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季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命题人:赵忠云 审题人:王昌柏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Eric在离开夏威夷的飞机上看到下图所示的中文信息。完成1--2题。 1.由此判断此航班飞行的主要方向为( ) A.朝东 B.朝西 C.朝南 D.朝北
2.若出发地为西10区,则到达地是( ) A.西9区 B.西5区 C.东8区 D.东11区
2016年6月21日06时34分09秒,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下图表示40°N某地二分二至日观测到的太阳视动路线图,读图回答下列3-5题。 3.甲、乙、丙、丁中表示该日北京太阳视运动路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有关北回归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回归线目前的数值是23°26′
B.北回归线的纬度值与黄赤交角度数互余 C.若黄赤交角度数变大,则北回归线向南移动
D.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5.该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B.北京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C.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旗杆正午影子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D.北京日落西南
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百帕的等压面高度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此时A、B两点近地面的天气特征是( )
A. 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晴朗 B. 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阴雨 C. 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晴朗 D. 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阴雨 7.C点近地面吹( )
A. 西北风 B. 偏北风 C. 东南风 D. 东北风 下图为某地一周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一周内,气温日较差最小的一天是( )
A. 1日 B. 3日 C. 5日 D. 7日
9.引起图中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一般是( )
A. 由高纬向低纬 B. 由海洋向内陆 C. 由偏北向偏南 D. 由内陆向海洋
10. 若图示天气过程发生在我国,最可能出现在( ) A. 青藏高原12月份 B. 华北地区3月份 C. 东北地区6月份 D. 华南地区1月份
读我国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该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
A. 自东南向西北 B. 自西北向东南 C. 自西南向东北 D. 自东北向西南 12. 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A. 甲乙河段 B. 乙丙河段 C. 丙丁河段 D. 丁戊河段 左图、右图表示两种不同的雨水处理方式,左图利用雨棚收集雨水,右图将雨水直接引入地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3.左图表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
①增加城市内涝 ②加剧城市缺水 ③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 ④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4.右图表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的积极作用是( )
A.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区的地下径流 B.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区的地表径流 C.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区的蒸发 D.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区的蒸腾 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考查并绘制了某地地貌景观及地形剖面图。读下图,回答15--16题。
15.形成图中西北部地区地貌景观的主导因素是( )
A.风化作用 B.地壳运动 C.流水侵蚀 D.流水搬运 16.在野外,研究小组利用目视估算法估测地形高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在①地估测出山的海拔高度 B.在②地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 C.在③地估测出山谷的相对深度 D.在④地估测山谷底的海拔高度 下图是某地岩层水平分布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 下列四幅剖面图与沿ab剖面线的剖面图一致的是( )
18.下图是某地岩层水平分布图,图中甲处地形与地质构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山谷——背斜 B.山脊——向斜 C.山谷——向斜 D.山脊——背斜
从2010年起,北京市专业气象台制作红叶观赏指数 (黄栌等植物叶片变红的比例越大,指数越高,它是确定最佳观赏区的依据),每天向社会公布,下表是2016年依据红叶观赏指数预报的部分数据。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19.影响红叶观赏指数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降水 B. 地形 C. 风 D. 气温 20.当北京红叶进入观赏尾声时,将出现“播山红遍,层林尽染”景观的是( ) A. 新疆喀纳斯 B. 吉林红叶谷 C. 南京栖霞山 D. 广东石门谷
读图,回答21--22题。
21.图中③自然带在该大陆分布面积广的原因包括( )
A.海拔高,气温低 B.地形单一,平坦开阔 C.人类活动 D.降水空间分布均匀
22.图中①所在岛屿东侧形成热带雨林景观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如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4.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A. 1910~1930年 B. 1930~1950年 C. 1950~1970年 D. 1970~1990年
下图为某市2015年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和从业人员构成图,完成25--26题。
2015年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
2015年从业人员构成
25.以下关于该市迁入人口的正确叙述是( )
A.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 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C.该市因人口迁入而改变了就业结构
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这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 26.人口迁入对该市的负面影响可能有( )
①减轻了该市的就业压力 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加剧了该市的环境问题 ④加大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读我国某城市的重工业迁移示意图,完成 27--28题。
27. 图中a、b、c等表示地租分布等值线,关于各点地租高低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b>c B.b>a>c C.d>e>a D.c>e>d
28.从环保角度出发,重工业区进行了迁移,则推断该市最不可能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数量变化图”,读图完成29-30题。
29.如上图所示,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数量增多,规模不断扩大
B.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
C.我国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已经与发达国家持平
D.城市化水平上断上升,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有关系 30.读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 A.等级越高的城市,数目越少 B.等级越高的城市,服务范围越小 C.职能越低的城市,数目越少
D.城市数目越少,该等级的城市相互间距离越近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保康一中2018年春季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终稿)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