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那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回想起来就让我不安。”请根据文意说说为什么父亲的眼神会让“我”不安。(2分)
23、日本动画片《狐狸的故事》里有这样一组镜头:狐狸的父母将断奶不久的小狐狸赶出了温暖的洞穴。惊慌失措的小狐狸恋着父母使劲地要往回跑,但是饱经沧桑的老狐狸却无情地厮打着驱赶着,不让其回“安乐窝”。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小狐狸最终无可奈何地走向了潜伏着危险,却又能任其施展才华的大千世界。
结合《父亲的眼神》,说一说你阅读这段文字的体会。(3分)
(四)阅读韩少功的《夜晚》,回答问题。(11分) ①月亮是别在乡村上的一枚徽章。
②城里人能够看到什么月亮?即使偶尔看到远远天空中一丸灰白,但暗淡于无数路灯之中,磨损于各种噪音之中,稍纵即逝在丛林般的水泥高楼之间,不过像死鱼眼睛一只,丢弃在五光十色的垃圾里。
③由此可知,城里人不得不使用公历,即记录太阳之历;乡下人不得不使用阴历,即记录月亮之历。哪怕是最新潮的农村青年,骑上了摩托用上了手机,脱口而出的还是初一十五之类,同他们抓泥捧土的父辈差不多。原因不在于别的什么——他们即使全部生活都现代化了,只要他们还身在乡村,月光就还是他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禾苗上飘摇的月光,溪流上跳动的月光,树林剪影里随着你前行而同步轻移的月光,还有月光牵动着的虫鸣和蛙鸣,无时不在他们心头烙下时间的感觉。 ..
④相比之下,城里人是没有月光的人,因此几乎没有真正的夜晚,已经把夜晚做成了黑暗的白天,只有无眠白天与有眠白天的交替,工作白天和睡觉白天的交替。我就是在30多年的漫长白天之后来到了一个真正的夜晚。看月亮透过树荫筛下的满地光斑,闪闪烁烁,飘忽不定;听月光在树林里叮叮当当地飘落,在草坡上和湖面上哗啦哗啦地拥挤。我熬过了漫长而严重的缺月症,因此把家里的凉台设计得特别大,像一只巨大的托盘,把一片片月光贪婪地收揽和积蓄,然后供我有一下没一下地扑打着蒲扇,躺在竹床上随着光浪浮游。就像我在一本书里说过的,我伸出双手,看见每一道静脉里月光的流动。
⑤盛夏之夜,只要太阳一落山,山里的暑气就消退,辽阔水面上和茂密山林里送来的一阵阵阴凉,有时能逼得人们添衣加袜,甚至要把毯子裹在身上取暖。童年里的北斗星就在这时
候出现,妈妈或奶奶讲述的牛郎星织女星也在这时候出现,银河系星繁如云星密如雾,无限深广的宇宙和无穷天体的奥秘哗啦啦垮塌下来,把我黑咕隆咚地一口完全吞下,天幕上闪烁不定的遥远彼岸在步步逼近。我是躺在一个凉台上吗?也许我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太空人在失重地翻腾和漂浮?也许我是一个无知无识的婴儿在荒漠里孤单地迷路?也许我是站在永恒之界和绝对之境的入口,正在接受上帝的召见和盘问?……这是一个必须绝对诚实全盘招供的时刻。我突然明白了,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上帝的地方,是没有上帝召见和盘问的地方。 ⑥山谷里有一声长叫,大概是一只鸟被月光惊飞了。 (选自《散文》,略有改动)
24、阅读全文之后,你感悟到作者笔下的夜晚有着怎样的特点?(2分)
25、文章第③自然段中加点的“烙下”一词,能不能用“印下、留下、刻下”等词来代替?请你说说理由。(2分)
26、第③、④自然段中,作者对月光作了精彩的描写,请你摘录出其中的一处,并说说其写法上的妙处。(3分)
摘录: 写法妙处: 27、文章第⑤自然段中写道:“我突然明白了,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上帝的地方,是没有上帝召见和盘问的地方。”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3分)
28、文章的结尾意味深长,请你写出一句与此意境或写法相似的古诗文。(1分)
第二部分(30分)
三、作文(30分)
29、 题目:想做你的朋友
提示:①这里的“你”,可以是亲近的、仰慕的人,可以是大自然的一景一物,还可以是内心深处的理解、尊重、快乐……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初二年级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2分)势 薪 博 蕴 2-6、(10分)C D C A C 7、(10分)略 8、(2分,任选两题,意思相近即可,每题1分) 绿色食品:安全、营养、无公害(无污染) 绿色通道:简化手续、安全快捷
绿色奥运:具有环保意识、体现环保理念 绿色心情:健康、积极、乐观 9、(2分)①表现了红军不取得长征胜利不罢休的革命豪情,(1分)表现了红军历经艰险翻越六盘山,长征胜利在即的喜悦之情。(1分)
②表现了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说明了长城在“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或表现了华夏儿女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一点1分)
③表现了中华儿女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万众一心,团结一致,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的坚强决心。(2分,仅答“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的坚强决心”也给2分) 10、①(2分)简明、醒目、突出主题即可。 ②(2分)(意思相近即可)
示例:①肯定这个活动的意义。②说明:如今时代不同了,我们有了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出行很方便,生活也很舒适,但我们中不少人恰恰缺少了吃苦的精神,缺乏承受挫折与困难的勇气。通过“重走长征路”这一活动,可以唤起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11、(2分)凄凉;爱国(意思相近即可) 12、(2分)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岌岌可危。 13、(2分)写出了诗人日夜渴望收复失地、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心愿。 (二)14、(2分)hān sù qiú yì 15、(2分)①捆绑 ②座位 ③一会儿 ④听说 16、(4分)①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
②(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 17、(2分)环境影响成长(水土异也)。 18、(2分)任选其中两人,略作评析。
示例:①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②楚王具有自知之明。
③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且知错即改。 (三)19、(2分)结构上总领全文;内容上点明题意(表明父亲的眼神对“我”影响之大)。 20、(2分)写出了“我”痛下决心、发愤求学的心理。 21、(2分)有耕耘就有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意思对即可) 22、(2分)父亲害怕“我”没有理想,放弃追求,怕对学习、工作等还不够尽力;“我”怕愧对父亲。 23、(3分)此题答案开放,可以谈谈对如何教育子女这一问题的认识。
(四)24、(2分)静谧、安宁。 25、(2分)不能。“烙下”比喻月光给人深刻地留下印象,程度比“印下、留下、刻下”等来得深,且形象生动。 26、(3分)摘录1分,写出妙处2分。
示例①:摘录:禾苗上飘摇的月光,溪流上跳动的月光,树林剪影里随着你前行而且同步轻移的月光,还有月光牵动着的虫鸣和蛙鸣,无时不在他们心头烙下时间的感觉。
写法妙处:在这句话中,作者用化静为动的手法,写出月光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它们在溪流上跳动,在树林剪影里随着你同步轻移。
示例②:看月亮透过树荫筛下的满地光斑,闪闪烁烁,飘忽不定;听月光在树林里叮叮当当地飘落,在草坡上和湖面上哗啦哗啦地拥挤。
写法妙处:在这句话中,作者用化静为动的手法,写出月光是有声音的,它们时而叮叮当当,时而哗啦哗啦,带我们进入了一个静谧、安宁的境界。 27、(3分)人忙碌着,或沉溺于热闹的场所,常常会变得浮躁,“忘记”自己,缺少自我反省和反思,迷失在喧嚣的城市里。 28、(1分)示例: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三、作文(30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苏教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