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练习题(二)
一、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心理过程?( C) A. 记忆 B、意志 C、兴趣 D、情绪
2. 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是_A___。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想象 3.科学的心理学产生于_B_。
A.美国1879年B、德国1879年C. 奥地利1789年D.法国1789年 4.下列选项中哪一个属于个性心理特征。(C) A.动机 B、理想 C、能力 D、世界观 5.人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是_D_。
A.人有语言 B、人能直立行走C.动物的反应水平低D、人有主观能动性 6.两个静止的事物很快地相继刺激视网膜上的邻近部位所产生的运动知觉叫( B )
A、真动知觉 B、似动知觉 C、诱动知觉 D、自主运动
7、 人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自己有的知识经验支认识它,并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是知觉的(C)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8. 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知觉是(B) A.直观 B、观察 C、记忆 D、思维
9. 适时记忆的容量和注意的广度是一样的,都是(B)
A.3—6个组块 B.5—9个组块 C.6—8个组块 D.7个组块 10. 无意义音节和遗忘曲线的首创者是(A)
A. 德国的艾宾浩斯B. 德国的赫尔马特C. 德国的冯特D. 德国的苛勒 11. 表象是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它相当于(D) A知觉 B思想 C感觉后像 D从知觉到思维的桥梁 12. 由苍松翠柏相到意志坚强是(A)
A相似联想B接近联想 C、对比联想D因果联想 13. 学生上课时想着课外的事是注意的(D) A转移 B稳定性 C分配 D分散
14. 注意强度在某种情况下能发生周期变化,这是注意的(C) A 分散 B转移 C动摇 D分配 15. 狗听到主人叫它的名字就过来是(C)
A无条件反射 B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C第一信号系统活动 D思维
16. 人脑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联合起来的过程是(B) A抽象B概括 C联想 D综合 17. 变式的目的在于(A)
A分化概念 B突出事物的非本质特性 C新颖性 D便于直观 18. 指向于未来并且能实现的想象叫(B) A空想 B理想 C幻想 D表象 19.产生情绪与情感的基础是(C)
A、个性心理倾向性 B、个性心理特征C、认识过程D、意志过程 20. 强烈而持续时间短促的情绪状态是(B)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心情
21、对劳动的热爱及责任感,同志感,友谊感,人道主义是属于(B) A理智感 B道德感 C美感 D激情
22.热爱真理,解放思想,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自信心是属于(A) A理智感 B道德感 C美感 D认识
23.公元前五世纪,将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的人是(B) A盖伦 B希波克拉特 C柏拉图 D、亚里斯多德 24.活泼好动、易动感情、伶利、敏捷是属于(C) A性格 B理智感 C气质 D激情
25.在个性结构中,始终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有好坏之分的是(B)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意志 26.气质类型的特点是(A)
A. 无好坏之分B. 都是好的C. 都是坏的D. 多血质最好 27.将性格按照文化、社会学来划分的是(B)
A荣格 B斯普兰格和底尔太 C阿德勒 D弗洛伊德 28.一个人冷酷无情、损人利己、傲慢是属于(C) A气质 B能力 C性格D道德感 29.人逢喜事精神爽是属于(B) A激情 B积极的心境 C应激D热情
30.一个人做事满怀信心,始终不渝、排除万难,实现目标表现了一个人的意志的(C)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力
31.驾驶员在驾车时,眼、耳、手、脚并用是(B)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范围 32、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是(A)
A1分钟以内 B2秒以内 C0、25秒 D10分钟 33、由一王朝想到马汉是(A)
A、接近联想 B、类似联想 C、对比联想 D、因果联想 34.看小说时,人脑中形成的相应在形象的过程主要是(B)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幻想 D创造想象 35、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是与(A)相联系的情感。 A社会需要 B生理需要 C客观环境 D物质需要 36、能力是指一个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C)
A生理条件 B心理过程 C可能性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D个性 37、素质是能力发展的(B)
A、 直接生理机制B、 自然前提C、 心理条件D、 决定因素 38、“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是由于(D)
A. 缺乏营养条件B. 遗传素质C. 狼的影响D. 缺乏社会性刺激 39、气质类型是(C)的外部表现 。
A、心理过程B、对事物的态度 C.高级神经活动类型D、认识倾向 40、具有明确目的的行为(B)意志行为。 A是 B不全是 C不是 D以上都不是 二、判断题
1. 本能的行为属于无条件反射。 2. 植物阶段已具有感受性反映形式。 3. 人的心理反映象照镜子一样。 4. 心理活动就是意识活动。 5. 巴甫洛夫创立了条件反射学说。 6. 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7. 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8.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9. “动摇”是一种正常的注意现象。 10. 无意注意就是没有注意。
