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B是否合乎历史的发展方向 C是否有益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D是否为社会的大多数谋利益
15.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时曾深刻地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这表明( )
A.信念是强大的精神力量 B.凡坚定的信念都是科学的信念
C. 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自动变为现实 D.信念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三.简单题
1.阐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 2.阐述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怎样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四.论述题
1.时下有人认为: “现代社会,艰苦奋斗早就不吃香了”、“艰苦奋斗,活受罪”,你是如何看待这些现象的?
2.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你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3.如何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五.案例分析题
1.在新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有科学家预言:2050年,机器人将会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2010年对冠心病和血液病的基因治疗可能会获得成功;21世纪氢氧化物可能作为汽车的能源;21世纪用需要移植的机体的健康细胞人工培植器官将得到广泛应用;未来人们可以不受衰老和病痛的摆布,积极健康地活到100岁以上??总之,未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必须奋起直追。
根据材料分析:怎样将远大理想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2.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早有革命理想和信念,1911年,林觉民参加了孙中山发动的广州起义。在起义爆发前,林觉民思绪万千,他早已准备为革命牺牲,于是给妻子写了绝笔信,这就是著名的《与妻书》。在这封信中,林觉民劝慰妻子,当听到他牺牲的消息的时候,不要过分悲伤,要“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
6
人谋永福也”。广州起义最终失败了,林觉民也被俘虏。面对清政府的提审,他毫无惧色,侃侃而谈,纵论国际大势,宣传共和革命。林觉民被关押数日,粒米未进,几天后被清政府残酷杀害。据记载,这位年仅25岁的革命志士,临刑时“俯仰自如,色不稍变”。林觉民与这次起义的其他烈士一起合葬在广州的黄花岗,他那种抛弃一己之幸福,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高尚情操,永远激励着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
结合材料,谈谈理想和信念的作用。 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鲶鱼效应:大家知道。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出许多。因此,挪威的渔民在捕到沙丁鱼后,总是千方百计地让鱼活着回到渔港。但这很不容易。后来他们发现有一艘渔船总能带着活鱼回到港内。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艘渔船在鱼槽里放进了一条鲶鱼,鲶鱼的生命力极强,放进鱼槽后四处游动,挑起磨擦。大量的沙丁鱼发现自己身边多了个“异己分子”,自然就紧张起来,不停地游动,这样它们的生命潜能就充分调动起来,结果一条条活蹦乱跳地到达了渔港。这种“鲶鱼效应”说明,在被逼迫的状态下,在面临敌手的危险中,生命的活力和潜能就会充分显现出来。
材料2 青蛙实验:有一位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选了一只健壮的青蛙,把它扔进沸腾的水中。这突如其来的灾难,立刻调动了青蛙的求生本能,使它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弹跳力,一下就跃出水来,逃到安全的地方去了。后来,生物学家又把这只青蛙放进一锅冰水中,然后慢慢地用文火加温。青蛙一开始在冰冷的水中很紧张,但是随着水温变暖,青蛙的警惕性消失了,舒舒服服地爬在水里,一副懒洋洋的样子,连四肢也不想划动了。但水温还在不停地升高,青蛙开始觉得情况不妙。当它想逃离时,怎奈浑身酥软,已无回天之力了,最后被活活地煮死了。
通过材料分析,怎样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和逆境? 4.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材料2:每个人都是一棵树。坚定的信念迟早会开花。健康的花朵终究会结果实。成熟
7
的果实必定会孕育核或籽??有了信念,枯木逢春会萌发新的枝干。有了信念,落叶树越冬会重绿。有了信念,灌木不再匍匐在地。有了信念,苗木将长成大树。 问题:
(1)根据材料1,论述如何正确认识个人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2)根据材料2,论述理想和信念的关系以及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 5.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2003年的夏天,6100名应届大学生志愿者高唱着这句嘹亮的口号开始了他们的“西部之行”。
莫锋——6100名应届大学生志愿者之一,22岁,是来自广东省清远县的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预防医学专业的一名应届本科毕业生。他说:“如果我在东部,施展拳脚的舞台不会那么大,但到了西部,能够真正做一个有用的人,能够尽情的放飞我的理想”:可以说,他的这句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决心在西部这个更大舞台上施展才华的青年学子的志向。 在竞争空前激烈的大学生就业争夺战中,莫锋并不费劲地找到了一个福利待遇很好的工作单位:深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然而,他放弃了这份待遇优厚的工作,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莫锋解释到:“深圳居民生活水平、城市医疗水平都比较高,深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硕士、本科生一大堆,我去那里,作用不是很大。但去西部工作,我能做很多实际有效的工作,比如帮助当地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帮助当地群众改变落后的观念和生活习惯。我要最大限度地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来京准备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会的西部12个省市区团委书记,听说莫锋的事迹,纷纷与他联系,希望莫锋到他们所在的地区工作。他们表示,将为像莫锋这样的志向远大.胸怀祖国的年轻人,尽最大可能提供一个发展的舞台,创造一个发展的空间,实现他们的理想。 请思考并回答:
(1)你认为到底是什么吸引着莫锋“西行”?
