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6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2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案[6]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限时: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2018·益阳) 下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民主政治形式的不懈探索。对此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26813250( C )

时期 国民革命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 制度名称 农民协会和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制度 苏维埃代表会议制度 参议会制度和三三制 世界(各级)人民代表会议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缺乏广泛代表性 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探索具有独创性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建国以前就已经开始萌芽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性质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关键信息是“人民民主政治形式的变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形式的机构的代表不仅有工人和农民,还有其他阶层的人员,如三三制下还有资产阶级、抗日的地主等,其具有广泛代表性,故A项错误;土地革命时期就借鉴俄国苏维埃代表会议制度,不具有独创性,故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形式的机构吸收社会各阶级阶层的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萌芽,故C项正确;政协制度才具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性质,故D项错误。

2.(2017·湖北百所重点中学联考)1949年11月,毛泽东在给华中局等单位的电报中指出,“你们必须将这种市的县的各界人民代表看成是团结各界人民,动员群众完成剿匪反霸,恢复与发展生产,恢复与发展文化教育直至完成土地改革的极重要的工具”。这反映出新中国初期导学号 26813251( A )

A.政治协商成为统战的重要方式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初步形成

B.民主政策深得民心 D.中央允许地方自治

[解析] 根据材料“你们必须将这种市的县的各界人民代表看成是团结各界人民,动员群众完成剿匪反霸,恢复与发展生产,恢复与发展文化教育直至完成土地改革的极重要的工具”可以看出其主张和动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各界人民,因此可以看出新中国初期政治协商成为统一战线的重要方式,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民主政策,B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于1954年,在此之前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大职能,材料中的“各界人民代表”不能看作是人大代表,C项错误;中央允许地方自治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

1

3.(2018·安徽十校联盟联考)邓小平曾指出,新时期政协对政府实施“监督”权,有其固定含义。政协不应该有类似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律监督权,而不是指政协不应该有民主监督的权力。邓小平强调的是政协导学号 26813252( B )

A.监督权需要制度保障 C.参政议政权是有限的

B.非国家权力机关性质 D.具有类似人大的职能

[解析] 无论是“类似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律监督权”还是“民主监督的权力”,都是国家制度的规定,故A项不是邓小平强调的内容,故A项错误;从材料“政协不应该有类似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律监督权,而不是指政协不应该有民主监督的权力”,可知邓小平强调的是政协有民主监督的权力,但不是具有法律监督权的国家权力机构,故B项正确;参政议政是政协的职能之一,故C项不是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不具有类似人大的职能,故D项错误。

4.(2018·鲁鄂重点中学调研)建国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导学号 26813253( D )

A.形成了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 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B.增强了人民的法律意识 D.有利于实现党的新任务

[解析] 新中国形成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这些都是国家非常重要的基本法,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并不是很密切,故B项错误;新中国确立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是在20世纪末,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建国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可知,这些法律的颁布有利于党在过渡时期基本任务的完成,故D项正确。

5.1957年,周恩来在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议上说:“既然我们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都能和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共同合作,团结在一起,那么,怎么能够设想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不能同民主党派、党外人士继续合作下去呢?这是说不出道理的。”这一讲话导学号 26813254( A )

A.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B.推进了人民政协制度的初步形成 C.标志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 D.号召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基层民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结合材料提供的时间“1957年”和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的讲话发生在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

2

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之后,可以排除B、C、D三项。故选A。

6.(2018·全国名校大联考)学者胡鞍钢将当代中国的核心决策机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称为“集体总统制”,而山东大学学者甄鹏撰文指出这一机构可称为“集体宰相”制。据此判断,这两种观点都认为中国在政治建设的新时期导学号 26813255( B )

A.实行了“集体元首”制度 C.重视借用传统政治制度

B.重视解决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 D.强调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地位

[解析] 根据题意,对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其共同点是均重视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并非A项表述的另一种表达,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B项正确;C项表述与题目中“集体总统制”不相符,故C项错误;结合题意,牵涉的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并未涉及人民代表大会,故D项错误。

