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A版《必修4》微课教案
1.2.1 2017.4.18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第一课时
卢氏一高高二数学组李丽君
1.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教学目标:
1.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包括定义域、正负符号判断);
2.经历从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过度到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的推广过程,体验三角函数概念的产生、发展过程. 领悟直角坐标系的工具功能,丰富数形结合的经验.
3.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渗透事物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4.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
重点: 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难点:用角的终边上的点的坐标来刻画三角函数. 知识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能力点:利用角的终边和单位圆探寻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的运用.
教育点:经历由锐角的三角函数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探究
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通过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学习了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三个三角函数,请回想:这三个三角函数分别是怎样规定的?
sin??对边邻边对边,cos?=,tan?=。 斜边斜边邻边引入:锐角三角函数就是以锐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你能用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上点的坐标来表示锐角三角函数吗?
【设计意图】 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过锐角的三角函数,现在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一种推广和拓展的过程。温故知新,让学生从现有的知识上,建构新知识,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二、 探究新知
(一)归纳定义
如图,设锐角?的顶点与原点O重合,始边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那么它的终边在第一象限.在?的终边上任取一点P(a,b),它与原点的距离r?a2?b2?0.过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M,则线段OM的长度为a,线段MP的长度为b.则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我们有:
sin??MPbOMaMPb?;cos???; tan???. OPrOPrOMa【设计意图】 此处做法简单,思想重要。是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的关键,使学生能够很好的体会数
学发现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y P′ P · 思考1:对于确定的角?,这三个比值是否会随点P在?的终边上的位置 α 在改变而改变呢? M M′x O (图3)
引导学生观察图3,联系相似三角形知识,探索发现: 对于锐角α的每一个 确定值,三个比值都是确定的,不会随P在终边上的移动而变化.
得出结论(强调):当α为锐角时,三个比值随α的变化而变化;但对于锐角α的每一个确定值,三个比值都是确定的,不会随P在终边上的移动而变化. 所以,三个比值分别是以角α为自变量、以比值为
函数值的函数.
思考2:结合上述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求法,我们应如何求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呢? 推广定义:设角?的终边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为(x,(1)sin??y),它与原点的距离为r?x2?y2?0,那么:
y; rytan??(x?0)x(2)cos??;(3) xr思考3:如何利用单位圆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我们可以在角的终边上找到一个点,使这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等于1,然后就可以类比锐角三角函数求出该角的三角函数。怎么样快速的找到与原点的距离等于1的点呢?我们在此引入单位圆的定义。
单位圆的定义:在直角坐标系中,我们称以原点O为圆心,以单位长度为半径的圆为单位圆。
如右图,设?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那么:
(1)y叫做?的正弦(sine),记作sin?,即sin??y;(2)x叫做?的余弦(cosine),记作cos?,
ytan??(x?0)y即cos??x;(3)叫做?的正切(tangent),记作tan?,即。 xx正弦、余弦、正切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的点的坐或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我们将它们统称为三角函数。
[设计意图] 利用学生对锐角三角函数的理解,从思维和形式上进行拓展,从认知结构上吧三角函数推广到任意角.使学生能够有效的增强对于函数的理解。
(二)探究定义域
函数概念的三要素是什么?函数三要素:对应法则、定义域、值域。 那么什么是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填写课本13页,表1.2-1
正弦、余弦、正切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或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我们统称为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 定义域 R R sin? cos? tan? {?|???2?k?,k?Z} [设计意图] 定义域是函数三要素之一,研究函数必须指出其定义域。指导学生根据定义自主探究出三角函数的定义域,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它、应用它,也增进对三角函数定义的掌握。
三、 例题讲解,理解新知
典例:求
5?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3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学,让学生自己思考, 并试着总结解题步骤。然后老师讲评。 步骤:(1)画图,先画出直角坐标系和单位圆,再画出角的终边;
(2)求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
①过交点向x轴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②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直角边的长度; ③根据点的位置,确定坐标的正负。
(3)写结论。利用定义,求解各三角函数的值。
[设计意图]及时讲解例题,归纳总结步骤,然后进行同类型题目的练习,巩固和加深对三角函数定义的理解。利用给出的拓展定义,快速的解题,让学生体会到,收获的快乐,加深理解和记忆。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涉及到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1.知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其推广定义。 2.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
强调: 对于定义,我们要加强理解,对于例题的解题步骤,我们要在课后及时的总结和识记,还要加强对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的认识与自觉运用.
[设计意图] 依据艾宾浩斯遗忘理论,回顾总结知识是必须的,在课堂内及时的总结主要内容,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建构知识网络,优化知识结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布置作业
课本P20 习题1.2 A组 1.(2)、(4),2
[设计意图]设计作业是引导学生通过复习来完成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书面作业的布置,为了让学生能够运用课堂上的知识,以及解题步骤,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六、教后反思
七、板书设计
1.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一) 一、复习回顾sin??,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如右图,设,对边邻边cos?=斜边斜边?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 四、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五、典例解析: 六、课堂小结 tan?=对边邻边。P(x,y),那么: (1)sin?(2)cos二、新知初探 sin???y; y(x?0)x。 MPb,OMa,?cos???OPrOPrMPb。 ?OMa??x; tan??(3)tan??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第一课时)微课教案ME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