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政府以国家信用为依托取得的财政收入是() A存款 B公债 C税收 D罚款
7.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是() A税收 B债务 C企业利润 D收费
二、多选题
1.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包括()
A经济发展水平 B生产技术水平 C分配制度与分配政策的变化 D价格
2.按财政收入的管理方式将财政收入分为() A税收收入 B非税收入 C预算内收入 D预算外收入 三、简答题
1.简述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2.分析收费不同于税收的性质及其特殊作用。 第八章知识点 一、单选题
1.税法中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称为() A免征额 B起征点 C速算扣除数 D计税金额 2.一般来说,纳税人()的行为是不违法的。 A抗税 B偷税 C避税 D骗税 3.税收的强制性依靠的是()
A国家对国有企业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B社会习惯势力 C国家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D国家的政治权力 4.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划分标准是()
A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 B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
C按税收的管理权限分类 D按税收和价格的关系分类
5.在()情况下,税负全部向前转嫁,落在生产要素的购买者身上。 A需求完全无弹性 B需求完全有弹性 C需求富有弹性 D需求缺乏弹性 6.个人所得税税率的基本形式是()
A比例税率 B累退税率 C定额税率 D累进税率 7.下列税中,属于中央税的是()
A增值税 B资源税 C消费税 D证券交易印花税
8.现对某产品征税,已知该产品为m单位,每单位税率为t,售价为p元,每一元的税率为T,若采用从量税进行征收,则总税额为() Amt B pT C mT D pt
二、多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需求弹性大、供给弹性小的课税对象,税负主要由生产者承担
B需求弹性小、供给弹性大的课税对象,税负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C向生产者征收与向消费者征收两种方式下税收归宿是不同的 D向生产者征收与向消费者征收两种方式下税收归宿是相同的 2.一般来说,一国税率可以分为哪几类()
A比例税率 B定量税率 C定额税率 D累进税率 3.下列各项属于国家征税时的课税依据的是()
A纯所得额 B商品流转额 C个人全部所得 D财产净值 4.公平类税收原则不包括()
A受益原则 B能力原则 C促进经济发展原则 D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
三、简答题
1.纳税人与负税人有何区别? 2.简述税收的三性和税收原则。 3.简述税负转嫁和归宿的一般规律。 第九章知识点 一、单选题
1.税收对纳税人劳动投入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作用方向是() A反向 B同向 C有时反向有时同向 D毫无规律
2.()旨在考察税收对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机制运行的影响状况。 A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 B受益原则
C支付能力原则 D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
3.()是减轻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扭曲效应的一种方法。 A个人所得税 B税收支出 C社会保险税 D所得税指数化 4.供给学派认为()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A低 B高 C中 D不变
5.以下不属于税收指数化方法的是() A特别扣除法 B税率调整法 C实际所得调整法 D边际税率法 二、多选题
1.以下关于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最有力工具 B税收支出是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 C社会保险税是实现收入再分配的良好手段
D所得税指数化是减轻通胀的收入分配扭曲效应的一种方法 三、判断题
1.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水平,而替代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平均税率的大小。()
2. 拉弗曲线图中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集中体现了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3.减税政策是一种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繁荣期使用,更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4.减征或免征利息所得税将提高储蓄收益率,有利于储蓄。() 第十章练习 一、单选题
1.税制改革的基本理论不包括()
A公平课税论 B最适课税论 C财政交换论 D财政分权论 2.1994年税制改革的核心是()
A调整营业税 B增加财政收入 C规范增值税 D增加消费税 3.在税制要素中,反映征税深度的是() A纳税期限 B纳税环节 C税率 D减免税
4.我国现行消费税实行()课征制(2011年央财考研) A多环节 B单一环节 C生产环节 D流通环节 我国现行消费税实行单一环节课征制。为方便征收管理,我国目前采取了以在应税消费品生产经营的起始环节征收为主的办法。 二、多选题
1.1994年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建立()和()为双主体的税制结构 A商品税 B财产税 C所得税 D资源税
2.财政交换论研究的重点是选择()和()结构,将政府总税收收入限制在理想的水平 A税种 B税基 C税目 D税率
3.公平课税论主要强调()目标,而最适课税论主要强调()目标 A纵向公平;横向公平 B横向公平;纵向公平 C公平;公正与效率兼顾 D效率;公平 三、判断题
1.发展中国家一般采取以所得税为主体税制结构()
2.当前世界上个人所得税的税率降低,主要表现为平均税率的降低。() 3.一般来说,商品税易实现分配公平目标,所得税易实现经济效率目标。()
4.最适商品课税要求,对弹性相对较小的商品课以相对低的税率,对弹性相对大的商品课以相对高的税率。() 第十一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我国现行土地增值税的超额累进税率有() A三级 B四级 C五级 D六级
2.以下几种类型的增值税税基最小的是() A生产型增值税 B收入型增值税 C消费型增值税 D交换型增值税 3.我国增值税中没有以下哪档税率() A 17% B 8% C 13% D 0%
