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
温州中学 陈欲晓
一,2009年浙江省考纲关于〈化学实验〉模块解读
(一)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二)了解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和安全性要求,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三)掌握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
(四)了解中学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初步掌握天平、酸碱滴定管等仪器的使用方法。初步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五)能应用过滤、蒸发、萃取、蒸馏等方法分离和提纯常见的物质。了解层析是一种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
(六)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和分析。初步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检测方法,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七)了解对物质进行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
(八)认识反应条件控制在化学实验研究中的意义,初步掌握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 (九)了解常见气体和一些简单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十)能发现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研究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
(十一)能绘制和识别简单的实验仪器装置图。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能对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优化和改进。
(十二)能通过化学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和事实,并科学地进行分析和处理。 二,2009年理综试题中关于实验化学
实验题是理综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能力的考查是提高化学试题区分度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我省又把《实验化学》作为ⅠA模块,是高考化学必考模块,进一步强化了化学实验在高考中的地位。从今年的样卷试题来看,实验题的比重明显增大,不仅注重化学实验基础的考查,也更注重实验综合能力的考查。因此,考生在复习中要特别重视课本上的实验,弄清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装置、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同时要能挖掘教材中的实验,将其进行改进、转换和重组,对各种实验方案要能明确其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简单说,教材中的典型实验要理解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何做?”“还可以怎样做?”“该实验装置还可以制取哪些物质?”
三,关于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提纯2009实验化学教学建议
1.了解物质分离、提纯的基本原则,并能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中考虑到这些基本原则的实际运用。 2.理解从海带中分离和检验碘元素的原理。 3.熟悉从海带中分离和检验碘元素的操作流程。 4.理解萃取的原理及萃取方法的适用范围。 5.掌握溶解、过滤、萃取、分液等基本操作的要点。 6.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四,本课题在实验化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研究一种物质,首先要考虑的是怎样从混合物中将此物质分离出来并进行提纯,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对该物质进行分析、检验或研究它的结构、组成及应用等。所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基础内容。将《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提纯》作为《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专题的第一个课题进行介绍,体现了它在实验化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
1、基础地位: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物质往往不是纯净物,而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往往要求使用较纯的物质,因此需要对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本课题中的灼烧、灰化、过滤、萃取、分液等分离提纯操作将在后续实验中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
2、方法指导:分离、检测植物样品中的某些元素时,应先将样品高温灼烧灰化,以除去其中的有机物,然后再在残留的灰分中加水或酸,使灰分溶解,过滤后,滤液用于分离和鉴定。通过本课题的开展,能促使学生了解物质分离、提纯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初步形成运用化学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本课题原料海带取材于学生生活中常见物质,对海带中元素探索检验与提纯分离的实验课题,将极大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实验的热情,使他们对于化学实验与生活的联系有更深刻地认识,并对运用化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有更切身的体会,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认识和兴趣。学生在探索和实验过程中还可以形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五,本课题的实验目标
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对本课题的相关要求:知道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本课题的实验目标:
①了解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使用萃取分液等方法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②了解从植物中分离、检验某些元素的实验方法。熟悉从海带中分离和检验碘元素的操作流程,掌握溶解、过滤、萃取等基本操作。
③通过实验过程体验、加强对实验价值的认识,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六,实验基本原理
1、查资料知海带中碘元素主要为I-形式存在, 少量以有机碘和IO3- 存在。
2、可使用某些氧化剂(如H2O2、新制氯水)将I-氧化为I2,然后检验I2的存在,并分离I2,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H2O2+2H+=I2+2H2O 2I-+Cl2=2Cl-+I2
3、可使用淀粉溶液检验I2,用CCl4萃取并分液来分离出I2。 七,实验操作要点及主要实验现象 1、实验流程: 检验 灼烧灰化 溶解过滤 氧化 称取样品 萃取分液 2、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称取样品 ①操作要点:,用托盘天平称取约2 g干燥的海带,并把海带粉碎放入坩埚中。 ②实验注意事项:强调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但这不是本课题的重点,如果条件或时间有限,可以由教师完成此步操作,再将样品分发给学生进行实验。)
(2)灼烧灰化
①操作要点:在通风处加热灼烧干海带,待海带完全灰化后,冷却,再将灰分转移到小烧杯中。
②实验现象:灼烧灰化的过程大约需要5—6分钟,干海带逐渐变的更干燥、卷曲,最后变成黑色粉末或细小颗粒。期间还会产生大量白烟,并伴有焦糊味。 ③实验注意事项:
▲ 将干海带在通风处加热灼烧,或使用通风设备去除白烟和难闻的气味。
2
▲ 用坩埚钳夹持坩埚,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以使海带充分灼烧,加快灰化的速度。 ▲ 移动坩埚时必须使用坩埚钳,避免烫伤。
▲ 灼烧完毕,应将坩埚、玻璃棒放在石棉网上冷却,不可直接放在冷的实验台上,防止温度很高的坩埚骤冷而破裂。 (3)溶解过滤
①操作要点:向小烧杯中加入约15mL蒸馏水,煮沸2-3min,过滤,并用约1mL蒸馏水洗涤沉淀得滤液。
②实验现象:煮沸时固体未见明显溶解,过滤后得到淡黄色的清亮溶液。 ③实验注意事项:
▲ 应隔着石棉网加热小烧杯中的混合物。
▲ 加热过程中应不断搅拌,加快溶解,同时防止液体受热不均而溅出。 ▲ 过滤操作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4)氧化及检验
①操作要点:在滤液中加入约2吸管2mol·L-1H2SO4溶液,再加入4吸管6%的H2O2溶液。取出少许混合液,用淀粉溶液检验碘单质。
②实验现象:加入氧化剂后溶液颜色变深,为棕黄色。加淀粉,溶液变蓝色。 ③实验注意事项:
▲试剂的浓度和用量对实验现象往往会有较明显的影响,因此,本实验应严格控制试剂的用量。
▲检验碘元素应取少量样品,要提醒学生不要向所有滤液中直接加淀粉溶液,否则后续实验将无法操作。
(5)萃取分液
①操作要点:将氧化检验后的余液转入分液漏斗中,加入2mLCCl4,充分振荡,打开上口的塞子或将旋塞的凹槽对准上口的小孔,静置,待完全分层后,分液。
②实验现象:加入CCl4振荡后,液体分层,且下层液体显紫红色,上层液体显无色。
③实验注意现象:
▲使用分液漏斗之前应先检漏和洗涤。
▲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液体前应提醒学生使用分液漏斗的操作要点。
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