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课后习题答案(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2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益者不容易感受到这种利益。而由贸易所产生的代价和痛苦,虽然其总和小于贸易利益,但却集中在数量相对要少得多的人身上。这种利益和代价之间的不平衡使得进口竞争集团,尤其是其中的传统产业寻求政府保护。政府对此也不能不认真考虑。保护贸易手段,可以减缓进口竞争部门中有些行业或企业可能遭到的损害,同时又可以使政府发挥收入再分配的作用,给已经遭到损害的部门提供补偿。

其他种种保护贸易政策的论据,诸如国防、国民健康等,虽然没有经济上的正当理由,但作为实际问题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不能一概认为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口实”。 上面的分析证明,保护贸易政策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 当然,对保护贸易政策也不能一概而论,而要分清正当的保护贸易政策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如果说“正当的”保护贸易政策有其合理的经济、非经济理由的话,那么,贸易保护主义就完全是一种以邻为壑的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理论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明显的经济学上的合理性:

(1)保护贸易政策的立足点在于保护和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发展生产力,以增强本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2)实行保护贸易政策着眼于资源的动态优化配置,考虑的是经济成长的长远利益; (3)为了保证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平稳性,维护本国经济运行的稳定而实行保护政策; (4)考虑到贸易利益的分配以及贸易对各利益集团收入分配的影响而适当采取保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当的、合理的。

2.试评述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

答: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普遍的自由贸易理论是无边无际的世界注意经济学,它完全忽视了国家的存在,不考虑如何满足国家利益,而以所谓增进全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

(2)流行学派只考虑交换价值,即通过对外贸易增进财富,而没有考虑到国家的精神和政治利益,眼前和长远的利益以及国家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制定国际贸易政策的出发点。 (3)普遍的自由贸易理论是狭隘的本位主义和个人主义,完全抹煞了国家和国家利益的存在。

(4)保护贸易政策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李斯特明确提出,“国际贸易的自由和限制,对于国家的富强有时有利,有时有害,是随着时期的不同而变化的”。因此,一国采取何种贸易政策,要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而定。 李斯特是第一个从理论上探讨在面临国际竞争的条件下,如何运用保护贸易的政策与措施来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建立了具有完整体系的保护贸易理论。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的提出在国际贸易理论史上无疑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指导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生产力,实行经济自卫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当代,我们对其需要批判地加以借鉴。考虑到经济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当代发展中国家如果需要实行贸易保护,只能采取适度保护。所谓适度保护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保护对象的范围要适度;二是保护的水平要适度;三是保护的期限要适度。

3.什么是超贸易保护政策?它与一般的贸易保护政策有何不同? 答:超保护贸易政策是指西方发达国家为维护国内市场的垄断价格和夺取国外市场而采取的一种侵略的对外贸易政策,又称侵略性保护贸易政策(aggressive protective trade policy)。主要内容有:对进出口贸易实行许可证制及外汇管制;对进出口商品规定进口限额,征收高额关税或禁止进口;对出口商品予以补贴或关税减免。

超保护贸易主义有以下特点:

1.保护的对象扩大了。超保护贸易不但保护幼稚工业,而且更多地保护国内高度发达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 2.保护的目的变了。超保护贸易不再是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

3.保护转入进攻性。以前贸易保护主义是防御性地限制进口,超保护贸易主义是要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张。

4.保护的阶级利益从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转向保护大垄断资产阶级。

5.保护的措施多样化。保护的措施不仅有关税,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奖出限入的措施。 6.组成货币集团,划分世界市场。1931年,英国放弃了金本位,引起了统一的世界货币体系的瓦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自组成了排他性的相互对立的货币集团。

4.试述重商主义保护贸易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加以评论。

答:主要思想: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即出口必须超过进口。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参加国同时出超,而且任一时点上的金银总量是固定的,所以一国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他国家的损失,即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因此,伊丽莎白一世不仅采取许多有利于贸易发展的措施,同时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早期重商主义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和积累货币财富。晚期重商主义与早期不同的是,认为国家应该将货币输出国外,以便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不过他们要求,在对外贸易中谨守的原则是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必须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获得的总额,其目的仍是要保持有更多的货币流回本国。因此,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对外贸易必须做到输出大于输入,以保持出超。 评论:重商主义对金银输入的关注不是“幼稚的执迷”,而是对大量货币和较低利息率之间联系的一种直觉认识。而且“在整个人类历史中,储蓄倾向大于投资诱导是一个长期趋势”。