4.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划分,增值税属于() A流转课税 B资源课税 C财产课税 D行为课税
二、多选题
1.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是() A经营规模的大小 B会计核算是否健全 C经营范围的宽窄 D以上均是
2.根据我国消费税制度的规定,下列商品中,属于消费税课税对象的是() A酒 B实木地板 C高档手表 D电视机 3.以下税种中,属于对财产转移课税的是() A一般财产税 B遗产税 C赠与税 D继承税
计算题
2012年3月,某甲有5000元工资收入(五险一金已扣除);某乙有5000元稿费;某丙有月工资2500元、房屋租金月收入1000元、劳务报酬所得1500元。甲、乙、丙三人均为中国公民,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三人当月各自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解:
(1)甲:(5000-3500)×3%=45(元)
(2)乙:5000×(1-20%)×20%×(1-30%)=560(元) (3)丙:(1000-800)×20%+(1500-800)×20%=180(元) 第十二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公债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明显区别是() A强制性 B灵活性 C直接返还性 D有偿性 2.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我国发行的国债是() A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B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C国库券 D金边债券
3.按能否在交易市场上自由买卖为标准,国债可分为() A政府借款和发行债券 B内债和外债
C可转让国债和不可转让国债 D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 二、多选题
1.国债以筹措和发行的性质为标准分为() A内债 B强制国债 C外债 D自由国债 2.国债的功能包括()
A弥补财政赤字 B筹集建设资金 C扩大内需 D调节经济
3.国债通常指国家公债的简称,按其举债的形式包括() A政府借款 B内债 C外债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问题 (一)财政支出的效率 1.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
为了提高公共支出的配制效率,财政部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1、财政支出的来源受严格立法的约束;
2、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都有制度的严格规定;
3、公共部门是非盈利性的部门,不以追求利润而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4、财政资金的安排是高度透明的; 5、公民拥有对财政支出状况的知情权。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二)财政支出的三种重要分类方法 3.按照财政支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
按照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1) 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
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
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特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对购买性支出的分析:
① 政府是一个市场主体,一手交钱,一手接货(商品或者劳务)。 ② 等价交换:双方竞价,对政府和商家都是预算硬约束。 ③ 直接干预经济的资源配置,和私人购买是一种替代作用。 ④ 间接干预收入分配。
(2) 转移性支出:财政转移支出指政府单方面把一部分收入无偿地转移出去的支出,包
括财政补贴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等。转移支出对社会总供求、社会总储蓄,以及经济增长具有间接的影响,即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但对分配产生直接影响。 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对转移性支出的分析: ① 政府是一个“慈善家”(非市场主体)(和李嘉诚的区别在于收入来源不同) ② 非等价交换:受益人向政府游说获得,对政府和受益人都是预算软约束 ③ 直接干预收入分配,受益人收入提高。 ④ 间接干预经济的资源配置,政府控制不了受益人怎么花这些钱(是买猪肉,还是买青菜;
买别墅,还是买经济适用房?)。 (3)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关系
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的比例关系受到一国政府职能的影响。一般来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较少直接参与生产活动,所以,购买支出所占的比重较小,但社会福利水平较高,转移支出所占的比重较大。
处于经济发展初期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因为政府直接参与的生产活动较多,且公共设施基础较差,需要大量的政府投资,因此,购买支出所占份额较大。 (4) 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各自的作用
购买性支出直接影响生产和就业,间接影响收入分配资源配置职能 转移性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间接影响生产和就业收入分配职能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分类的意义 :
购买性支出比重大,财政偏重效率(发展中国家),转移性支出比重大(发达国家),该国财政偏重公平。
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也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
(一) 概述:1.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类型主要内容:
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 预算管理权限和责任划分;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财政复习(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