(2)如何理解理想与奋斗、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8
1.D 2.C 3.B 4.A 5.A 6.D 7.A 8.D 9.B 10.B 11.C 12.C 13.D 14.D 15.A 16.D 17.B 18.B 19.A 20.B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BD 3.BCD 4.ABCD 5.ACD 6.BCD 7.ABC 8.BCD 9.ABC 10.AD 11.ABCD 12.AC 13.ABD 14.ABCD 15.AD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10%)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由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30%)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和而又崇高的。它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为人类的进步和解放指明了方向,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持久的生命力。自它诞生以来,不断地与时代发展同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它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注重实践,以改造世界为己任。(60%)
2.阐述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怎样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理想与现实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理想不等于现实。如果用数学公式可以表述为:理想=真善美,现实=真善美+假恶丑,因而,理想≠现实。这一公式一方面说明理想就是理想,现实就是现实;其次,现实是理想的基础和摇篮。理想离开了现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三,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又不脱离现实;第四,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一定的条件。第一,理想必须是有现实的根据、是合理的。第二,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性格。第三,要根据对客观、主观条件的认识,找出正确的实践途径和方法,设计可靠的计划方案,扎扎实实地保证理想的实现。(50%)
9
(2)理想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所以,要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首先,要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但又是统一。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为现实。其次,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再次,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50%) 四.论述题
1.时下有人认为:“现代社会,艰苦奋斗早就不吃香了”.“艰苦奋斗,活受罪”,你是如何看待这些现象的?
艰苦奋斗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永远都是我们的立业之本。过去,我们靠这种精神战胜了装备精良的强敌;靠这种精神医治了战争的创伤,打下了现代化建设的基础;靠这种精神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搞出了“两弹一星”;靠这种精神取得了改革开放的最新成就。现在,这种精神仍然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任务、新挑战,更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追求和实践中,一直需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50%)
艰苦奋斗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也是很具体的。对于青年学生来说,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品质表现在日常生活上,就是要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抵制和反对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和生活作风的侵蚀;表现在学习上,就是要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的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水平;表现在工作上,就是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地完成各项任务。艰苦奋斗精神作为代表人类文明状态的先进思想,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高尚风尚,永远不会过时。当代大学生只有矢志不渝地艰苦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才能达到美好的人生颠峰。(50%)
2.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你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1)理想的实现具有长期性。理想变为实现是一个过程。一般来说,理想目标越小越低,它的实现需要的时间就越短;而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即使是那些比较容易实现的理想,也不是一个早晨就能够变成现实的。人们对实现理想所需要时间的估计往往偏少,然而事实上理想的实现常常比事先所预料的时间要长,特别是比较高远的理想,当人们热切期待着它的到来时,它却总是姗姗来迟。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的耐心和信心的考验,对此必须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30%)
(2)理想的实现具有曲折性。通向理想的道路并不是笔直的,往往是充满了曲折。在实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15版试题库及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