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2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改比较合适?

现在科研项目评审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管理机构没经验,也没时间去调查研究。以前怎么样,现在就怎么样;科委怎么做,经信委参考,发改委差不多。这些管项目的人大多是外行,即便有科研经历,也不是来自社会。衡量标准条件互相抄袭、借鉴。不切实际,不发展改进,也不会担责任,轻松安全完成工作。

第二个问题就是政府有事情就找专家,被一批专家把持话语权。2012年我们的空气源热水器就能烧开水了,节能50%,当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技术人员反映给一个某某委的老专家,该专家说:绝无可能!该技术人员小心翼翼的坚持说:仪表是我们自己的,从我们感官和仪表数据都支持确实水烧开了啊?!老专家还说:那也不可能。

有时候也想问问那些整天开会、评标,飞来飞去的专家们,你们还有时间深入实践、深入实验、深入试验吗?你们凭什么代表科技进步?代表创新水平?凭什么拥有话语权?现在有寺庙的和尚都因为要增加修为关闭山门,闭关修行,那些专家们每年“闭关”吗?如果说有概念给国家、产业带来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带来严重负面影响的科技概念,是否应该应该按照重大经济犯罪展开刑事调查?是不是也应该立法,对于科技造假、学术造假的人依法追究责任,追偿给社会造成的巨大损失?

第三个问题就是偏向理论、偏向院校和科研单位。其实创新科研来源于市场需求,采用的是成熟技术,和“高大上”的科研单位没有关系,他们已经“不接地气”了。但是获得一个项目,就要看你和那个院校合作?有几个博导?几个博士后?没有就对不起。私下也有某某委的朋友说,我们其实对某某大学早都不感冒,你们也别和他们合作,他们办不了什么事,拿不出可用的东西。动不动以“学生要做论文、学生毕业走了没办法、要不重新再来一次项目?”,但是项目申报表格还是需要和他们合作。

笔者建议对于技术创新这个脑力劳动、市场推动的事情,不是政府的强项,也不能要求政府工作人员有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去甄别。应该改项目资金扶持为天使投资、成果奖励等创新模式,有风险的事情采用能承担风险的机制来运作,让社会力量去做,对于技术创新研究尽可能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成败论英雄!政府少参与,把更多精力放在资源整合、法制管理、维持公平正义的工作上去。

6

7、 当前科研人员的基础生活保障存在哪些问题?您觉得应该重点提高哪些待遇以及幅度?

科研人员的福利待遇也要区分理论科研和市场科研。理论科研很难短期转化为

市场价值,需要国家力量,国家全额出资,所占科研经费总比例应该大幅度减少。这种科研工作应该直接向国外先进同行学习,交流经验,衡量标准就是看他的科研成果和国外同行的对比。类似公务员模式,衣食无忧,但不可能超越社会平均水平太多,属于一般工作,可以融入大专院校教育中,有突出成绩才有奖励。

应用科研则应该走完全市场化的道路,“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国家可以事后奖励,前期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去解决问题。 8、

如何才能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您对此有无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其实主要取决于科研成果的市场价值。我们和西方交流的过程,总是提出希望他们给我们转让技术,回过头又说自己的技术躺在专利库里面,这不是矛盾吗?事实上,没人要的技术,一文不值,如何转化?

无用的专利技术如何产生,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家也很清楚,但现在科研体制导向决定产生了大量无用专利,也诞生和养育着一个奇怪的专利撰写、专利交易的市场。这个市场中有大量的专利写手,他们杜撰专利、根据现有专利改造专利,申报之日就等着低价转让,连发明名义都可以改。就是为了满足验收、结题、评职称、申报补贴,甚至罪犯减刑。一个几百到几千元一个,连“发明人”都不想要的专利,用完其评职称、减刑的作用后就连年费都懒得交,过期作废了,这样的“技术成果”能转化吗?

笔者有个建议:目前中国知识产权局负责专利审查的技术人员大概有8000~10000人,他们天天看专利,和这些专利写手打交道。他们显然知道哪些是杜撰的,哪些是原创。那些申报材料只要满足专利法的要求,他们就必须依法授权,不能阻止垃圾专利的诞生。但是他们也具有最丰富的专利、技术理论和经验,相信他们也会遇到那种让他们“拍案叫绝”的金点子!如果让他们每人每年推荐几个专利,最后转化后给予物质奖励,那么我们那些埋在专利沙堆里面的“金专利”、“钻石专利”则很有可能被拣出来。将这些专利推荐到社会上,很有可能引起市场各相关方的兴趣,高效率实现转化。

7

9、 如何看待海外留学生和本土研究生区别对待的现象?您觉得对他们应建立哪种科学的评价标准?

笔者认为吸引人才的核心是要根据人才的能力,根据真实能力、未来贡献可以

区别对待,不能因为出身、头衔、学历、来源等外在的东西。不管是海归、本土应该一视同仁。当年钱学森出国之前就是优秀学生代表,在美国成为科研奇才,回国后能力很强,当然要给他配置一流资源,让他把能力尽可能发挥出来!但是现在的很多海归,出去的时候他是什么状态?是优秀学生还是成绩不好出国混文凭?在国外处于什么水平,是难以生存下去还是科研佼佼者?回国后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能力到底怎么样?

10、 如何看待由来已久的学术派系之争?您有无解决思路?

我长期以来从事具体科研工作,没有去追求职称、学历、头衔。估计也因此没有机会介入所谓学术派系斗争,对学术派系之争有耳闻,无体会。

科学研究不是政治研究。研究的是具体的事物,不是人与人的关系。事物的内在规律是客观的,我们只有能否把握和认识的问题,应该谈不上派系。搞派系的,那都是科研领域的政客,是唯心的东西,应该逐出科技领域。

学术派系之争往往不是学术斗争,几乎都源于直接或间接的利益、权益斗争,如果我们科研工作能改变利益导向,斗争焦点转移到人与自然的斗争,正当的市场竞争,那么学术派系斗争将不复存在。

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国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2)在线全文阅读。

中国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1797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