5.试述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答:特点:1 被保护的商品不断曾加

2 限制进口措施的重点从关税壁垒进一步转向非关税壁垒 3 管理贸易日益合法化、系统化

4 奖出限入措施的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 5 加强了 征收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行动

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 保护措施扭曲了贸易流向 2 保护的程度不断提高 3 贸易限制推动价格上涨

4 进口限制未能有效地维持就业

5 新贸易保护主义使发达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6 新贸易保护主义伤害了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6.什么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对其如何加以正确认识和评价? 答:战略性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贸易政策理论。该理论以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理论为前提,以产业组织中的市场结构理论和企业竞争理论为分析框架,突破了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自由贸易学说,强调了政府适度干预贸易对于本国企业和产业发展的作用。

战略性贸易政策从本质上说并不是关于战略性产业的贸易政策,但却是一种有利于促进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政府有效干预的对外贸易政策。

评价:1、从理论渊源来看,颇有创意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以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和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为基础的,它是上述理论在国际贸易政策领域中的反映和体现,是其政策涵义的深化和拓展。

2、各种战略性贸易政策模型是从现实世界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情况中提炼出来的,它们试图设计出适宜于产业内贸易的干预政策,以改善受到扭曲的竞争环境,使市场运行处于次优(Second Best)境地,因而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3、西方学者在建立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模型过程中,广泛借鉴和运用了产业组织理论与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在这方面还是收获颇丰的。

第七章、国际贸易政策措施

倾销与反倾销:倾销(Dumping)是一种价格歧视,即出口厂商在国际市场上,以低于正常价格的价格销售商品,对进口国的某些工业造成重大损害或重大威胁,是一种不正当的贸易行为。与反倾销相对称

反倾销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

补贴与反补贴:补贴是指政府为刺激出口,对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实行特殊政策,给予特殊的经济上或财政上的支持措施

反补贴是指一国政府或国际社会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公平竞争的秩序,或者为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发展,针对补贴行为而采取必要的限制性措施。包括临时措施、承诺征收反补贴税。

有效保护率:一整套关税结构使受保护行业每单位最终产品附加价值增加的百分比。

技术性贸易壁垒:发达国家以保护人身健康、保护环境、保护消费者利益等为借口,广泛采用复杂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及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这些规定十分复杂,有的十分不合理,而且经常变化,以致使出口方难以很快适应,从而达到其限制进口的目的。

综合经济特区:综合型的经济特区兼有贸易型经济特区和工业型经济特区两种特点和职能。它既像自由贸易区那样为转口、出口贸易提供许多优惠待遇,又提供了发展工业生产所必需的各种基础设施,是两者的有机结合体。

1.什么是替代国价格,为什么它有时是不公平的?

答: 所谓替代国价格即在GATT/WTO规定的价格标准之外,采用“替代国或类比国的类似产品的价格作为正常价值”。

由于替代国的选择和替代国价格的选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往往不公平、不合理、不科学、带有很强的歧视性,这直接影响这些“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商品正常价值与出口价格比较的基础,从而使之成为反倾销调查中确定倾销是否存在的核心问题。

2.试述进口关税的主要种类及其作用

答:进口税中按差别待遇分为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关税和普遍优惠制关税。 附加税:对进口商品在征收正常关税外,再加征的额外关税,称为进口附加税。 作用:1、应付国际收支逆差,维持进出口平衡 2、防止外国商品的出口补贴和低价倾销 3、对某个国家实行歧视或报复 差价税:为了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按照国内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间的差额征收的关税,就叫差价税。

作用:很好的限制进口。

特惠关税:指某一国家或者经济集团对某些国家的所有进口商品或一部分商品在关税方面给予的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

作用:促进互惠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 普遍优惠制:发达工业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产品,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的一种普遍的关税减免优惠制度。

作用:1、扩大发展中国家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增强其产品的竞争能力,增加外汇收入

2、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以及加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3.什么是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相比,它有什么特点?

