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危险源的分析与控制
1、型钢柱、型钢梁、垃圾接收跨屋面梁、垃圾储存跨屋面梁、焚烧跨屋面梁、烟气处理跨屋面梁、汽机房吊车梁、汽机房屋架、检修车间吊车梁、检修车间钢柱、检修车间钢梁的吊装都属于高空作业,施工前要做好临时安全通道、施工作业面的安全设施完善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防止高处落物、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火灾和触电事故等。
2、起重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培训取证后,经安全规程及实际操作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方可上岗。
3、起重人员应明确施工方法和起吊物重量。
4、起重作业所使用的机械和工器具如链条葫芦、钢丝绳、卸扣等在使用前必须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5、钢丝绳不得与物体的棱角直接接触,应在钢丝绳和物体接触面用半圆管进行包角。
6、起吊物应绑牢,吊钩悬挂点应与吊物的重心在同一垂直线上,吊钩钢丝绳应保持垂直,严禁偏拉斜吊,落钩时应防止吊物局部着地引起吊绳偏斜,吊物固定好后方可松钩。
第八章 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1、安全技术措施
1.1吊车的安全进场:进退场要有人引导,前后有人监视,并提前做好进退场线路上的清障工作:
1.2进场路线为:从北大门进入,左转沿厂区东环施工道前进,至主厂房26轴方向附近的东西向路西行到吊装位。该路段面宽阔,承载能力强,通行方便。
1.3吊机支腿承力处路基箱应平置、居中、接触良好。
1.4吊装机锁具保险系数略微增大;使用前必须检查无误方可使用。 1.5在吊装前应对卷扬钢丝绳重新进行编排。 1.6夜间施工照明良好。 1.7设立施工区域;红白带隔离。
1.8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施工前应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1.9吊起的物件不得长时间在空中停留。
1.10吊车司机、指挥人员和所吊物件三者之间应保持视线清晰。如有障碍物,
应增设指挥点或设专人传递信号,或采用对讲机指挥。
2、配合协调、分工内容
2.1场地清理平整;夜间照明工作,设立施工临时隔离设施。 2.2吊装时,现场应备有应急车辆,备有足够的氧气、乙炔气等。 2.3吊机、机索具、指挥人员、根据甲方工作计划调度。 3、设备吊装安全应急预案
3.1为保证公司、社会及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在事故、事件发生时,能迅速作出响应,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人身伤害的程度或降低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特制定本预案。
3.2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设备吊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
项目经理: 程 鑫 13855566566
施工安全员: 姬生金 13965397561
4、应急预案的实施
4.1现场设安全领导负责吊装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的控制。 4.2发生事故时,安全领导要负责指挥立即救人。救人时应先排除危险,防止抢救时事故的再发生。
4.3遇到安全事故较大或人员受伤时,现场人员在组织自救的同时,应及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 或公安指挥中心电话“110”求的外部支援;支援时必须讲明地点、基本情况、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并派人到路上接警。
4.4将受伤人员及时转送医院进行紧急救护。
4.5将信息迅速传递给总公司;传内容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部位、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4.6总公司接到应急信息后应立即核实现场的处置情况,组织有关人员或应急队伍赶赴现场。
4.7应急队伍到达现场后,应服从现场指挥人员统一指挥,按分工要求进行疏散人员,抢救物质,尽可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防止事故蔓延;可能对区域外人群安全构成威胁时,必须对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4.8事故处理完毕后,施工现场应保护好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并如实提供事故的情况。
5、吊装安全工作;
5.1本项目吊装作业较多,应严格执行有关吊装作业的有关规定。针对本项目施工地点风力较大的特点,在进行吊装方案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风载的影响,加大安全系数;吊装作业之前要进行详细的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工作。吊装过程中要有专人指挥,并设立现场警戒线、划分隔离区,派专人负责现场安全工作,非施工作业人员严禁入内,重物的下方严禁行人车辆通过;上下联络用报话机。
6、安全管理办法
6.1 施工设专职安全员和班组兼职安全员。
6.2 制定现场安全技术规程现场设备安全技操作规程。
6.3 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开工前,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员应向施工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填写安全技术交底记录。施工中,专兼职安全员应按交底内容进行检查、落实。
6.4 入场人员必穿戴安个防护用品,工作服、安全帽,不得穿拖鞋、高跟鞋、赤脚,严禁洒后作业。
