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八年级春学期期中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八年级春学期期中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分值: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名句默写填空 (7分)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论语 述而》)

(2) ▲ ,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巢成雏长大, ▲ 。(葛天民 《迎燕》)

(4) ▲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 《天净沙 秋思》)

(5)刘禹锡《陋室铭》中“ ▲ , ▲ ”一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概括了陋室不陋的原因。

(6)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

道德的人, ▲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阅读下面语句,按要求答题。(6分)

①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②当人们欢天喜地向大湖奔去的时候,这蔚兰的湖却总有那么一个距离,所谓“可望而不可及”。

③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 (1)给第①句中加点字注音。(2分)

婆娑( ) 虬( )枝 ..

(2)第②句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2分)

▲ 改为 ▲ ▲ 改为 ▲ (3)解释第③句中画横线的词语。桑梓: ▲ (2分)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以后,便可把各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 ....B.学识丰富的人往往在判断某些新事物时显得优柔寡断。 ....

C.春天的铁军广场上空成了风筝的世界,姹紫嫣红,形态各异的风筝,在天空翩翩起舞。 ....D.在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鼓足勇气,迎难而上,切不可见异思迁,朝三暮四。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礼记》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老子》又名《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山市》选自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B.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6页)

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C.“建安风骨”是东汉末年,以曹操父子为首的作家群体刚健清新的文学风格。“小谢”指南朝宋代的谢朓,“大谢”指谢灵运。人们称苏轼为“大苏”,称苏辙为“小苏”。 D.《孔乙己》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这篇小说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

5.下面是某校八年级一班召开的一次 “如何看待课外阅读”的讨论会记录的片段。请你阅读之后,回答问题。(4分)

甲:课外阅读好是好,只是现在每天的课要上七节课,课后又有那么多的作业要完成,实在是抽不出时间啊!

乙:我认为这不是时间的问题,而是态度的问题。因为就像一位名人说的那样,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你挤一挤就会有的。

丙:现代科技,尤其是视频技术相当发达,已有许多文学名著被搬上了荧屏,看起来多带劲啊!

(1)在甲、乙两人的观点中,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2分)

▲ ▲ (2)从丙的发言中,你觉得他持怎样的观点?(2分)

▲ ▲

二、阅读与理解 (39分)

(一)阅读《渔家傲》回答第6—7题。(5分)

渔家傲 [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 “燕然未勒”的意思是 ▲ ,作者运用典故,表达了 ▲ 的情感。(2分)[来 7.“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分析其作用。(3分)

▲ ▲ (二)古文阅读,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回答8—11题。(14分)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6页)

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乙】黄子履庄①,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七八岁时,尝背塾师,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

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记。??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入户,触机②则立吠不止。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

节选自《虞初新志 黄履庄传》]

注:①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②机:机关。 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用讫再火令药熔( ▲ ) ②则以纸帖之( ▲ ) ..

③凿木人长寸许( ▲ ) ④予不能悉记 ( ▲ )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 ▲ (2)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

▲ ▲ 10.结合文章,用自己的话概括活版印刷的快捷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 ▲ 11.甲乙两文都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甲文中毕昇发明的活版印刷最主要的特征可

用一个“ ▲ ”字来概括。乙文介绍黄履庄小时候“作诸技巧”的一件事是 ▲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2分)

▲ ▲ (三)阅读《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选段,完成12—14题。(6分)

有一回,我乘车旅行。列车飞驰,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一个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她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地往随身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记些什么,好像完全没有听见周围嘈杂的人声。望着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的安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候我也和她一样,不管置身于多么混乱的环境,只要拿起一本好书,就会忘记一切。如今我自己已经是一个作家,出过好几本书了,可是我却羡慕这个埋头读书的少女,无限缅怀已经渐渐远逝的有着同样纯正追求的我的青春岁月。