7.(2018·邢台)1986年1月17日,邓小平说,“高级干部及其子女绝大多数是好的。但是现在确有个别干部子弟泄露经济情报,卷入了情报网,出卖消息,出卖文件。高级干部在对待家属、子女违法犯罪的问题上必须有坚决、明确、毫不含糊的态度,坚决支持查办部门。”他的意图是导学号 26813256( B )

A.对外开放需与西方打交道 C.经济改革离不开党的领导

B.反腐败工作需要坚决推进 D.建立市场经济目标要明确

[解析] 根据材料“高级干部在对待家属子女违法犯罪的问题上必须有坚决、明确、毫不含糊的态度,坚决支持査办部门”可得知,邓小平将反腐败工作坚决推进,故选B项;材料未涉及对外开放需与西方打交道,排除A项;本题没有涉及改革,排除C项;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出在1992年,与题目事件不符,排除D项。

8.(2018·宜昌)阅读下表:20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文献 1912年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 1931年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对其相同点认识正确的是导学号 26813257( B ) A.阶级斗争决定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成果能否实现 B.说明阶级基础和社会环境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 C.都是民主与专制长期斗争的结果 D.都借鉴地吸收了欧美民主的精华

[解析] 从《临时约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系列法律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

3

益的体现,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法律内容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不符合1982年宪法确立的条件;C选项错误,不符合建国后的法律;D选项不符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9.随着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自治县相继达到了国务院规定的设市标准。由此,当地少数民族的干部群众纷纷要求在宪法中增加“民族自治市”的条文。这一要求导学号 26813258( B )

A.成为中国新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B.对民族自治制度的完善有启迪作用 C.表明新中国民主政治已至臻完善 D.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解析] 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当地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要求是否成为宪法内容,故A项错误;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要求有助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启迪作用,故B项正确;新中国民主政治还未至臻完善,故C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故D项错误。

10.与五四宪法相比,八二宪法扩大了立法权的主体范围,赋予地方一定的立法职权,基本构建起多元立法体制框架。新的立法体制导学号 26813259( B )

A.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C.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正视了区域发展的差异 D.扩大了立法机关的职权

[解析] 八二宪法指1982年修订的宪法,中共十四大上(1992年)我国才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A项错误;新的立法体制,赋予地方一定的立法职权,体现了正视了区域发展的差异性,故B项正确;八二宪法标志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多元立法体制框架,没有涉及我国的法律体系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出扩大立法机关的主体范围而不是职权,故D项错误。

11.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台湾事实上的独立是不可能被承认的,尤其在国民党为挽回面子宣称要反攻大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可以说台湾的自治直到今天仍使中国内战处于一个相持局面。”对“相持局面”的理解是导学号 26813260( B )

A.海峡两岸渴望祖国的统一 C.中共热切盼望台湾回归祖国

B.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D.美国不再干涉台湾问题

[解析] 材料从两方面说明“相持局面”:“台湾事实上的独立是不可能被承认”和“台湾的自治”,那么连接“中国内战处于一个相持局面”的连接点只能是“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故B项正确;A、C两项与题意不符;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2.(2017·湖北百所重点中学联考)20世纪60年代中期,蒋介石曾责问日本右翼元老石井道:“日本豢养台独,还允许他们成立临时政府,不是欺人太甚嘛!”之后,他指示台

4

湾当局相关负责人和媒体发表谈话或刊发文章,揭露和谴责日本政府及其右翼政客支持“台独”、制造“两个中国”之行径。这表明蒋介石导学号 26813261( D )

A.倾向于中共和解 C.承认新中国地位

B.希望台湾回归中国 D.坚持“一个中国”论

[解析] 材料中无法看出蒋介石解决该问题倾向于中共和解,A项错误;其反对台独并不意味着其希望台湾回归中国,B项错误;材料中无法看出其承认新中国的地位,C项错误;其反对台独和两个中国都是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反映,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5分,共52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导学号 26813262

材料一 某英特尔高级院士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

材料二

材料三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十三条 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据材料一,指出“突破性创新”和“渐进式创新”在隋唐政治制度方面各有什么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特点。(10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世界政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表现在哪些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6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在线全文阅读。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6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1823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