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东问题历史由来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一、从犹太复国主义到中东战争的爆发*

二战以后,中东问题一直是世界和平的焦点之一,中东问题也是导致不久前美国\九一一\恐怖主义爆炸事件的直接导火索。人们不禁要问:中东问题的起因是什么呢?这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讲清楚的事。

3000年前,几乎在周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的同时,亚细亚大陆的西边,现在被称为巴勒斯坦的土地上,也诞生了一个新兴的希伯来王国,这是以色列-犹太王国的前身。几百年后,欧罗巴大陆上又诞生了一个强大的罗马帝国。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侵入耶路撒冷,占领了巴勒斯坦。尽管犹太人曾举行多次武装起义,但均被罗马人镇压下去,犹太人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失去了他们的国土与家园。

犹太人国家虽然被灭,但他们的信仰却没有动摇。犹太人流浪到世界各地,他们仍然固执地坚持着他们的教义,保持着他们的文化,形成一支独特的、没有自己土地、没有自己祖国的民族。如果犹太人不再那么执着,放弃自己的信仰,把自己融化在世界各国的文化中,也就不会有纳粹德国的大屠杀,也不会有今天的中东民族冲突。犹太人却是异样地执着,他们宁可流血,却不肯放弃自己的信仰,这个执着造就了犹太人的悲剧历史。

星移斗转,500年后,阿拉伯半岛上又诞生了一位震撼世界的奇人,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建立了统一的阿拉伯帝国。巴勒斯坦土地上的居民成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从此他们从未离开过这块土地,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1518年,巴勒斯坦并入奥斯曼帝国版图,直到1920年奥斯曼帝国崩溃为止,巴勒斯坦被奥斯曼帝国统治了400多年。不过奥斯曼帝国鼓励传播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巴勒斯坦人一直保持着伊斯兰教的信仰和阿拉伯人的文化传统。

基督教在欧洲广泛传播,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成为生息在欧罗巴大陆上的为数不多的异教徒。尽管基督教提倡宽容,可是异教徒犹太人的命运并没有那么幸运。欧洲人迫害犹太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十九世纪后叶,歧视迫害的犹太人的\风气\在欧洲大陆形成。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也是建立在欧洲歧视迫害犹太人的传统风气之上,有几个欧洲国家可以自称自己在迫害犹太人方面手是干净的呢?

188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俄国掀起了屠杀犹太人的风潮,一部分居住在俄国的犹太人,为了逃避屠杀,迁居到巴勒斯坦,这是犹太人第一次向巴勒斯坦大量移民。最初,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对迁居来的犹太人还是比较友好的,尽管双方的信仰不同,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亦能相互共存,没有发生过大的冲突。可是后来\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起,改变了巴勒斯坦人的命运。

1894年,法国发生了著名的\德莱斐斯事件\。在法军参谋部工作的犹太人德莱斐斯,由于犹太人的身份而被当作德国奸细判刑,这在全欧洲犹太人中引起了很大震动。维也纳《新自由日报》的驻巴黎特派记者赫茨尔,详细调查采访了\德莱斐斯事件\。赫茨尔本身也是犹太人,赫茨尔早期的思想是:只要犹太人尽力接近融入基督教社会,对犹太人的歧视迫害就会消失。可是在\德莱斐斯事件\的采访过程中,赫茨尔听到的看到的尽是犹太人被歧视和迫害的悲愤与泣诉,赫茨尔改变了自己的想法:\犹太人最终不可能融入基督教社会,要改变犹太人的悲惨命运,只有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

1896年,一本只有100页的薄薄小册子:《犹太国,现代解决犹太人问题的一种尝试》,在维也纳出版了。赫茨尔在该书中提出他的观点:\犹太人问题既不是社会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一个民族问题。解决犹太人问题的根本是建立一个犹太人自治的国家。\赫茨尔的这本小册子像一颗落在草原上的流星,在犹太人中燃起了\犹太复国主义\的燎原烈火。1897年,在瑞士巴塞尔召开了首次全世界犹太人大会,赫茨尔当选主席。会上犹太人统一了认识:\要想使我们的子孙不再受我们现在所遭受的歧视、迫害、甚至屠杀,唯一的解决方法是建立一个犹太人自治的国家。“

