的教学境界。自踏上讲台,我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协作、和谐的氛围,把学生带进文本中,去感悟文本描述的情景、人物、事件,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使学生潜移默化获得知识和技能,获得语文基本素养。在工作中,我没有“师者为尊”的思想,乐意做学生的大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我追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但也常感创新不足,课堂气氛不够热烈、活跃。

下面就《七律·长征》一课的教学谈一谈我的教学特点。

《七律·长征》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背诵全诗。

3.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 [重点难点]

弄懂诗中所有词语的意思,从中领会全诗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慨。

读出全诗的节奏和韵脚,增加对七律诗这种体裁特点的感性认识。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长征背景。 教师准备:搜集图片等制作课件。 课堂实录:

一、揭题导入,了解七律,介绍长征。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25课《七律·长征》。大家认识画面上的这个人物吗? 生:毛泽东。

生:毛主席。

师:知道毛泽东是谁吗?毛泽东是我国第一代领导人核心,著名的革命家、 诗人,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一首诗《七律·长征》。读读课题,发现了什么?七律是诗体名,它有什么特点?打开课本,数数总共几行?每行几个字? 生:全诗有八行,每行七个字。

师:这样的诗就叫做——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每一首诗是8行,每一行7个字,第2、 4 、6、 8句最后一个字需押韵。

出示ppt,以课文为例加深学生对七律的认识,押韵的字用红色标出。 师:关于长征,大家课前都做了预习,请大家读一读资料袋,说说你了解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长征经过了哪些地区。 生:我知道了长征历经的时间。 生:我知道了红军胜利会师的地点。

生:我知道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了18座大山,跨过了24条大河,行程约25000里。

师:若让大家用一个字形容长征历程,你会用? 生:难。

师:长征途中红军历经了许多磨难,这是一条漫漫长征路。现在再来读一读课题,你会怎么读?

(深情):七律 长征 (缓慢):七律 长征 二、朗读感知,了解内容

1.学法渗透。

师:有一句老话:“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辈。”请同学一定要好好地读读这首诗!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二遍。第一遍注意诗中的生字词,争取把它读得字正腔圆。第二遍争取读通顺,读出诗句内部的停顿。听明白要求了吗?请认真读。 2.指名读诗, 同学评价。

3.齐读 这首诗,整体把握全诗内容 。(出示,生字显红)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自主探究,明确诗意,感悟情感。 1、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大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诗中哪两句概括了全诗的内容? 生:第一、二两句诗。(点击课件,出示这二句诗) 师:同学们齐读这二句诗,面对远征难,红军战士的态度如何? 生:不怕!

师:还有哪个词看出他们不怕?

生:只等闲

师:“等闲”是什么意思? 生:算不了什么。

生:平平常常,不当一回事。

师:那这两句诗句体现红军怎样的精神? 生:勇往直前 生:不怕艰难 师:要如何读? 生练读。

2、学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师:文中具体描写哪些山、哪些水?划出有关词句。 师:主席在诗中写到了哪几座山? 生:五岭山、乌蒙山、岷山

师:(点击课件,出示五岭山图)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五岭的风光,你看到了什么样的五岭山? 生:连绵不断,群山相连 生:绵亘蜿蜒 ??

师:所以主席说五岭逶迤,你能读出这种连绵不断的感觉吗?(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

师:(点击课件,出示乌蒙山图)你看到了什么样的乌蒙山? 生:雄伟高大,山势险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我的教学风格”案例(二)在线全文阅读。

“我的教学风格”案例(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3190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