11. 有意注意不能直接转化为无意注意。 12. 短时记忆的遗忘一般是永久性的。
13. 暂时性遗忘是因干扰而产生的提取性障碍。
14. 难度相等的材料,相似程度越高,倒摄抑制的干扰也越大。 15. 思维是单纯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16. 幻想是一种有害无益的想象。 17. 想象表象就是记忆表象。 18. 思维与感知觉没有必然联系。 19. 心境是心理情境。 20. 激情是无法控制的。
21. 情绪、情感不是独立的过程,只是认识过程的伴随物。 22. 不同的道德感是受不同的道德标准制约的。 23. 动物也有情感。
24. 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
25. 以随意动作为基础的行为都是意志行为。 26. 需要是产生动机斗争的根本原因。 27. 青少年的世界观已经成熟了。
28. 兴趣是推动人在认识和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心理特征。 29. 个性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30. 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 31. 短暂动机对活动起消极作用。
32. 在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中,遗传是前提,社会环境是决定因素,教育起主导作用。
33. 能力与知识技能是等同的概念。
34. 能力的发展是先天素质与后天教育结合的结果 。 35. 智力是一种特殊能力。
36. 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 37. 人的智力差异很不显著。 38. 知识越多,能力越高。
39. 智力 表现早晚的差异是由于是否勤奋决定的。 40. 气质具有稳定变的特性。 41. 气质主要是由先天素质决定的。
42. 气质影响人的活动进行的方式和工作效率 。 43. 性格主要受社会环境制约。
44. 性格有好坏之分,始终有道德、评价的意义。
45. 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体心理特征转化的中间环节。
心理学 练习题 (三) 第一讲 练习题
1.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在(B )年。 A.1897 B.1879 C.1789 D.1798 2.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A )。
A.个性心理 B.个性心理特征 C.个性倾向性 D.情感过程 3.认识、情感和意志统称为(C)。
A.个性心理 B.心理特征 C.心理过程 D.个性倾向
4.创设并控制一定条件,从而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是(B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法 5.下列心理活动中,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 C)。 A.感知 B.情绪 C.兴趣 D.气质
6.下列心理活动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D )。 A.思维 B.意志 C.兴趣 D.气质 7.行为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是(B )。 A.冯特 B.华生 C.弗洛依德 D.马斯洛 8.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 C)。 A.冯特 B.华生 C.弗洛依德 D.马斯洛 9.下列选项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D)。
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 C.膝跳反射 D.谈虎色变 10.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条件反射的是(A )。 A.尝梅生津 B.望梅止渴 C.谈梅生津 D.谈虎色变 第二讲:注意与感知 练习题
1.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D )。
A.需要与态度 B.观察与思考 C.分配与稳定 D. 指向与集中 2.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B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不随意注意 3.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C)。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不随意注意 4.\一目十行\反映的是注意的哪个品质?(A )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5.\一心二用\反映的是注意的哪个品质?(C )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6.听到一声巨响,马上转过头去看,这属于( A)。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7.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不良注意品质是( B)。
A.注意的转移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动摇 8.\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被注意到是利用刺激物的(B )。 A.强度 B.对比 C.变化 D.活动 9.下列哪种是外部感觉?(C )
A.运动觉 B.平衡觉 C.皮肤觉 D.内脏觉
10.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人对客观事物的知觉映像仍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是知觉的( D)。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心理学复习资料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