地球的表面是有限的,世界上的所有土地都已有了主人,到哪里去建立一个新的犹太人国家呢?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赫茨尔设想:选一块当地住民较好相处、周边国家摩擦较小的地方,不管是亚洲、非洲、南美洲哪里都行。对于欧洲人来说,不受欢迎的犹太人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离开欧洲到那里去生活,也是一件好事。所以欧洲各国对\犹太建国运动\持赞许态度,特别是英国还表示愿意提供她在东非的殖民地乌干达,作为犹太人建国的基地。

犹太人对赫茨尔建立犹太人国家的设想都很赞成,但赫茨尔在哪里建国都行的设想,却遭到不少异议。另一位犹太建国运动的领导人威尔兹曼(后来成为以色列国的首任总统),建议把犹太建国的地点选定在犹太人的故乡巴勒斯坦,这样就不是单纯的建国,而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名正言顺的\复国\。在第一届全世界犹太人大会上,到会者经过激烈辩论,最后决定把建国的地点定为巴勒斯坦,把奋斗的目标从\建立犹太国\改为\恢复犹太国\。巴勒斯坦有一座Zion山,是古代犹太国祭神的圣地。犹太人看到Zion山时,油然产生回到自己祖国的温暖感觉,所以犹太人把\犹太复国运动\情感化地称为\去看Zion山行动\即Zionism,现在我们则把Zionism翻译为\犹太复国主义\。

虽然第一届全世界犹太人大会上,犹太复国主义者给自己提出了在巴勒斯坦建国的奋斗目标,但这个奋斗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很渺茫。有人向当时统治巴勒斯坦的奥斯曼帝国苏丹提出在巴勒斯坦建国的请求,犹太人的请求被苏丹拒绝。犹太人内部也出现了争论,不少人认为与其在现实性渺茫的巴勒斯坦建国,不如在现实性较大的东非乌干达建国。假如当时犹太人做出在东非乌干达建国的决定,就不会有今天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民族冲突。不过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正在犹太人为在巴勒斯坦复国,还是在乌干达建国的问题上争吵不休的时候,好运悄悄降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加入德奥同盟,与英法开战。由于美国犹太人在政治经济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英国为得到美国的更多支持,拉美国参战,于1917年发表了

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贝福尔宣言》,声称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自治国家。美国有几百万犹太人,是犹太人势力最大的国家。美国从一开始就强力支持犹太复国运动。英国发表《贝福尔宣言》后,美国总统威尔逊立即向英国政府表示支持《贝福尔宣言》,1922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一项支持《贝福尔宣言》的决议,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

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被称为\欧洲重病人\的奥斯曼帝国日益凋零,终于在1920年崩溃,在她400多年的荣光历史上画下了休止符。根据英国与法国签订的战后处理奥斯曼帝国领土的协议,奥斯曼帝国的中东领土成为英法两国的委任统治地区,英国统治了巴勒斯坦、伊拉克等地;法国统治了叙利亚、黎巴嫩等地。英国统治巴勒斯坦后,向犹太人放开了移民巴勒斯坦的大门,于是大量犹太人开始涌入巴勒斯坦。在英国统治巴勒斯坦之初,当地的犹太人只有5万人,巴勒斯坦92%的居民都是阿拉伯人。此后犹太人移民迅速增加,到1939年,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猛增至近50万人。

对哪个国家来说,大量外国移民的涌入都会给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重大冲击,现在世界各国都有限制外国移民人数的条例,阻止外国移民的大量涌入。可是当时英国对犹太人的移民巴勒斯坦,却没有人数限制,加之巴勒斯坦地穷资源少,吸收移民的能力有限,大量犹太人的涌入,对当地阿拉伯人的生活环境造成很大冲击。特别是1930年代纳粹德国开始排斥犹太人后,一些社会地位较高的、具有专业技术的犹太人也被迫移民到巴勒斯坦。与教育和专业技术较高的犹太人相比,阿拉伯人在农工商各方面都竞争不过犹太人,加之犹太人涌入造成土地物价的上涨,使阿拉伯人越来越面向贫困化。

