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噪声 B:气流量
C:负压在正常范围 D:风速
43、生物安全实验室里使用离心机应遵循以下哪项准则: D A:离心桶的装载、平衡、密封盒打开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B:离心管和盛放离心标本的容器应当由厚壁玻璃制成,或最好为塑料制品 C:用于离心的试管和标本容器应当始终牢固盖紧(最好使用螺旋盖) D:以上都是
44、被微生物等生物材料污染的金属器皿不可以采用以下哪种溶液进行消毒:D A:2%戊二醛 B:75%酒精溶液 C:75%酒精溶液 D:高浓度肥皂水
4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A:α射线核素电离密度大 B:α射线核素局部损伤大 C:γ射线核素电离密度大 D:γ射线核素深部损伤大
46、关于事故应急处理错误的是: B
A:立即切断可能污染范围的环节,报告实验室主管人员 B:组织实验室操作人员,进行清除污染
C:对放射性污染人员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 D:确定污染范围,组织专业人员清除污染 47、放射实验操作前应该? D
A:进行辐射安全培训,获得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合格证 B:放射性工作开展前进行健康体检 C:做好同位素领用登记 D:以上均正确
48、以下属于控制区工作台污染的是 C A:>0.4 Bq/cm2 B: >4 Bq/cm2 C: >4 Bq/cm2 D:>400 Bq/cm2 49、辐射防护的目的是: D A:防止确定性效应
B: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C:以上都不对 D:以上都正确
50、关于化学品的使用、管理,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B
A:打开塑料瓶的化学品时不要过于用力挤压,否则可能导致液体溢出或迸溅到身体上 B:有机溶剂可以置于普通冰箱保存
C:分清标签,认真阅读标签,按标签使用
D:共用化学品从专用柜里取出,使用时注意保持标签的完整,用后放回专用柜
1、化学危险药品对人身会有刺激眼睛、灼伤皮肤、损伤呼吸道、麻痹神经、燃烧爆炸等危险,一定要注意化学药品的使用安全,以下不正确的做法是: C A:了解所使用的危险化学药品的特性,不盲目操作,不违章使用
B:妥善保管身边的危险化学药品,做到:标签完整,密封保存;避热、避光、远离火种。 C:室内可存放大量危险化学药品
D:严防室内积聚高浓度易燃易爆气体 3、下列同位素概念正确的是: C
A:质子数,中子数相同,但能量不同的一些核素 B: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相同的一些核素 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一些核素 D:质子数不同,中子数不同的一些核素
4、结核分枝杆菌,按危害程度分类,属于第几类病原微生物: D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
8、一本实验原始记录本的封面被细菌污染,适宜的消毒方式是: D A:干烤
B:高压蒸汽灭菌 C:75%酒精浸泡 D:紫外线照射
10、病原生物材料在匀浆或搅拌后,容器应在以下那个场所进行开启: B A:实验台上 B:生物安全柜内 C:无菌室内 D:超净工作台
14、室温较高时,有些试剂如氨水等,打开瓶塞的瞬间很易冲出气液流,应先如何处理,再打开瓶塞? C
A:先将试剂瓶在热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B:振荡一段时间 C:先将试剂瓶在冷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D:先将试剂瓶颠倒一下
15、短半衰期同位素放置10个半衰期可以作为一般废物处理,如果一种核素的半衰期是5天,10个半衰期是: A A:50天 B:32天 C:1024天 D:512天
16、取用化学药品时,以下哪些事项操作是正确的? D
A:取用腐蚀和刺激性药品时,尽可能带上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 B:倾倒时,切勿直对容器口俯视;吸取时,应该使用橡皮球。 C:开启有毒气体容器时应带防毒用具。 D:以上都是
17、开启冻干物质安瓿瓶时,由于压力降低其部分冻干物可能会溅出,应在什么设施内进行
操作: C A:实验台上 B:无菌室内 C:生物安全柜内 D:超净工作台内
18、以下药品受震或受热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D A:过氧化物 B:高氯酸盐 C:乙炔铜 D:以上都是
19、不属于常用辐射量的是: D A:当量剂量 B:吸收剂量 C:有效剂量 D:放射性活度
20、感染性废物的处理应遵循下列哪些准则 D
A:采用有皱的包装材料包装易碎的玻璃和塑料制品,并同时加入吸附性材料 B:针和刀应保存在有明显标记、防泄漏、防刺破的容器内 C:装有锐利物品的容器在任何时候都应有“生物危害”标志 D:以上都是
22、以下几种气体中,有毒的气体为 C A:氧气 B:氮气 C:氯气
D:二氧化碳
28、实验完成后,废弃物及废液应如何处置? B A:倒入水槽中
B:分类收集后,送中转站暂存,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C:倒入垃圾桶中 D:任意弃置
32、当有汞(水银)溅失时,应如何处理现场? D A:用水擦 B:用拖把拖
C:扫干净后倒入垃圾桶
D:收集水银,用硫磺粉盖上并统一处理 33、下列属于随机性效应的是: B A:不育 B:肿瘤
C:眼晶体浑浊 D:造血功能障碍
34、减少实验室的放射性污染需要注意的是: D A:有溅出可能的操作在铺吸水纸的瓷盘中进行
