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 略去 2. B 3. B 4. C 5. B
6. 在西方经济学中,成本一般是指厂商在组织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即为获取一定经济成果而支出的一切费用,它不仅包括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固定资产折旧、 工人工资、管理人员薪酬等费用,还包括资本的报酬--利息,土地租金--地租,企业家才 能的报酬--利润。这样的成本也称生产费用。而机会成本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 种产品时所放弃的用于生产另一种产品时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由此可见,生产一种物品的机会 成本越高,说明这种物品生产的效率或者说效益就越低。在这里,经济效率或者效益是用经济利 润来表示的。所谓经济利润是指销售收入减去机会成本的差额。生产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越低, 表明这种物品生产的效率就越高。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1、名词解释 1.市场:指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一个市场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从本 质上讲,市场是商品买卖双方相互作用并得以决定其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 的一种组织形式。 2.完全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 垄断市场:指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的市场状态。 3.垄断竞争市场:是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商品的一种市场组织。 4.寡头市场:在西方也称寡头垄断,是指一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有少数几家大厂商所控制的市场结构。
13、完全竞争市场具备的条件: (1)市场上有众多的经营主体,并且任何经营主体都不能影响市场价格 (2)市场上的产品是同质或无差别的 (3)资源具有完全自由流动性 (4)完全对称的信息或知识
14、垄断产生的原因: (1)单个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关键资源的排他性所有权 (2)单个厂商拥有专利权 (3)政府特许权 (4)自然垄断 垄断市场的特征:(1)从厂商数量来看,垄断是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这 个特征使得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成为市场的需求曲线,企业即为行业。 (2)从所生产或经营的产品来看,该垄断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独一无二, 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3)从进入壁垒状况来看,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4)完全垄断企业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 垄断竞争市场具备的条件: (1)产品差别的存在 (2)行业中存在数量很多的厂商,他们之间有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但是厂 商个体市场竞争力量并不强。 (3)厂商的生产规模普遍比较小,各自所占的市场比例都相对较小,厂商的 行为不足以影响市场需求及供给。 (4)厂商进入或退出该行业都比较容易,流动性较强
15、寡头市场的特点: (1)行业中只有少数几家大厂商,它们的供给量均占有市场的较大份额 (2)厂商的决策互相影响,因而任何一家厂商在作出决策时都必须考虑竞争 对手对其做出的反应 (3)厂商的竞争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市场价格相对稳定
第六章
第七章
一、解释概念 1.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指的则是那些不具有消费排他性的商品,指那些能同时供许多人 享用的物品,并且供给它的成本和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使用它的人数的规模的变化而变 化。
2.科斯定理:科斯定理由罗纳德·科斯提出的一种观点(并非真是一条定理),认为在 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
3.外部性:外部经济效果,也称溢出效应,外部性。它是指在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 消费过程中给别人带来的非自愿的成本和利益,这些附带产生的成本和利益没有由施加者对 被施加者给予索取或补偿。
4.市场失灵:西方学者认为,外生效应扭曲了价格机制,使价格体系不再传递为获得效 率所必需的正确信息,结果是资源不能达到有效率的配置,即不能达到的累托最优状态,经 济
学家把这种由市场导致的低效率称为市场失灵。
5.公共选择:公共选择理论是在研究现实经济问题的推动下,通过对传统市场理论的批 评产生的,并且成功地运用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坚持“经济人”假设,采用个人主义的方 法论,用交易的观点来看待政治过程。
二、思考题 1.公共物品为什么不能靠市场来提供? 答:公共物品是指同时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的物品,一是非竞争性,二是非排他性。公共 物品既然具有非排他性,市场是不会提供这种物品的,因为市场没有办法通过收费排除不付 费的人的使用。收不到钱,理性人是不会做的。
2.什么是外部性?外部性是如何干扰市场运行从而导致市场失灵的?解决外部性的措 施有哪些? 答:市场失灵时市场机制不能按照人们的意愿有效地配置资源,正是由于市场经济无法 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需要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市场失 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和信息不完全。 外部性在现实经济中广泛存在。无论是正的外部性还是负的外部性,都会导致市场失灵, 影响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由于外部性使得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在现实经济中,市场参与者和 公共部门都以各种方式对外部性进行治理,从而使资源配置达到或接近社会要求的最优水 平。一般有三种办法:第一是使用税收和补贴的办法;第二是采取措施使外部性内部化;第 三是明确产权。 3.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是否一定需要政府干预,为什么? 答:在大部分情况下,市场机制能够很好的调整社会资源配置,能够使整个经济实现一 般平衡。但是很多情况下,会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弥补市场机制 的缺陷和不足,优化资源配置,政府需要对市场进行干预和调控,用“看得见的手”来弥补 “看不见的手”。政府应对某些微观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了保护和促进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限制垄断和 反对不正当竞争; 第二,通过税收和补贴等手段,或将相关企业合并消除外部性; 第三,政府承担提供适当水平的公共物品的主要职责,例如国防、治安、消防和公共卫 生; 第四,政府消除信息不对称。
三、联系实际 1.新闻里常有公海海域某某鱼种由于过度捕捞而濒临灭绝,请结合外部性的知识给出简 要的解释。 答:外部性是指在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给别人带来的非自愿的成本和利 益,这些附带产生的成本和利益没有由施加者对被施加者给予索取或补偿。在该例中,公海 捕鱼的行为给世界来了危害,但在公海上捕鱼得不到相应的惩罚,捕鱼者自己没有为此支付 足够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这种行为经常发生。 2.一般说来,商家总是希望能够独占一方市场形成垄断,避免竞争。但是,我们现在常 常看到的一种情况是新开的电脑店总是选址在“电子一条街”c 请解释,为什么这些新开的 电脑店不回避竞争,(提示:用正的外部性知识) 答:外部性有两种:一种是正外部性,一种是负的外部性。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外部性。 加入新开的电脑店选择在其他地方,因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消费者光顾较少。而在“电子一 条街”上,不仅有大量的卖家,消费者这条街也比较熟悉,同时在购买时能货比三家,对消 费者而言就更愿意到电子一条街买电子商品。那么,对于新开的电脑店而言,利用这种正外 部性能很好的让消费者知道自己的店和产品。 四、请根据物品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特点,对下列物品进行分类并把这些物品(最少选出八种) 填入图表的空白处(A、B、C、D)。 (1)食品及日用品,(2)环境和洁净的空气,(3)拥挤的不收费道路,(4)汽车, (5)消防,(6)春节燃放的焰火,(7)有线电视,(8)国防,(9)拥挤的收费道路,(10) 海洋的鱼,(11)不拥挤的收费道路,(12)政府提供的邮政服务和养老金,(13)公共图书 馆的座位和图书,(14)基础研究,(15)天然林木,(16)未受保护的野生动物,(17)公共 牧场,(18)矿藏资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经济学基础简明教程课后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