6.5 高处作业必须拴安全带。高处作业不得向下丢抛物品、工具等。 6.6 起重机械的操作严格遵照《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8)。 6.7 现场用电必须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6.8 施工机具要定期维护,起重设备及仪器等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确认安全可靠后方能使用。
6.9 施工用临时电源的电线应采用地下敷设,并派专人维护。电动设备应符合安全用电规定,使用前应检测绝缘;电动工具、照明线路上设置漏电保护器。严禁私拉乱移电线和用电设备。
6.10 电焊机一、二次接线处有防护装置,二次线使用接线柱,一次电源线采用橡胶电缆。
6.11 合理布置灭火器材,并派人定期检查, 消防通道要保持畅通。 6.12 现场所有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业主的安全规定。 6.13 坚持每周一次安全活动和每天班前安全会。
6.14 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对查出的问题要限期整改,消灭不安全隐患。 7、安全管理措施:
7.1 按照工程特点,制定安全生产体系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并在生产过程中落实“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7.2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自觉性和有效性,工人入场针对工程特点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严格持证上岗制度。
7.3 完善安全检查制度,坚持领导安全值日制度。在安排施工进度的同时,要安排安全生产工作并认真检查安全检查生产的落实情况,施工班组要坚持班前会,并认真按要求做好安全检查日记;工地专职安检员要坚持每天按照《安全检查日表》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对存在不安全隐患等情况要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项目经理部每月应组织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和安全评价,按建设部JGJ159—8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的要求进行。
7.4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施工公告牌,各生产、办公场所都有要挂牌,现场的主要部位和易发生事故的场所都要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牌。标志设置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2894—1996《安全标志》和GB16179—1996《安全标志使用导则》的规定。
7.5 坚持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工程开工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等情况向全体职工进行详细交底。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施工队长要向班组长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 班组长每天对工人进行施工要求、安全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 8、质量保证措施;
8.1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职责一直分配到施工班组,分配到个人,严格质量检查,使质检工作真正起到促进质量提高的目的。
8.2 施工前组织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三方进行图纸会审,消除设计及施工疑问。
8.3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质量保证体系运行要求执行三工序原则。
8.4 执行质量一票否决制,任何质量隐患及质量问题,不论大小均应无条件整改。
8.5 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所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书。
8.6 充分发挥先进的质量管理办法,确保安装质量。
8.7 对钢结构安装人员,安装前认真进行技术交底,监控安装全过程 。 9、ABC(R) 质量控制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质量控制点 材料验收 焊接外观检查 重要焊接部位无损检测 螺栓拧紧程序 构件端面铣平偏差 构件制作尺寸偏差 构件尺寸偏差 螺栓拧紧程序 构件安装偏差检查 等级 BR CR AR C C BR BR C BR 备 注 10、质量控制网络图
项目经理 钢结构制作 钢结构安装 防腐及防护涂装 11、文明施工措施
工程部 专业工程师 质检部 质检工程师 设材部 材料员 施工经理 项目总工 11.1 施工人员应遵守业主的厂规、厂纪以及当地的治安管理规定。 11.2 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通道和进入现场须知的明示标牌。 11.3 现场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规程。
11.4 爱惜设备、工具,遵守设备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使用,随时注意保养。 11.5 现场设备、设施,应挂标识操作规程及使用养护、人员。 11.6 现场施工应听从安排,相互配合,分工合作,不得违章作业。
11.7 现场材料、工件、施工机具应堆放整齐,每日下班应清理场地,保持整洁。
11.8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合理,各类材料、设备、预制构件等堆放位置应整齐有序,不得任意占用车行道、人行道。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东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钢结构专项施工方案(修订版)doc(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