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7)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学生独立填数。

→数数时,可以1个1个的数,也可以2个2个或5个5个数。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填好后,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

→ 提问:第一个方格里为什么填2,你是怎么想到的?

提问:比6大的数有哪些?比6小的数有哪些?3接近0还是接近10???你能学着老师也来提出问题考考老师和同学吗?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完成后再让学生读一读。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第2张是8,你知道是从哪边数起的吗?那第5张是几呢?第10张呢? 整合题:

6.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体会数的方向不一样,问题的答案也不一样。 7.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8.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

第8题先让孩子照样子用小棒摆一摆,边摆边完成填空。追问:从1个正方形到2个正方形,你添了几根小棒?从2个正方形到3个正方形你添了几根小棒?如果继续摆下去,摆4个你还要添几根小棒? 9.做想想做做第9题。

→第9题让孩子指一指多出的是哪个部分,然后再填空。 创编题 10 2 三、课作。(10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13页 跟随教师校对作业,及时订正。 提高题:按规律接着画,画满10个。 ?□#?□#

第五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

课题:练习二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认知结构。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10以内数的实际应用价值,增强数感,发展思维。

教学重点:初步形成对0~10相对完整的认知结构。 教学难点:初步形成对0~10相对完整的认知结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目标,知识梳理。(预设5分钟) 1.回顾10以内的数。

学生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你会用数字说一句话吗?咱们来比比谁说得好。 2.确定本课内容,认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进一步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25分钟) 基本题:

1.“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交流。

→体会:同样数量的物体,用不同的单位来计数,结果是不一样的。 2.“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么找到最中间的苹果的?

→提问:(1)最中间的一个苹果是哪一个,你是怎么找到的? 3.“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现独立完成再校对。

→出示正确的答案和错误的答案进行对比分析。 指出:在做题时要搞清楚方向。 4.“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现独立完成再校对。 5.“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现独立完成再校对。

→第一个方框里填什么?你是怎么想的?还可以填什么? 整合题:

6.“想想做做”第7题

先观察这幅图,数出深色三角形的个数,再数出浅色三角形的个数。 发现排列的规律。 →提问:你是怎么数的?

从上往下一层一层地数,每次几个? 引导学生有顺序地去数。 4.“想想做做”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交流。 →左边画了几个?为什么? 他画得对吗?根据什么来判断? 5.想想做做第9题。

先观察,找出规律再按要求涂色。 →仔细观察,涂色的方格是怎么变化的?

从数量上说,每次多2个。从形状上看,第一行每次多1格,第二行也每次多1格,但是第一行总是比第二行多1格。 6.想想做做第10题。

观察图意,想象一下完成图的样子,猜一猜还要几块才能铺满? 用直尺来画图,验证。 画好以后数一数

→提问:通过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应该有4行,每行4块。 猜一猜还缺几块?说理由。 动手画画看,记得要请直尺来帮忙。 7.思考题。

先观察,数一数,绳子有几段?结有几个?

→引导孩子一起观察发现,要打结的个数总是比绳子的数量少1,推断出8根绳子7个结,最后画图验证。 创编题

接着画,画满10个。

?□?□□?□□

→学生画好后请说出图形排列的规律,如果规律不成立就是错的。 三、课作。(10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14页 跟随教师校对作业,及时订正。

提高题:东东参加了乒乓球比赛,他和每个参赛的小选手都握一次手,一共握了6次手。你知道参加乒乓球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第六单元 认识图形(一)

课题:认识图形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物的辨认,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

2.引导学生认识相应的图形与名称,初步认识这些形体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分清长正方体。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2分钟)

出示事先准备好的立体图形的玩具,让学生认一认。 出示课题,板书课题,提出要求

→小朋友,看今天老师带来什么好东西?你们都认识他们吗? 今天,我们要研究研究这些东西,看哪些小朋友学得多。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预设10分钟) 1、组织游戏,合作交流。

出示挂图,引导分组参加搭积木游戏,讲述游戏合作的要求。

→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我们也一起来搭积木好吗?小组搭积木的时候要听从组长的指挥,互相合作,不争抢。

2、同桌讨论,怎样才能将积木整理得整齐一些? 3、全班交流。重点交流按形状分类整理的方法。 4、摸一摸,猜一猜。

感知每类形体的特征,在这基础上再抽象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教师准备袋子,让学生蒙上眼睛,从布袋里摸出一块积木,然后说出它们的名称。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预设18分钟) 1、辨析正方体。

你能找出哪一个是正方体吗? 2、辨析长方体。

你能找出这里有几个长方体吗? 3、连线

观察图形,正确连线。 4、“想想做做”第1题。

通过实物和图形的连线,联系生活中的物体,加深对不同形体的认识,并通过举出实例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和它们相似的朋友。

→说说各个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是这种形状? 5、“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地数一数、填一填,然后交流。

→观察图里的物体可以分成几类,仔细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6、“想想做做”第3题。

第(1)题,可以填一填,再相互交流。 第(2)题,只要求口答,不必进行书面回答。

→ 第(2)问可以相机补充问题,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 7、创编题:

你能在机器人身上找到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形吗?他们分别有几个? →注意在机器人身上找形体的时候一定要按顺序找,不重复,不遗漏。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钟) 完成《补充习题》第15页的2、3、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7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7)在线全文阅读。

2017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1474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