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2课时)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2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系列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和形成原因。 2.掌握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和形成原因。 3.了解常见的非地带性分异现象及其原因。

【基础自主预习】

一、水平地域分异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1)定义:受①________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②________变化的方向,从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

(2)表现:自然带大致与③________平行,沿④________方向延伸,⑤________方向更替。 (3)原因:⑥________________是产生这种分异的基础,水分条件对这种分异的产生也有重要影响。

(4)举例: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陆地自然带、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寒带冰原带、寒带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1)定义:受⑦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⑧____________________也产生了有规律的更替。

(2)表现:自然带平行于⑨____________方向延伸,垂直于⑩____________方向更替。 (3)原因:主要受?________条件控制,在?____________大陆地区表现得比较明显。 (4)举例:在我国沿40°N纬线,从沿海到内陆,随着降水量的不断减少,自然带由森林带、?__________逐渐过渡为荒漠带。 二、垂直地域分异

1.定义:在山区,随着海拔的增加,?____________和?________也随之发生变化,使地表景观和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

2.原因:造成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3.发育程度的影响因素:通常是?____________越低,?________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三、非地带性分异

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形成,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组合,某些地区由

21________________和○22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表现出非地带性分于受海陆分布、○

异现象,其主要表现可以总结为“缺失”、“改变”、“约束”、“块状”等几方面: 1.缺失:由于海陆分布的原因,使得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大陆上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苔原带。 缺失○

2.改变:由于地形起伏的影响,使某些陆地自然带分布发生变化,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侧是温带荒漠带,这是由于安第斯山脉阻南段,西侧是○

挡了“西风”形成的。

3.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就是由于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25________,如我国新疆天山山麓为绿洲。就是由于局地区4.块状:位于荒漠地带中的○

水分的影响。

[来源学科网]【课内探究讨论】

探究点一 地理环境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 84 -

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系列

【探究材料】

亚洲的地理环境特征

亚洲的地理环境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地域辽阔,地形高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突出,季风气候典型”。亚洲北部和东部由于地域辽阔,地形起伏不大,自北亚—东亚—东南亚,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明显而完整,地带性特征十分显著。自北向南为: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热带雨林带。但东亚季风区由于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自然带从东到西出现了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半荒漠、荒漠带的经向变化;亚洲中部由于距海遥远,高山环绕,出现了以荒漠为中心的半环状结构,青藏高原形成了独特的高寒荒漠区;亚热带纬度宽广,出现了“西岸型”(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内陆型”(伊朗高原荒漠型、青藏高原寒漠型)、“东岸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非地带性特征。它们相互影响、交替分布,构成了亚洲地理环境结构的独特模式。

1.亚洲地理环境地带性特征显著,自北亚—东亚—东南亚的自然带分布情况体现了怎样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分异的基础因素是什么?

2.沿东亚—中亚—西亚的自然带分布有什么变化?体现了怎样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规律的形成基础是什么?

3.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最明显,为什么?

探究点二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探究材料】

材料一 中国西藏新闻网(2005年8月10日)讯:从8月8日起,西海都市报与华润雪花啤酒青海销售分公司合作,参与雪花啤酒赞助的“勇闯天涯,雅鲁藏布大峡谷探险”活动。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1994年才被发现的世界第一大峡谷,被称为20世纪末最重大的地理发现。峡谷平均海拔3 000米以上,险峻幽深,具有9个垂直自然带,是世界山地垂直自然带最齐全、完整的地方。

材料二 教材P61页图3-1-10 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和P62页活动内容。 1.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垂直自然带分布最齐全、完整,说明垂直带潽的完整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来源学科网] - 85 -

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系列

2.通过阅读图3-1-10,分析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坡的带谱分布比北坡高,而积雪冰川带的位置却低于北坡?

3.通过活动内容,结合乞力马扎罗山的垂直自然带分析山体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有什么联系?

探究点三 非地带性分异现象 【探究材料】

材料一 教材P62图3-1-13 非洲自然带图及相关文字说明。

材料二 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东侧,其距海近,并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但这里却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形成了典型的温带荒漠带。

1.读图分析非洲大陆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和东非高原的自然带分布有什么不同,并分析其成因。

2.巴塔哥尼亚高原距海近,且又位于西风带范围内,为什么却气候干旱,分布着温带荒漠带?

3.分析归纳非地带性分异现象产生的原因。

【课内达标训练】

1.读“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 (1)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 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 气候,

- 86 -

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系列

位于大陆西岸的是___ ____气候。

(2)图中有两个字母表示的陆地自然带的气候类型不同,但其成因相同的是___ _____,它们都是由于______ _______形成的。

(3)从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_____ ______ 规律, 它的形成 是以___ _为基础的,在____ __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4)从D→E→F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 ___ 规律, 它的形成以__ __为基础,在___ ___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2.下列四幅山地垂直带谱中,位于北半球暖温带的是( )

3.新疆天山山麓绿洲的形成属于(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因素影响

【课后拓展训练】

1.亚欧大陆东岸35°N--50°N之间和西岸40°N--60°N之间的自然带是 A.亚寒带针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2--3题。 2.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垂直地域分异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3.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4.读下图“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回答问题:

- 87 -

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系列

(1)图中①自然带是 ,在50°N的高山上开始出现该自然带的高度约为 米,根据图示,该自然带分布下限最高的山地的纬度大致是 。 (2)图中③自然带是 ,该自然带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 (3)⑤自然带在全球最大的分布区是 。

(4)从水平方向看,表现的是陆地自然带的 规律,这种规律是以 为基础。 (5)从高、中、低纬度地带来看,垂直分异规律最明显的纬度地带是 。 5.读“北美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解答。 (1)写出图例中字母所代表的自然带

名称:B是________带,E是_________带。 (2)图中自然带由A→B→C的依次 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地带性 分异规律,这主要是自然环境中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条件变化所引起的。 (3)图中自然带由E→A→D的依次 更替体现了自然带呈现_________地带 性分异规律,这最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中 _____________条件变化所引起的。

(5)图中渔场F位于海洋拉布拉多寒流与___________(洋流名称)的交汇处。

【课后反思总结】

【规律总结】

山地垂直自然带判断的基本原理

(1)纬度越低,山地越高,垂直分异越复杂。

(2)垂直自然带的基带取决于山地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气候,因此,基带是判断某地所处纬度位置和气候的主要依据。

(3)同一自然景观在山地南北两侧分布的高度不同,向阳坡分布的高度要比背阴坡高,这是由热量条件差异造成的。因此,它成为判断山地位于南、北半球的依据。 (4)在同一山地,其东西两侧自然带的差异通常是由水分条件差异造成的。

(5)山地雪线高度是指高山上部终年积雪区域的界限,它是积雪终年不化的最低高度。对雪线高度的分析,首先要判断迎风坡与背风坡,然后再判断向阳坡与背阴坡。山地迎风坡的雪线比背风坡要低;向阳坡的雪线高度比背阴坡高。

- 88 -

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系列

非地带性分异现象的影响因素及实例分析 影响 实例 因素 海陆 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分布 赤道附近东非高原呈现出热带草原带 [来源:Zxxk.Com]成因分析 南半球同纬度地区是广阔的海洋、陆地缺失 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 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及厄加勒斯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安第斯山脉阻挡了西风带来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秘鲁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 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 气候冷湿、蒸发量小,低洼地带积水成沼泽 地形 起伏 科网][来源学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带 南美大陆南段东岸形成温带荒漠带 洋流 河流 南美大陆西岸3°S~3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 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三江平原沼泽 - 89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2课时)在线全文阅读。

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2课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9835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