答: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种种措施。 非关税壁垒相对于关税壁垒而言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这表现在:

(1)关税征收受关税法律制度的管理,世贸组织成员国关税率的变动(主要是提高)还要通过政府协商,因而比较稳定,不能轻易变动。而非关税措施由政府行政部门制定,灵活性较强;

(2)关税的税率公开,便于国际比较。而非关税措施长变化,且因各国的特殊性,往往不便进行国际比较,隐蔽性强;

(3)关税在世贸组织范围内要贯彻最惠国待遇原则,对不同国家的商品一视同仁。而非关税措施往往针对特定的商品和国家,更有针对性和歧视性。

4.什么是绿色壁垒?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加剧,某些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人类环境意识、健康意识的提高,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关注的话题,这本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但在这种“绿色潮流”中,发达国家假借环保之名,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设置“绿色技术壁垒”,并逐步成为它们在国际贸易中使用的主要技术壁垒。其内容包括:(1)绿色标准;(2)绿色环境标志;(3)绿色卫生检疫制度;(4)绿色补贴;(5)内在化要求。

5.什么是外汇倾销?其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受哪些因素的制约? 倾销行为还可以通过汇率变动政策来实现,这就是所谓外汇倾销,即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来扩大出口。

外汇倾销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受诸多因素的制约: ①货币贬值迟早会引起国内价格的上涨,当国内价格上涨的程度赶上或超过货币对外贬值的程度时,外汇倾销的条件也就不存在了;

②如果其他国家也实行同幅度的货币贬值或采取提高关税等其他报复性的措施,外汇倾销的作用也将被抵消;

③受出口商品供给和进口需求弹性的限制;

④受出口生产结构的影响,如果出口生产中使用的进口原材料、中间部件比例较高,则外汇贬值会提高进口成本,会抵消外汇倾销的促进作用。这对进料加工影响较大,但对来料加工没有影响;

⑤对外资企业的影响。

6.如何确定进口关税对进口国最终产品国内生产者的实际保护程度?

第八章、从GATT到WTO

最惠国待遇:是国与国之间贸易条约和协定的法律待遇条款,在进出口贸易、税收、通航等方面互相给予优惠利益、提供必要的方便、享受某些特权等方面的一项制度,又称“无歧视待遇”。

国民待遇:所在国应给予外国人以内国公民享有的同等的民事权利地位。

试述WTO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答:WTO的基本原则:1)非歧视原则①最惠国待遇原则②国民待遇原则2)关税保护原则3)取消数量限制原则4)透明度原则5)公平贸易原则6)互惠原则7)贸易争端磋商调解原则8)对发展中国家特别优惠原则9)区域性贸易安排原则10)合理保障原则

第九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

国际直接投资:指投资者投资于国外的工商企业,直接参与或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而获取利润的一种投资方式。

国际间接投资:指发生在国际资本市场中的投资活动,包括国际信贷投资和国际证券投资。前者是指一国政府、银行或者国际金融组织向第三国政府、银行、自然人或法人提供信贷资金;后者是指以购买国外股票和其他有价证券为内容,以实现货币增值为目标而进行的投资活动。

经济一体化:在组成贸易集团的成员国间逐步取消所有歧视性贸易障碍和其他非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进而实现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无阻碍流动,并为此而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社会经济政策。

1、 什么是国际直接投资,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指投资者投资于国外的工商企业,直接参与或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而获取利润的一种投资方式。

国际直接投资与其他投资相比,具有实体性、控制性、渗透性和跨国性的重要特点。具体表现在:

(1)国际直接是长期资本流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不同于短期资本流动,它要求投资主体必须在国外拥有企业实体,直接从事各类经营活动。

(2)国际直接投资表现为资本的国际转移和拥有经营权的资本国际流动两种形态,即有货币投资形式又有实物投资形式。

(3)国际直接投资是取得对企业经营的控制权,不同于间接投资,他通过参与、控制企业经营权获得利益。当代的国际直接投资又有以下几个特点:规模日益扩大、由单向流动变为对向流动、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日趋活跃、区域内相互投资日趋扩大、国际直接投资部门结构的重大变化、跨国并购成为一种重要的投资形式等等。

2、按投资者动机划分,国际直接投资有哪些类型?

答:按照投资者的经营动机,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 自然资源导向型,一般投向能源,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弥补

母国自然资源匮乏,确保本国生产的正常进行。

2、 生产要素导向型,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在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供应比较丰富的国家进行

的直接投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张二震《国际贸易学》课后习题答案(3)在线全文阅读。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课后习题答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1805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