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心电监护系统界面的开发。将MiniGUI 移植到目标平台中,在PC 机上用MiniGUI对心电监护软件进行设计,心电监护界面软件主要完成心电信号的采集、显示、分析、设置功能,并且进行交叉编译,最后将其下载到目标平台上运行。
(4)嵌入式Web 服务器实现和动态心电监护网页设计。将嵌入式服务器Boa 移植到目标平台,用FrontPage 对心电监护系统静态网页进行设计,然后在静态网页的基础上用CGI 实现动态网页的功能。该网页主要完成的功能有心病人信息的查询、病人心电波形的显示、分析以及心电数据的下载。
六、课程设计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在张晓虎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获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实践能力,并对当前电子领域的研究状况和发展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嵌入式领域这对我今后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有极大的帮助。另外,此次课程设计还得到了一些同学的帮助。在此,我忠心感谢张晓虎老师以热心同学的指导和支持。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以更好的成绩来回报各位领导和老师。
经过几周的奋战我的课程设计终于完成了。发现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以前老是觉得自己什么东西都会,什么东西都懂,有点眼高手低。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
在课程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虽然这个设计做的也不太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毕业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同时要感谢骆老师给予我诸多的帮助和鼓励。我相信我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大专生来回报母校,争取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发扬大专生的优势,为自己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主要参考文献
[1] 杨俊春.远程心电监护系统.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2 [2] 邢远翔.卢晓娣.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家庭中医药.2001(12):12
[3] 丁健平. 基于ARM体系结构的心电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1-2
[4] 杨钧国,李治安.现代心电图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20. [5] 王保华. 心电技术面向未来— 纪念心电图机发明100 周年.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3,27(6):390-397.
[6] 郭继鸿.百年盛誉 再创辉煌—纪念心电图临床应用一百周年.中国医学杂志,2002 , 82(18):1225-1226.
[7] 张秀婷, 杜振兰 . 动态心电图对新生儿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实用心电学杂志,2008,17(5).
[8] Yongning Zou, Zhenyu Guo. A Palm Pilot Based Pocket ECG Recorder[C]. Proceeding of IEEE EMB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in Biomedicine, 2000, Page(s):110 – 112
[9] S.P.Nelwan, T.B.Van Dam, P. Klootwijk, et al. Ubiquitous Mmobile Access to Real-timePatient Monitoring Data. Computers in Cardiology, 2002, Page(s):557 – 560.
[10] K.W.Goh, J. Lavanya, E.K.Tan, et al. A PDA-Based ECG Beat Detector for HomeCardiac Care. IEEE the 27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Engineering in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 2005, Page(s):375 – 378.
[11] 白净.远程医疗概论.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4-10.
[12] X.Chen,W. Xie,E.T. Lim,W.Chris.PDA-based portable ECG monitoring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atients.2006,39(4):31-32.
[13] M. F. A. Rasid, B. Woodward. Bluetooth Telemedicine Processor for Multi-channel Biomed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via Mobile Cellular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Biomedicine, 2005, 9(1): 35-43.
[14] D.K Jung, K.N Kim, G. R. Kim. Bio-signal Monitoring System for Mobile Telemedicine. Enterprise networking and Computing in Healthcare Industry, 2005: 31-36.
[15] Cheng Wen,Ming-Feng Yeh,Kuang-Chiung etal. Real-time ECG telemonitoring systemdesign with mobile phone platform. Measurement 2008,41(4):463-470.
[16]袁伟亭.基于ARM7 的便携式心电仪的设计杨雪. 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
[17]张洲.基于ARM7 的便携式心电监护仪及心电分析的研究.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心电监护系统的设计(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