阿拉伯人对犹太人的不满开始爆发,巴勒斯坦各地不时发生抗议和暴乱。在阿拉伯人的抗议和暴乱面前,英国统治当局动摇了。为了安抚阿拉伯人,加之1930年后欧洲排犹风潮的加剧,英国在支持犹太人建国的路线上开始后退。英国当局于1939年宣布限制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的移民人数,把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人口控制为不超过当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英国当局规定今后每年进入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移民人数上限为75000人,超过上限人数的移民为非法移民,要强制遣送出巴勒斯坦。英国军舰24小时在巴勒斯坦海岸线巡逻,一旦发现有偷渡上岸的犹太人,立即拘捕。

英国的限制犹太人新政策让阿拉伯人感到满意,这当然也引起了犹太人的不满和愤怒。 一些激进的犹太人组成激进团体,开始对英国人进行\武力反抗\。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军队,所谓\武力反抗\就是搞恐怖主义,这和现在的伊斯兰激进派没有什么两样 ... *二、第一次中东战争*

阿拉伯联盟成立于1945年,最早有埃及、沙特阿拉伯、约旦、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和阿拉伯也门7个成员国(现在已增加到21个成员国)。

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宗旨是:捍卫阿拉伯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促进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互助,协

调阿拉伯国家反对外来侵略的一致行动。埃及曾是阿拉伯联盟的盟主,但1979年埃及与以色列签署和平条约后,埃及的成员国资格被阿拉伯联盟开除,直到1988年埃及的成员国资格才被恢复。

犹太人没有想到战争会来得这么快,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准备。面对阿拉伯五国联军的4万多人,以色列只有3万人的武装,更糟糕的是,以色列还没有正规军队,当时的以色列军近似于没有统一指挥的游击队。以色列也几乎没有大炮、装甲车等重武器。在阿拉伯联军的攻势下,以军节节败退,新生以色列面临崩溃的边缘。阿拉伯五国有人口3500万,而以色列当时只有65万移民,在这样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阿拉伯联军本以为10天之内就能占领整个以色列,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尽管没有正规部队,新生的以色列却是全民皆兵,对阿拉伯联军展开了\人民战争\。没有统一指挥的以军在各地展开游击战,每一个犹太居民点都武装起来,连年轻女子也拿起枪投入战斗。在战争开始后的两周间,以色列战场没有统一的军事行动,到处是混乱的游击战。但以色列的游击战也破坏了阿拉伯联军的统一作战,使他们不得不各自疲命于对付以色列的游击队。另外阿拉伯各国也有自己的私心,想抢占巴勒斯坦的领土,这也造成阿拉伯联军不能协调统一的军事行动。

开战后第三天的5月17日,美国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安理会命令战争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苏联也指责阿拉伯国家发动进攻,要求立即停火。英国撤走了阿拉伯军团中的英军顾问,停止向埃及、伊拉克、约旦提供武器。6月初,阿拉伯联军已经占领了巴勒斯坦的三分之二领土,军事上处于优势,以为此时停火谈判能够达成对阿拉伯国家有利的和平协议。另外阿拉伯联军也在以色列的游击战中感到疲惫,希望得到休整。6月11日,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

停火给以色列赢得宝贵的喘息之机。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发起最大的努力支援以色列。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志愿兵在以色列源源上陆,犹太人捐款买的新式武器也源源运到以色列。更重要的是,以色列政府利用此机会,正式建起了一支正规的以色列国防军(IDF),把散布全国各地的私兵游击队改编统一起来,禁止地方拥有私兵。