B:严格区分放射性和非放射性物件,放射性容器贴标签 C:湿式清扫,及时清除污染及报告登记
D:以上均正确 35、采用下列哪种方法对受污染的移液管消毒灭菌后,再用自来水冲洗及去离子水冲净: A A:适宜的消毒剂中浸泡和高压灭菌 B:高压消毒锅中 C:高压消毒锅中 D:肥皂水中浸泡
3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放射性活度是样品在单位时间发生衰变的次数 B:Bq是指1克镭的放射性活度
C:半衰期是指一定数量的放射性同位素原子数目减少到初始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D:Bq是指放射性核素在1秒内发生1次核衰变 39、实验室防护的总要求是: D A:外照射减低到符合要求的水平
B:避免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引起内照射 C:避免引起环境污染 D:以上均正确
40、使用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不正确的操作是 A A:可以用明火加热 B: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 C:不可猛烈撞击
D:加热时使用水浴或油浴
44、应如何简单辨认有味的化学药品? C A:用鼻子对着瓶口去辨认气味 B:用舌头品尝试剂
C:将瓶口远离鼻子,用手在瓶口上方扇动,稍闻其味即可 D:取出一点,用鼻子对着闻
46、下述操作方式最为安全的是: D A:干式发尘 B:一般湿式 C:一般湿式 D:储存
48、以下能用于消毒的气体熏蒸剂是: A A:甲醛 B:乙醚 C:氨水 D:乙醇
49、剧毒物品必须保管、储存在什么地方? C A:铁皮柜 B:木柜子
C:带双锁的铁皮保险柜 D:带双锁的木柜子
2、γ射线需要使用什么材料进行防护? A A:铅
B:有机玻璃
C:无需防护 D:以上都不对
4、常规微生物操作规程中的安全操作要点,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C A: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
B: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 C:所有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不必进行灭菌 D:以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 9、放射性衰变的规律是: B A:零级动力学
B:一级动力学(指数衰变) C:二级动力学 D:伪一级动力学
19、使用移液管时下列哪种操作时正确的: D A:可以用移液管反复吸入和抽出传染性物质 B:一根移液管未经清洗,可吸取多种溶液 C:可以将任何传染性物质的液体吹入空气 D:无洗耳球时,不可用口吹吸移液管 21、实验开始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D A:必须认真预习,理清实验思路
B:应仔细检查仪器是否有破损,掌握正确使用仪器的要点,弄清水、电、燃气的管线开关和标记,保持清醒头脑,避免违规操作
C:了解实验中使用的药品的性能和有可能引起的危害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D:以上都是
23、下列哪项措施不是减少气溶胶产生的有效方法: B A:下列哪项措施不是减少气溶胶产生的有效方法: B:戴眼罩
C:加强人员培训 D:改进操作技术
28、关于重铬酸钾洗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将化学反应用过的玻璃器皿不经处理,直接放入重铬酸钾洗液浸泡 B:浸泡玻璃器皿时,不可以将手直接插入洗液缸里取放器皿
C:从洗液中捞出器皿后,立即放进清洗杯,避免洗液滴落在洗液缸外等处。然后马上用水连同手套一起清洗。
D:取放器皿应戴上专用手套,但仍不能在洗液里的时间过长。 29、每类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分级,几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最高: D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33、实验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D A:实验室平面布局不科学 B:室内气体流动方向不合理 C:实验室内死空间过大
D:微生物气溶胶的产生
35、放射实验操作中应该? D
A:放射性同位素操作过程中佩戴个人剂量计 B:使用正确的防护措施
C:含有同位素的容器及时标签 D:以上均正确
36、接收感染性物质标本应由几人进行: B A:1 B:2 C:3 D:4
40、移液时,当有生物污染性物质溅出,为防止扩散应: D
A:立即用浸过消毒剂的布或纸处理,然后将被污染的物品进行高压消毒 B:立即用布或纸处理 C:立即采用高压消毒
D:立即用浸过消毒剂的布或纸处理
47、高能β射线使用有机玻璃进行防护是为了防止: A A:韧致辐射 B:契伦科夫辐射 C:光电效应 D:康普顿效应
49、进行微生物的危险度评估的最主要考虑因素是: B A:实验室的性质或职能 B:微生物危险度等级
C:病原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D:病原体的地方流行性
50、金属钠着火可采用的灭火方式有 A A:干砂 B:水 C:湿抹布
D:泡沫灭火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实验室综合安全概论考试题库..(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