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三速电动机变极调速控制设备电气说明书(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1970-01-0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值得指出的是,由经验设计法所得的图4与由逻辑设计法而得的图14虽都能满足对电动机的控制要求,但对电动机的控制功能有所差别:二图中电动机在起动时都只能先起动到低速运转状态,不能直接进入中速或高速运转状态。低、中、高速三种工作状态不能越级切换,即从低速到高速或从高速到低速都必须经过中速过渡,这是相同的。但图4中电动机一旦起动转入运转后,不管原处于伺种工作状态,只要按动SB2~SB4中的任一 只,即可转入相应的另一种工作状态。如在中速运转时,可以按SB2转入低速运转,也可按SB4转入高速运转。在高速运转时,只要按SB2按钮,电动机先自动进入中速运转,然后切换成低速运转。而图5则不能这样执行。由于严格按程序一步步执行,在图14中我们通过分折可知,如果电动机一旦进入第2程序的中速运转状态(参阅表5),就不能再进入第1程序的低速运转,而只能进入第3程序的高速运转。电动机如已工作在第3程序的高速运转状态,要进入低速运转,按SB2是无用的,因此时以KAl、KA3仍吸台,按SB2不可能使KA3线圈失电,从而使KM3失电。而必须先按SB3按钮使KA1失电,电动机先进入中速运转,然后再按SB2使KA失电释放,才能使KMl吸合进入低速运转。即电动机只能从0程序开始,严格按照从0→1→2→3→4→5→6程序的顺序一步步进行,不能逆向或越级,这就是逻辑设计法的特点。对本实例而言,这样的控制功能反而不方便、不灵活,故我们选用经验设计法来完成整个设计。但这并不说明逻辑设计法比经验设计法差,只不过在本实例中从控制功能和操作方面相比较而言不方便、不灵活。对于控制要求而言,二者并无差异,均能严格满足设计要求,到底采用何种设计方法,可根据具体控制对象、控制要求而定。

四、电器元件的选择 1.刀开关

因电路电压为交流380V,三速电功机最大工作电流为24.1A,再考虑控制回路中各电器线圈的工作电流(一般为几十毫安至几百毫安),可选额定电压为交流380V,额定电沉为30A的HK系列胶盖闸刀开关,极数为3极,型号为;HK2—30/3。

2.熔断器

图4中有两类熔断器FUl、FU2。

FU2作为控制回路的短路保护作用,熔体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均只要大于等于控制回路的实际负载电压、电流即可。控制回路负载电流为各线圈吸合时的工作电流,且同时工作的线圈最多为8只,故可选熔体额定电流为4A,考虑用螺旋式熔断器。最后选定FU2为:型号RL—25/4,额定电压为交流380V,支持件额定电流为25A,熔体额定电流为4A。

FUl主要作为电动机主回路的短路保护,故溶体电流INF应按下式计算

16

INF?(1.5~2.5)INM

式中INF——电动机的额定电流(A)。

又因三速电动机控制对象为风机,属轻载起动,上式系数取1.5,最后熔体电流INF为:

INF?1.5INM?1.5?24.1?36.2A

根据原理图,FUl熔断器应在熔体熔断时使指示灯HL8发光,放应选带有微动开关的熔断器系列。最后选定FUl为:额定电压为交流380V,支持件额定电流为60A,熔体额定电流为40A,型号为RL1B—60/40。

3.热继电器

因电动机低速运行时,定子绕组为三角形联结,为统—起见,FRl、FR2、yH3均选用带断相保护装置的三相热继电器。

热继电器热元件额定电流IN电动机起动个频繁.,可按下式选取

IN?(0.95~1.05)INM

式中,INM—电动机额定电流,单位为A。

三速电动机低、中、高三种工作状态对应的满载电流分别为20.2A、20.6A、24.1A,取上式系数为1.0,则FRl、FR2、FR3对应的热元件电流分别为:

IN1?1.0?20.2A?20.2AIN2?1.0?20.6A?20.6A IN3?1.0?24.1A?24.1A据此热继电器FR1、PR2、FR3均选型号为JR0—40/3D的热继电器,其中热元件额定电流为25A,整定电流分别定为20.2A、20.6A和24.1A,额定电压为500V满足线路电压380V的要求。

4.接触器

图4中共有KMl一KM4四只交流接触器,因控制的是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起动与停止,故均选用使用类别为AC—3,又因控制回路的控制电压为交流380V,故四只接触器的线圈额定电压均选为交流380V。

接触器额定电压因线路电压为380V,故选大于等于380V即可。接触器主触点额定电流,因电动机低、中、高速三种工作状态的输出功率不一样,可计算出各自的实际定子工作电流后选取。这里为统一计,均按三种工作状态时的满载电流来选取。即按20.2A、20.6A和24.1A

17

选取。选用原则为接触器额定电流比实际电流略大,切忌按实际电流大小选。

再考虑辅助触点的数量,最后选定各接触器型号如下: KMl、KM2为CJ20—25 (额定电流为25A) KM3、KM4为CJ20—40 (额定电流为40A)