其间有一支乘船来自欧洲的900名犹太人义勇兵,不听从以色列国防军的命令准备自行登陆,结果被以色列国防军将船击沉 。到6月28日,所有的犹太人武装都向以色列政府宣誓效忠,消除了自行其是的地方武装。以色列严格禁止私兵的政策,为日后建立一个强有力中央政府奠定了基础。

阿拉伯国家本以为以色列在停战后会向他们谈判求和,没想到以色列却利用停战的机会重整武装,于是阿拉伯联军在7月9日再开攻击。但此时以色列已建起统一指挥的国防军,人数扩充到6万人以上,而阿拉伯联军虽然进行了一些补充,但人数只有4万5千人左右,比起以色列正规军已处劣势。另外以色列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犹太人捐赠的新型轻重武器,在武器装备质量方面也好于阿拉伯联军。此次阿拉伯联军的进攻在一开始就陷于被动。

7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命令双方停火,并指名瑞典红十字会总裁贝尔南多伯爵为调停者,调解双方停战。但军事上占据优势的以色列,想收回被阿拉伯联军占领的领土,并不想立即停战。9月17日,贝尔南多伯爵在耶路撒冷附近倒在犹太恐怖主义分子的枪弹之下。贝尔南多伯爵死后,阿以双方战事重开,但战事越来越不利于阿方。考古学家出身的以军司令,考证出一条已被湮没的罗马时代古道,以军沿这条古道包抄埃及军的后方。埃及人万没想到以军会出现在他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全军开始败退。打主阵的埃及军一败,其他阿拉伯军队亦败退下来,第一次中东战争以以色列的胜利宣告结束。

在联合国的调停下,1949年开始,以色列同埃及(1949年2月)、黎巴嫩(1949年3月)、约旦(1949年4月)和叙利亚(1949年7月)分别签订停战协定,划定临时停战线。但伊拉克拒绝与以色列签署停战协定,法律上伊拉克和以色列现在仍处于战争状态。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不仅夺回了联合国\分治\决议划归它的领土,而且占领了大部分联合国划归巴勒斯坦人的领土,除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分别由埃及和约旦军队占领外,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80%。

阿以双方停战了,但巴勒斯坦难民问题却遗留下来。战争期间,巴勒斯坦人为躲避战祸,逃到埃及、约旦、黎巴嫩、叙利亚等国的边境附近避难。

战争结束后,这些难民想返回自己在巴勒斯坦的家园,却被以色列拒绝。1948年12月,联合国通过决议,声明巴勒斯坦难民战后有返回自己故乡的权利,要求以色列政府尽快安排难民回乡,以色列却拒不执行联合国的决议。

据统计,逃到各国边境附近避难的巴勒斯坦难民约有90余万。这些人由于无法返回故乡,不得不长期住在难民营中,靠国际社会的救济为生。长期住在难民营中的难民,势必结婚生子,所以难民的人数逐年增加,现在巴勒斯坦难民已增加到370万左右。把几百万巴勒斯坦难民安置到哪里,成为现在中东问题中最难解决的问题。

*三、第二次中东战争*

停战后,阿拉伯国家内出现了分裂局面。1950年4月,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宣布把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占领的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领土(联合国划归巴勒斯坦人的领土),并入本国版图,并把国名改称约旦哈希姆王国。阿卜杜拉国王的行为在阿拉伯世界引起了愤怒:原来约旦出兵的真正理由是吞占巴勒斯坦领土。不久,对阿卜杜拉国王的愤怒变成了行动,1951年7月,阿卜杜拉国王在耶路撒冷被巴勒斯坦激进分子暗杀。

此外阿拉伯国家同意与以色列停战,还有深刻的国内原因,特别是阿拉伯联盟的盟主埃及,正孕育着革命的风暴。1882年,英军占领埃及,此后埃及在名义上从属奥斯曼帝国,实际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于1914年12月单方面宣布埃及为其保护国,取消奥斯曼帝国对埃及的宗主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发起了反英、反封建王朝的斗争,要求英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东问题历史由来在线全文阅读。

中东问题历史由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3157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