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广东教育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4)、摄氏温度:字母C代表摄氏温度℃是摄氏温度的单位,读做摄氏度;它是 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分成100等份,每1份就是1℃。低于0℃用负数表示 例:37℃读作

-45℃读做 0℃读做 5)、体温计:

(1)结构、量程、分度值 (2)使用

3、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3、课后活动:

1)、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2)、课本后练习。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3、热往哪里传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热传导的特征(沿着物体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物体传导热的能力不同可以区分常用的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2、培养学生的试验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重点、难点:

1、热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较低的部分; 2、物体传递热的能力不同。 3、水、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6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分组试验:学生准备(铁丝架一件、火柴棒三根、凡士林一袋、火柴一盒、木筷、竹筷、塑料筷、瓷勺)

四、教师准备:铜丝、铁丝、铅丝、玻璃棒、酒精灯、烧杯、开水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投影片(插图)

(1)、谈话:同学们在家做过饭吗?做饭时,把锅放在火上,过一会儿,锅把会烫手,这是怎么回事?热是怎么传到锅把上的? 板书:炉火-----锅底------锅把

(2)、讲述: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热是不是这样传过来的?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热传导

(1)、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将铁丝支架放好,用铅笔盒压住,然后将三根火柴棒抹上少量的凡士林,依次粘在铁丝支架上的5厘米、6厘米、7厘米处。用酒精灯加热铁丝一端,观察有什么想象? (2)、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想象:在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①、火柴棒为什么会掉下来?

②、火柴棒掉下来时,凡士林有什么变化? ③、凡士林变化说明铁丝怎么样? ④、铁丝是怎么变热的?

(4)、讨论:试验现象说明什么?

(5)、小结: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物体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传导。 板书:

7

3、热往哪里传 热传导的特点: 1、热沿着物体传导

2、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

第二课时

2、指导学生认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1)、认识金属物体和非金属物体导热能力不同

①、谈话:既然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那么各种物体传热的能力是不是一样的呢? ②、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各小组把搜集的各种材料,放在热水中,过一会儿再用手摸一摸,感觉他们温度有没有变化?温度相同吗?哪些材料变热了、那些材料不太热? ③、分组实验:(教师倒开水) ④、汇报结果

⑤、讨论:哪些物体变热了、 哪些物体不太热

⑥、小结:根据物体导热能力的大小,我们把物体分成两类。容易传热的物体较热的是良导体,不容易传热的较热的不良导体。金属是热的良导体,非金属是热的不良导体 板书:

热的良导体-------金属 热的不良导体------非金属

3、指导学生认识水、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1)、引导学生对水、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还是良导体提出假设

①、讨论:水、空气到底是热的良导体还是热的不良导体?如果是会有什么想象? ②、演示观察

③、汇报观察结果:看到了什么现象? ④、讨论:试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水、空气是不容易传递热的,所以水、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8

第三课时

4、全课总结:

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热传导,知道了热传导的特点是沿着物体传递的,传导的方向是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根据物体导热能力的不同,我们又可以把物体分为热的良导体,非金属是热的不良导体。水、空气也是热的不良导体。 三)、巩固练习

(1)什么是热传导。这种传热方式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热的良导体?什么是热的不良导体? (3)出示投影片- 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的应用。 提问:图中物体哪部分是用热的良导体制成的? 物体哪部分是用热的不良导体制成的?为什么 四)、作业:科学习作 五)、板书设计

3、热往哪里传

炉火---------锅底----------锅把 热传导特点:1、热沿着物体传递

2、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 热的良导体 热的不良导体

六、教学反思:

9

4、热胀冷缩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尝试用“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 (2)在学生研究水有热胀冷缩性质的基础上能作出判断:固体和气体有没有这种性质。

(3)能够设计实验证明固体和气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知识与技能:

(1)知道热胀冷缩现象,即物体一般在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遇冷体积会缩小。 (2)能够设计实验证明物体的热胀冷缩变化。 (3)知道热胀冷缩现象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尊重他人意见,敢于发表不同见解,

乐于合作交流。

(2) 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科学变化的丰富多彩。 (3) 意识到科学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好处,避免许多危害。 二、教学准备:

烧瓶、细管、铁圈、铁钉、玻璃杯(2个)、木板、水槽、酒精灯、烧杯、弯玻璃管、橡皮塞、滴管、气球、瘪乒乓球、热水、有色水、肥皂水、冰水。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质疑,探究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1、师生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美丽的喷泉吗?

生:见过,在花溪公园里有一个很大的喷水池。 师:那你们见过彩色喷泉吗?

生:(奇怪地)有这样的喷泉吗?没见过。

师:好,现在老师给大家做一个彩色喷泉实验,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现象。 2、教师演示实验。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广东教育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在线全文阅读。

广东教育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1570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