各接触器额定电压均为380V,极数为3极,线圈额定电压为380V,辅助触点数量为2常开2常闭。

5.电流互感器与电流表

电动机最大满裁电流为24.1A,故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的额定电流值要大于等于24.1A,而二次侧为标准的5A。所以选用LQK—0.38—30/5互感器,该互感器额定电压为380V,一次侧额定电流为30A,二次侧额定电流为5A。

电流表只要选与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一次电流值配套即可,选定为44L1—30A电流表。 这里我们选电流互感器和电流表时没有考虑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冲击。实际应用时若起动电流远大于电流表量程且起动过程较长,我们可采用在起动时用电器触点将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短接的办法来保证电流表在起动时不受起动电流的冲击。待起动完毕再去掉短接在互感器二次侧的电器触点,将电流表串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回路中。

6.中间继电器

图4中共用了 8只小间继电器,对它们选择的主要技术参数为线圈额定电压,常开常闭触点数量,以及中间继电器的额定电压。因主回路、控制回路电压均为交流380V,常开常闭触点用的最多的中间继电器数目是2常开2常闭,故KAl一KA8中间继电器选用化J7Z—44型,其中其额定电压为380V,线圈额定电压也为380V,触点数为4常开4常闭。触点额定电流为5A肯定满足要求。

7.时间继电路

图4中共有4只时间继电器,其中KT1、KT3为断电延时型,只需延时触点KT2、KT4为通电延时型且既需延时触点又要瞬动触点,吸引线圈额定电压必须适合控制回路电压交流380V。选择结果如下:

KT1、KT3为JR23—61 KT2、KT4为JS23—31

吸引线圈额定电压均为交流380V常闭,延时触点为1常开1常闭,瞬动触点均为2常开2常闭。

8.按钮

18

图4中共用了4只按钮。选择按钮的主要技术数据为型号、型式、触点数量、额定电压与颜色。大部分按钮额定电流为5A能满足控制回路的电流要求。工厂中所用按钮一般型式可选开启式。根据控制回路电压为交流380V,按钮触点数及各按钮的用途,选定各按钮型号为LAl8—22K(即有2常开2常闭触点,型式为一般式),额定电压为交流380V,SB1颜色为红色,SB2一SB4为绿色。

按钮颜色含义可参阅相关有关部分内容。 9.指示灯

图4中共用了8只指示灯,指示灯的主要技术参数为额定电压与颜色。因控制回路电压为交流380V,故所选指示灯额定电压力交流380V,型号为AD11—22/41—5G(具体含义可参阅本书附录B有关内容),各指示灯颜色为HL4白色,HL1一HL3、HL8红色,HL5~HL7绿色。

指示灯颜色含义及选用可参阅本书附录A有关内容c 10.导线

图4中导线分为两个部分,即连接主回路用导线和连接控制回路用导线。

电控装置中控制电路导线截面,应按规定的载流量选择,但考虑到机械强度的需要。对于低压电控设备的控制线路,所采用导线截面不宜小于0.75mm2的单芯铜绝缘线,或不宜小于0.5mm2的多芯铜绝缘线。导线的额定绝缘电压应与电路的额定工作电压相适应。我们设计的控制回路中负载电流均为各电器线圈工作电流,控制电压为380V,故选用绝缘电压力交流380V的BVR—7/0.43型铜芯塑料绝缘软线作为控制线路连接线。该线标称截面为1mm2,环境温度为40℃时允许载流量为14A。考虑导线成捆或在行线槽中布线时按1/2允许裁流量作为实际载流量计算,也达7A,远超出实际负载电流。

主回路中导线一般截面较大,不用考虑机械强度而只按允许载流量选择。在这里主回路中电流按电动机达最大功率时满载电流为24.1A选择。选用绝缘电压为380V的BVR—49/0.52型铜心塑料绝缘软线。该线标称截面为10mm2,环境温度为40℃时允许载流量为57A,按其1/2允许载流量作为实际载流量为28.5A大于24.1A满足要求。

11.接线瑞于

由于我们在设计控制柜时往往将整个控制系统分成几部分安装,各部分之间的连接线必须要通过接线端子连接,所以还需选择接线端子。接线端于也分为主回路接线端子与控制回路路接线端了。主回路接线端子与控制回路接线端子的选择以满足电路的电压、电流值为基本原则,结构类型等可根据各自需要而定。这里主回路接线端子选用TZ1—40型,该类接线

19

端广额定电压为交流380V,额定电流为40A,显然满足要求。控制回路则选用TZ1—10型,其额定电压为交流380V,额定电流为10A。

与这两种接线端子配套的还需标记座和端盖,分别选用TZ1—40B、TZ1—10B和TZ1—40G、TZ1—10G。

五、电路元件明细表

依据以上选择结果,控制设备电器元件明细表见表3。

表3 电器元件明细表(不需要画出)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三速电动机变极调速控制设备电气说明书(4)在线全文阅读。

三速电动机变极调速控制设备电气说明书(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1475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