每当北京举办世界名画展览时,便有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来到首都,在名画前流连忘返。我站在展厅里,望着这一张张热忱仰望的年轻的面孔,心中也会充满感动。我对自己说,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的确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3页(共6页)

12.这两段文字都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两个事例。(2分) ▲ ▲ 13.“列车飞驰,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这句看似闲笔,其实有用,

请谈谈这句的作用。(2分)

▲ ▲ 14.这两段文字虽出自一篇议论文,但饱含作者的深情,请写出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哪些感

情。(2分)

▲ ▲ (四)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回答第15—18题。(14分)

河豚子 王任叔

他从别人口中得来了这一种常识,便决心走这一步。

他不知从什么地方讨来了一篮的河豚子,悄悄地拿着向家中走来。

一连三年的灾荒,所得的谷只够作租;凭他独手支撑的一家五口,从去冬支撑到今岁二三月;已算是困难极了。现在也只好挨饥了!

但是——怎样挨得下去?

这好似天使送礼物一般的喜悦,当一家人见到他拿来了一篮东西的时候。 孩子们都手舞足蹈地向前迎去。

“爸爸,爸爸!什么东西呵!让我们吃哟!” 这么样的情景,真使他心伤泪落的了!

“吃!”他低低地答了一声后,无限的恐怖!为孩子生命的恐怖,一齐怒潮般压上心头,喘不过气来。

他嘱咐妻子把河豚子煮熟来吃,自己托故外去一趟。他并不是自己不愿死,不吃河豚子,不过他不忍见到一家人临死的惨状,所以暂时且为避开。

已过了中午了,还未见他回来。孩子却早已绕着母亲要吃了。这同甘共苦的妻子,对丈夫是非常敬爱,任何东西是断不肯先给孩子尝吃的。

日车已驾到斜西,河豚子,还依然煮着。他归来了。他的足如踏在云上一般.他想象中一家尸体枕藉的惨状,真使他归来的力也衰了。

然而预备好的刀下舍生的决心,鼓起了他的勇气。早已见到孩子们炯炯的眼光在门外闪发着,过后,一阵欢迎归来的声音也听到了。

“怎么没有死呢?”他想。 “爸爸!我们是等你来一同吃呀!” “哦!”他知道了。

一桌上争争抢抢地吃着。久未得到鱼味的他的一家人,自然分外感到鲜甜。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4页(共6页)

吃好后,他到床上安安稳稳地睡着,静待着黑衣死神的降临。 ....

但毕竟因煮烧多时,把河豚子的毒性煮没了,一家人还是要安安稳稳地挨饿。 ....他一觉醒来,叹道:“真是求死也不得吗?”泪绽出在他的眼上了。

(选自《阅读空间》 八年级下册) 注:本文作于1924年。河豚子,即河豚的卵,有剧毒。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3分)

▲ ▲ 16.吃好后,他到床上安安稳稳地睡着,静待着黑衣死神的降临。 ....

但毕竟因煮烧多时,把河豚子的毒性煮没了,一家人还是要安安稳稳地挨饿。 ....

两个“安安稳稳”含义有什么不同?(4分)

▲ ▲ 17.小说中的主人公是怎样的形象?请分条概括。(3分)

▲ ▲ 18.这篇小说叙说的是一个悲剧,但文中有三处场面都描写了孩子们的喜悦,其中两处是写

孩子们欢迎爸爸回来,一处是全家吃河豚子,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 ▲ 三、写作实践 (40分)

19.也许,你在家里,父亲一个欣赏的眼神,母亲一声关切的叮咛,慈爱的阳光就会充满你

的心房;也许,你在老师的办公室里,满怀困惑,倾听着老师的柔柔絮语,关切的阳光就会驱散你心灵的迷茫;也许,你倚在教室窗旁,捧着书本,读着名著,文学的阳光就会照亮你成长的方向;也许……

请以“我心中的那一道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2)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5页(共6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八年级春学期期中学情调研语文试题在线全文阅读。

八年级春学期期中学情调研语文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1445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