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高考语文二轮 第1部分 专题3 提分攻略1 切片比对,巧解两道综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2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专题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情分析] 1.在实用类文本考查上,全国卷多年来选择传记来命题,但2017年

选择了新闻(非连续性文本);这并不意味着传记淡出了高考的考查,只是说明实用类文本的考查更趋灵活。传记文本、新闻文本进入了轮考阶段。 2.实用类文本阅读在题型上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四道题变为三道题,设置

了两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相当于降低了一些难度。

3.对新闻文本的考查往往以分析材料的异同、概括材料要点为考查重点,同时

还考查阅读图表的能力;传记文本主要围绕传主来命题,一般以分析概括形象、事迹和概括分析传主作出贡献的原因为考查重点。

提分攻略1 切片比对,巧解两道综合

性选择题

(对应学生用书第24页)

[技法点拨]

第一步:划分选项层次(切片)。 划层次是指给选项句子划分层次。考题各选项多是由多个单句构成的,每个单句往往就是一个层次(有的层次可能是短语),每个层次往往代表一个意思。划层次就是看看有几个单句(或短语),体会有几层意思。 答题步骤 第二步:寻找与文本对应的信息。 细心读选项,记下选项中的关键点,在文本中找出相应词句或图表信息,从而准确锁定各选项的对应区间。 第三步:比对信息,得出答案。 比较每个选项的意思和原文细节上的差别,发现命题者设下的“陷阱”,(“陷阱”类型可参考专题一“提分攻略1”)从而得出答案。 [典例剖析] (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 而是垃圾分类》,2017年4月5日新华网)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标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

2

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

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

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

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

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

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

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解题流程】

3

【答案】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

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

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

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

4

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

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 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

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E.《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解题流程】 选项 选项对应切片 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对应原文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比对结果 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图表:“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A 实践情况作了统计 实践情况” 问及原因时,??又影响前端居民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分类难以有效推进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的原因并提出破解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之道 实施方案》,??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居民对垃圾分类的选项把“影符合原文 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响”换成了垃圾分类的实施效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 果 B 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 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 “制约”,属语义夸大 原文明确指出“分类收集”是政府的责任,不是居民的责任。所以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高考语文二轮 第1部分 专题3 提分攻略1 切片比对,巧解两道综在线全文阅读。

2018高考语文二轮 第1部分 专题3 提分攻略1 切片比对,巧解两道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9616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